首发:~第一百八十一章贵客
随着日头升高,食客渐渐多了起来。有附近村落的百姓,也有休假的士兵。沈芋忙得脚不沾地,却满心欢喜。
中午时分,一队人马停在店门前。岳峰将军带着几个副将走了进来:"沈娘子,本将来给你捧场了!"
食客们纷纷起身行礼。沈芋连忙擦擦手迎上去:"将军大驾光临,小店蓬荜生辉。"
岳峰大手一挥:"别整那些虚的。听说你这儿的羊肉面一绝,给我们每人来一碗!再切二斤酱牛肉,有什么时令小菜也上些。"
"好嘞,您稍等。"
沈芋转身进了厨房,小安懂事地给将军一行人倒上热茶。不多时,香气四溢的羊肉面和酱牛肉就上桌了。
岳峰吃了一口面,眼睛一亮:"好!比军营里的强多了!"他转头对副将们说,"以后休沐日,咱们有地方打牙祭了!"
副将们纷纷附和,一时间"归林居"里热闹非凡。
傍晚,送走最后一位客人,沈芋累得坐在门槛上不想动弹。霍祁从军营回来,看见妻子疲惫的样子,心疼地蹲下身:"累坏了吧?明天少接些客人。"
沈芋摇摇头,脸上却带着笑:"不累,今天赚的钱比我想的还多呢。"她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袋,"你看,足足三两银子!"
霍祁惊讶地瞪大眼睛:"这么多?"
"岳将军给了赏钱,还有几位将士也多给了。"沈芋站起身,拍拍裙子,"我去做饭,小安该饿了。"
晚饭很简单,一碗青菜,一盘腊肉,一盆蛋花汤。但一家三口吃得格外香甜。
夜深人静,沈芋靠在霍祁肩头,轻声道:"相公,我觉得我们能在边疆扎根了。"
霍祁搂紧她:"是啊,有你在,哪里都是家。"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照亮了"归林居"崭新的招牌,也照亮了这个边疆小家庭的未来~
秋霜初降时,归林居的门楣上挂起了新制的桐木匾,沈芋亲手描的金字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小安踮脚去够匾上垂落的红绸,被霍祁笑着抱起来转圈,孩童的笑声惊飞了檐角栖息的麻雀。
“今日卯时三刻,凉州驿使送来两筐河州花椒。”霍祁将沾着晨露的竹筐搁在厨房案上,青黑色的花椒粒裹着细雪,“驿使说沿途听闻归林居的名号,特意绕路送来。”
沈芋捏起几粒花椒细嗅,麻香中带着清冽的雪水气息,比寻常花椒多了三分通透。系统的提示音适时在耳畔响起:【叮!检测到稀有食材入库,奖励“五味调和”食谱——椒麻鸡丝】。她指尖微顿,想起昨日在灶台边打盹时,恍惚梦见江南巷口的老妇人用青花椒拌鸡丝,醒来后菜谱竟清晰地刻在脑海里。
“正好,晌午给岳将军备些下酒菜。”沈芋取来陶盆,将新宰的土鸡用冰水浸过,“小安,去后院折支薄荷,要带露水的。”
食肆未到巳时便坐满了人。边疆的汉子们偏爱沈芋调制的胡辣汤,粗瓷碗里浮着油亮的胡椒,配着刚出锅的葱油饼,能驱散整宿的寒气。
今日却有些不同,几个穿着锦缎的外乡人坐在角落,袖摆上绣着云纹,一看便是从关内来的商队。
“听闻归林居的老板娘能把羊肉做出七十二般滋味?”为首的商人捻着胡须,目光落在沈芋端来的椒麻鸡丝上,“我等从长安来,最念这口麻辣鲜香。”
沈芋浅笑,将青瓷碟轻轻搁在桌上:“客官谬赞了。这道椒麻鸡丝用的是河州青花椒,配着薄荷叶提鲜,倒是与长安的胡麻鸡有异曲同工之处。”
她留意到商人腰间的玉牌刻着“太府寺”字样,心中暗忖或许是宫中采办的官员。
后厨里,铁锅热油滋滋作响。沈芋将焯过水的鸡丝撕成细条,撒上炒香的白芝麻,青花椒与野山椒在石臼里捣成泥,混着滚油泼下,“刺啦”一声激出千层香。
小安趴在灶台边数着碗碟,突然指着窗外惊呼:“娘亲,马车上的箱子里有活物!”
