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崩后,才知皇后不愿与朕合葬

第103章 到达(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03章 到达

既然李渊都率领兵马来了,陵州城的那位守城的将军应该不会恶意牺牲手底下兵士的性命,只为了求得一个战败的结果。

李渊带着人走了,沈知霜抓紧时间安排人,开始忙活进城的相关事宜。

她不认为李渊会做没有把握的事。

既然他敢去,那就说明他一定能说服陵州城那位守城的将军,让出这个地方。

沈知霜足足等了三日,才见到了李渊。

“成了,那边的人归顺了。”

李渊对她弯唇一笑。

乱世争锋,李渊总有自己的本事。

他看上去并没有因为说服了一个守城将军让出了一座城池而感到欣喜。

沉稳不乱才是他重要的品质之一。

“那驻扎在这里的兵马怎么办,他们会不会有反心?”沈知霜问。

“不必担忧,这段日子我得去忙了,我会安排人护送你们进城,我们就住知府的府衙。”

李渊摸了摸沈知霜的头发,连饭都没来得及吃就走了。

又过了几日,李渊派来的侍从护送着沈知霜和将军府的那些人马,进入了知府的宅子。

陵州城本是一个穷困之地,可知府所住的宅子处处美轮美奂,用料十分奢侈,一看就是大贪官才有的作风。

沈知霜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入住了。

作为女主子,沈知霜自然要做好相关的后勤工作。

将军府的下人被她“培训”了一段时间,专业素质提高了不少,做事效率非常高。

这次沈知霜终于住上正院了。

只能说庆幸知府没死在家里,否则她会有心理阴影。

在宅子里忙了很久,沈知霜顺带了解了一番陵州城的风土人情。

陵州城距离京城远,内里百姓过得很是困苦,所以他们对谁来主导陵州城非常麻木。

沈知霜住进来几日,发现这地方其实只是没有发展起来,但该有的都有,不是穷乡僻壤。

她本来还琢磨着出去逛逛,没想到陵州城那位总兵的夫人先登门了。

总兵姓董,董夫人长得倒是不俗,可眉眼间带着几丝凄苦。

沈知霜非常郑重地招待了她。

毕竟董斌和他手底下的兵马全部都归顺了李渊,董夫人的地位摆在那里,沈知霜怎么敢轻慢。

董夫人看上去好似有些不善言辞,跟沈知霜说话时很是拘束。

沈知霜面带笑容:“夫人尝尝我这里的糕点如何。”

董夫人勉强笑了一下,拿起了一块糕点。

本来是想应付了事,可真到糕点进了嘴里,她的眼睛不自觉地亮了。

将整块糕点吃完,董夫人的面色缓和了一些。

“从夫人进门,我就看出你有所为难,你若是有什么话想说,那便说出来吧。我陪着将军住进了这里陵州城,一时半会是不会走的,有问题出现,自然要解决问题。”

看她犹豫不决,沈知霜选择了打开天窗说亮话。

董夫人脸色一白,又沉默了几瞬,她才开口:“将军威武神勇,我家夫君是敌不过的。他选择向李将军降服,本是人之常情。可您有所不知,陵州城里,危机四伏,若是一朝不慎,很容易丢了性命……我来此处是为了给夫人提醒,无论如何,既然我的夫君选择跟随李将军,我必定要追随他……”

“你是怕我夫君陷入危机?”

董夫人有些为难地点点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许多固守在这里的家族,本就拥有多年积累,他们更是一个个顽固不化。若是夫人想要长久留于此地,必定要让他们归服,才能让此处安宁。”

“城中不安宁,城外的风波也不少。不知您可知道陈王?”

一口小甜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巅峰博弈
巅峰博弈
做官需要责任心,更需要良心,从考上公务员那天起,宋思铭便决心做一个不畏强权,两袖清风的好官。从偏远乡镇的扶贫干事,到市委办公室的领导秘书,他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终于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宦海坦途!
争渡
候春归
候春归
燕行川谋反成功的那一年,便封了他表妹为后,甚至在表妹病逝前承诺此生永不立后。而崔姒,不过是他弃之如敝履的原配发妻。重回韶华未嫁时,听着疑似也重生了的族姐跪在院中,诉说着对燕城王燕行川钟情,心中觉得好笑
江上渔
嫁猎户只想吃香喝辣,却成权臣之妻了?
嫁猎户只想吃香喝辣,却成权臣之妻了?
“娘亲,我不想嫁那粗鲁的猎户,长得跟熊一样,看着就害怕,让我和姐姐换换吧!”距离出嫁还有三天时间,妹妹却突然拉着母亲撒娇要求换亲,模样迫切且不甘,完全忘记当初也是她吵着要嫁给有钱的猎户人家,而把穷书生
佚名
逼我退团,我一首歌火遍全国
逼我退团,我一首歌火遍全国
音乐大赛现场,大明星女友直接劈腿分手,并且被公司辞退,原主宿醉猝死。穿越而来的苏牧,一首《难念的经》火遍全网,令前女友悔不当初。却不料决赛日,被指抄袭,苏牧现场连写五首经典歌曲,强势打脸!
有一个耳东
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
开局长生不死,谁都以为我无敌
陈长安跟在美女师父身边万年之久,不老不死,却始终无法修炼,最终被师父赶走,带着伙伴麒麟大黄,游历人间,回归陈家,获得天生胎珠,终得修炼之法。“我才刚刚修炼,怎么就都以为我无敌了呢?”“其实,我真的修为
以非当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