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86章 魏延叛逃?蜀汉朝野震动!
魏延身死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震动了整个蜀汉朝堂。
杨仪早已知晓此事,但他并未在第一时间上报,而是刻意拖延了几日,为的是让事件看起来更加顺理成章。
他早已准备好了一套说辞,既能撇清自己的嫌疑,又能将责任推给曹魏。
此刻,朝堂之上气氛如常。
刘禅坐在龙椅上,神情慵懒,似乎对即将发生的巨变毫无察觉。
正当朝臣们准备开始议事时,一名信使神色匆匆地冲入大殿,手中高举着一份加急军报,声音颤抖地禀报道:“启禀陛下,边境有急报!汉中都督魏延在北上汉中途中,车队忽然转东,一路疾驰,数日之后逃至魏蜀边境,意图叛逃曹魏!”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刘禅原本慵懒的神情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惊愕与不可置信:“你说什么?魏延叛逃?这怎么可能!”
昨日,他还沉浸在魏延即将回汉中的喜悦中,幻想着魏延重掌兵权后,能够制衡杨仪在朝堂上的势力。
然而,今日早朝却突然传来魏延叛逃的消息,这让刘禅如坠冰窟。
信使继续说道:“军机处在发现魏延将军行踪可疑后,立刻派出人手截杀,一直追至魏国境内,方才将其击毙!如今,魏延将军及其心腹部属,已悉数身亡!军机处呈报,还请陛下放心,我蜀汉核心机密,并未泄露!”
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刘禅一时间难以消化,脸上的震惊之色久久未能散去。
朝堂之上,群臣面面相觑,片刻的静默之后,便是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这……这怎么可能?魏延一向忠心耿耿,怎么可能突然叛逃?”
“前日他便返回汉中,那里是他的根基,为何要叛逃至曹魏?”
“此事太过蹊跷,其中必有隐情!”
魏延的部将们更是震惊得呆立当场。
吴班上前一步,声音颤抖,双手抱拳,大声说道:“陛下!此事绝不可能!魏将军对蜀汉忠心耿耿,追随先帝南征北战,出生入死,怎么可能叛逃投敌?这其中必定有诈!”
陈留也激动地附和道:“没错,陛下!魏将军平日里时常教导我们要精忠报国,他对蜀汉的忠诚日月可鉴!这所谓的叛逃,定是有人故意陷害!”
他们跟随魏延多年,深知他的为人,绝不相信他会做出叛逃之举。
而那些早已投靠杨仪的魏延旧部,此刻却是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早早选择了站队,否则今日必定会被牵连。
蒋琬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地上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魏延之死与所谓的叛逃,实在是疑点重重!魏延虽性格刚直,在朝中与部分大臣不睦,但他多年来为蜀汉镇守边疆,屡立战功,突然叛逃,实在令人难以信服!此事关乎重大,还望陛下彻查,以免冤枉忠良!”
蒋琬虽然平日与魏延并不对付,但他深知魏延的性格。
此人虽刚愎自用,目中无人,但绝非贪生怕死、背信弃义之辈。
尤其是眼下局势,魏延明明可以返回汉中,手握重兵,稳固自己的地位。
何必弃此而去,叛逃曹魏?
即便他真到了曹魏,难道就能身居高位,获得信任?
显然不可能!
费祎紧随其后,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蒋大人所言极是。如今仅凭一份军报,便定了魏延的叛逃之罪,未免太过草率。臣恳请陛下详查此事,既给魏延一个公正,也给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两人都认为此事另有隐情,魏延之死与叛逃之说,恐怕并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就在此时,杨仪神色肃穆,主动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其实,魏延叛逃一事,臣早有所察。魏延此人狼子野心,暗中与曹魏勾结,臣早已掌握了他通敌的证据。因此,臣才一直监察魏延的行踪。”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杨仪竟然早已知晓魏延有叛逃的动机?
这消息如同一道惊雷,震得众人目瞪口呆。
“胡说!”蒋琬眉头一皱,冷声反驳,“杨大人若是早已知晓,为何不向陛下禀报?如今魏延已死,死无对证,还不是任凭你一人妄言?”
费祎也上前一步,语气清冷:“不错,魏延都已经死了,还不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若你早知此事,为何还要请奏陛下,让魏延去镇守汉中?这不是给了他叛逃的机会吗?”
两人的质问一针见血,朝堂上的气氛顿时剑拔弩张。
众人的目光在蒋琬、费祎和杨仪之间来回游走,等待着杨仪的回答。
杨仪面色不变,神情悠然,仿佛早已预料到这番质疑。
他微微躬身,语气平静而坚定:“让魏延返回汉中,难道是臣一人的意愿吗?是朝中诸位大人说我独断专行,要我放魏延都督返回汉中,看守国门,臣才被迫将其放出城,让他回汉中。”
说到这里,杨仪的声音略微提高,带着一丝无奈与委屈:“本想着魏延回了汉中后,能在边境安分一些,谁知他竟如此大胆,刚出城便叛逃!”
他顿了顿,语气逐渐转为自信与欣慰:“幸得臣的军机处日夜监察,及时得知消息,这才在半路截杀,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刘禅眉头紧锁,心中满是疑惑与纠结。
他看了看杨仪,又看了看为魏延喊冤的部将们,一时难以分辨孰真孰假。
蒋琬不依不饶,再次站出来质问道:“如此大事,为何不早奏?若不是军机处截杀,这叛逃之名,岂不是要坐实我蜀汉之耻?”
他的质问字字如刀,直指要害。
朝堂上的气氛愈发紧张,仿佛一点火星便能引爆全场。
杨仪却不慌不忙,脸上依旧挂着那副镇定自若的神情。
他微微躬身,语气诚恳而无奈:“并非臣不早奏,实在是之前证据不足。仅凭些许蛛丝马迹,臣怎敢贸然向陛下进言?万一有误,岂不是污蔑了一位大将?臣担不起这个责任啊。”
费祎冷哼一声,上前一步,目光如炬地盯着杨仪:“证据不足?如今魏延一死,你便说掌握了他通敌的消息,这岂不是太过巧合?”
他步步紧逼,言辞犀利:“况且,你说军机处日夜监察,为何偏偏在魏延出城后才发现他叛逃,之前却毫无察觉?这又如何解释?”
费祎的话切中要害,朝堂上的大臣们纷纷点头,低声议论起来。
显然,他们对杨仪的解释并不完全信服。
刘禅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困惑与纠结。
他看看杨仪,又看看蒋琬和费祎,一时难以抉择究竟该相信谁。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时,一名侍卫匆匆走进大殿,高声喊道:“陛下,曹魏使者求见,还带来了国书和国礼!”
天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