原来是凉州刺史府的长史送来两尾湟鱼,银鳞在日光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沈芋想起系统曾奖励过“江河鲜”烹饪术,当下取来竹刀,将湟鱼斜片成蝴蝶状,用姜葱酒腌过,入沸水煮至半透明,再浇上用鱼骨熬的奶白汤汁。
“这鱼竟没有土腥味!”长安商人尝了口鱼片,筷子猛地一顿,“我在京中吃的黄河鲤,也不及这湟鱼鲜嫩三分。”
日头偏西时,食肆来了位不速之客。灰衣老者背着药篓,鬓角沾着草屑,站在门槛前踌躇。
沈芋认出是前日在市集见过的老郎中,当时他为猎户治蛇伤,却因缺一味七叶莲而犯难。
“老先生可是饿了?”沈芋盛了碗羊肉萝卜汤,又拿了两个热乎的菜团子,“今日的汤里加了当归和黄芪,最宜体虚之人。”
老郎中推辞不过,捧着碗连声致谢。喝到一半,突然从药篓里掏出个油纸包:“老婆子昨日采的野蜂蜜,送与小娘子调味。”沈芋刚要拒绝,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叮!获得稀有食材“雪顶百花之蜜”,解锁甜品食谱“蜜渍山药”】。
暮色四合时,霍祁带着几个亲兵抬来块半人高的石碑。碑身刻着“军民同乐”四个大字,正是岳将军亲自题的字。
沈芋摸着碑上刚劲的笔锋,忽然想起三个月前食肆遭人故意抹黑,说她用死羊肉做菜,是岳将军派军医来验明食材,又让全军将士轮番来捧场,才止住了流言。
“明日立冬,该准备些温补的菜式了。”沈芋将晒干的红枣收进陶罐,忽然瞥见小安蹲在灶台边,正用木勺舀着面汤往陶碗里倒,碗底垫着撕碎的饼子,“小安在做什么?”
“给隔壁张爷爷送夜宵呀。”孩子仰起脸,鼻尖沾着面粉,“张爷爷说他的腿一到冬天就疼,娘亲熬的药膳汤最管用。”
沈芋心中一暖,取过瓷罐往汤里添了把系统奖励的千年人参须——这是上个月连续签到三十日获得的奖励。
月光透过窗纸洒在食肆的木桌上,新糊的桑皮纸上还留着她昨日画的食谱:羊肉炉、当归生姜牛肉汤、蜜渍山药……每一道菜旁都注着适宜的病症,像极了小时候在医馆见过的偏方集。
亥时三刻,最后一桌客人结账离开。沈芋靠在霍祁肩上数着银钱,小安早已趴在柜台睡着了,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糖。
远处军营传来更声,忽有马蹄声由远及近,驿使举着火把停在门前,递来一封加急文书。
霍祁拆开看罢,眼中泛起笑意:“京城来的邸报,说太府寺要在边疆设官厨,首推归林居为教习坊。”
沈芋愣住,手中的算盘珠子噼里啪啦散落。她望向墙上挂着的围裙,那是用边疆百姓送的粗布缝的,针脚歪歪扭扭,却绣着小安画的太阳和花朵。
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这次却格外轻柔:【叮!宿主已在边疆扎根,解锁“人间烟火”成就——所有奖励将更贴合市井生活】。
夜风裹着细雪吹进窗棂,沈芋却觉得周身暖融融的。
她望着食肆里渐渐冷却的灶台,忽然明白这所谓的系统奖励,从来都不是什么玄妙法术,而是她亲手种下的薄荷在发芽,是霍祁冒雪采来的山菌在飘香,是小安给客人递茶水时的笑靥在发光。
“明日起,咱们食肆要收徒弟了。”沈芋将小安抱到床上,替他掖好被角,“得把熬汤的火候、揉面的手法,都教给那些想学的人。”
霍祁笑着点头,往炭盆里添了块新炭:“岳将军说,等开春要带一队人去青海湖,说不定能带回更稀奇的食材。”
炭火噼啪作响,映着两人相视而笑的脸。归林居的檐角下,新挂的铜铃被风吹得轻响,仿佛在诉说着边疆的寒冬里,总有一碗热汤等着晚归的人,总有一盏灯为离家的人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