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从混在后宫开始

第879章 879(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879章 879

第八百七十九章 879

太子府。

太子妃卫宓,李显,秦昭仪,一起站在门前迎接百济王的到来。

武灵则回去迎接北凉王了,这次哥哥也跟着来了。

卫光伯从马车上下来,卫宓连忙迎上去。

“父王,您终于来了,我想死您了。”

“我和母后也想你啊,更想我们的大宝贝外孙,孩子没抱出来吗?”

“孩子早产嘛,外面太热了,您跟我去寝宫看吧。”卫宓笑道。

卫光伯看着站在门口的李显和秦昭仪,总觉得这个组合有点别扭。

这可是太子府啊,怎么李显像男主人一样出来迎接,有点鸠占鹊巢的意思呢。

李显走上前来,抱拳说道:“恭迎卫王。”

“李少傅别来无恙,这次你凭一己之力,守卫京都城之美名,我沿途来的路上,老百姓都在夸赞呢。”

百济王对李显的好感自不用提,李显不仅杀了金铁林,帮他理清了百济城的奸细,还打败了北夷,让北方暂时恢复平静。

近段时间,玉门关附近连骚扰的游兵散勇都看不到。

抄了金家之后,百济王府变得十分富裕,近半年开启了一个小盛世,国力财力可谓是突飞猛进。

如今,李显还凭借一己之力,帮女儿斗败张皇后,扶太子登基。

卫光伯无非就是担心别人说闲话,幸好李显是太监,否则女儿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百济王过奖了,您亲自带二十万大军来援,此等震慑力,京都城当然安然无恙。”

“哈哈,李少傅就别在这吹捧本王了,我和陈元将军来到东北城门,才发现叛乱早就平息了,好一顿失落呢。”

一番寒暄过后,卫光伯才笑着问:“李少傅不是自己独立开府了吗,怎么也在太子府住啊。”

“太子府有我的房间,通常我会在这和少傅府两头办公。”李显说道。

卫宓也解释道:“是啊,父王,太子殿下最近都住在宫里陪皇上,府中有些事需要李少傅来作主。”

“嗯,走吧,去看看我的大外孙,武朝未来的太子殿下。”卫王哈哈笑道。

“父王,你还没有拜见秦昭仪呢,她可能是未来的太后。”卫宓提醒道。

“是吗?”

卫王连忙朝秦宁素抱拳道:“百济卫光伯拜见秦昭仪。”

“卫王免礼,我和太子妃情同姐妹,最近都住在一起,咱们之间就不必多礼。”

卫光伯很欣慰,女儿这婆媳关系处得像姐妹,那日后在宫里也就不会受苦了。

卫宓对李显说道:“李少傅,今晚设宴款待我父王,你就陪他喝点小酒,聊聊国事吧。”

“遵命!”

卫光伯赫然发现,李显在太子府的地位十分之高。

所有下人,包括驻扎的羽林军士卒,看到他都会主动鞠躬打招呼。

几人没走几步,就听到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名小太监从马上下来,扑通跪在地上,说道:

“禀秦昭仪,太子妃,李少傅,皇上驾崩了,太子殿下召诸位立即入宫,把小皇孙也带上。”

所有人瞬间惊呆在原地。

酱爆鱿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刀光枪影啸武林
刀光枪影啸武林
关于刀光枪影啸武林:持刀少年,侠肝义胆,唱江湖无尽曲,述武林侠义事!柔情未必似水,佳期终却如梦。江湖因人而在,人为江湖而生。江湖有杀也有人情!江湖风云再起,英雄浴血千里,为正义铲邪恶,埋却多少英魂!一曲终了,斯人不在!独留惆怅依旧!六卷之一,日更三章!
江上雀
符御苍穹
符御苍穹
关于符御苍穹:洛芙,现代书法大师,意外穿越重生至异界,觉醒符箓师职业。性格温柔而坚韧,以书法为基,融合华夏符箓技艺,在异界中声名鹊起。她挥毫泼墨间,符箓纷飞,不仅击退敌人,更在战斗中逐渐显露其惊世才华。
喵呜咕噜
被冤死沉塘,嫡女重生嫁帝王
被冤死沉塘,嫡女重生嫁帝王
沈芫一出生就被丢在荒山野岭,十八载受尽贫寒苦楚,生命里唯一的光就是那位文弱书生,他教她识字读书知圣人所言,她采药卖钱供他考取功名。她以为两人会如此相守一生。直到楚玉宁三元及第,高中状元,打马游街;而她却被没入奴籍,成了公主府里一个可以任人蹂躏的低贱罪奴。甚至还要在楚玉宁洞房花烛时跪在他的床边,听他二人床笫之欢,为他二人备浴更衣。她想反抗,却被楚玉宁和萧云嫣活活溺死于冬日的静心湖。十八年的人生像是
卷心小趴菜
坐牢?我是来进修的
坐牢?我是来进修的
十年,人生能有多少个十年呢。 十年之前,驾车意外撞伤一个姑娘,竟被对方动用人脉送到了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受刑。 这个监狱关押的无一不是最大恶疾的囚犯。对方就希望利用这些囚犯杀死我。 十年之后的今天.......我出狱了,鉴于是因为是唯一一个有期徒刑,监狱那么出不来的大佬一致决定, 让我传承他们的本事,十年下来,一身本领已是恐怖如斯。让我看看如今这世道是怎么个事。
佚名
镜相仙劫
镜相仙劫
关于镜相仙劫:欲上仙道,先度死劫。不论修行与否,就算是完全的普通人,死劫也是躲不过的。死劫自降临的那一刻开始,便不会再远去。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个坎自会一次次返回,见缝插针地取人性命。修行修行,在那个交通不便,交流不畅的时代,欲度死劫,人们不得不边修边行,以求渡劫之法。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无数代人的前赴后继之下,他们成功了。
知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