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修仙从逃出破庙开始

第55章 儿子挺有用(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5章 儿子挺有用

远处就是那座修了九成的“释劫城。”

如今这座城比上次完善了很多,城墙明显高了厚了。

垛口、敌楼、了望所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城上。

吊桥放在护城河上,桥上来来往往都是忙碌不休的和尚。

陆镇粗略观察:和尚的劳动场所已经不在城墙了,而是修建护城河的台阶,其余大部分人搬着石头进城。

站在原地等了半晌。

许多和尚经过,对他视若无睹。

他故意走向一个和尚,直到跟那人面对面,那和尚眼睛都不眨,把他当成空气。

“嗨!你好!”

对方毫无反应。

啪!

陆镇不死心,在对方光头上拍了一记。

和尚木然摸着脑壳,四下撒摸。

好几次手臂擦着他的衣角划过,却总是在快要触到时,莫名其妙地拐了弯。

陆镇这才彻底放心。

青魅行为让人别扭归别扭,手段还是很值得信赖的。

“寇洪,转告青魅,想要什么奖励,我尽力满足,给分记一大功。还有有没有办法,抹除青魅现在认为我是他爹的意识,实在是太别扭了。我不习惯。”

“办法有!但青魅会变成真正的白痴,本事统统都归零,而且永远不能恢复!陆先生,你是想一个有点别扭的帮手,还是一个白痴废物?”

“呃好吧!这样挺好。”

这是一道看似多项答案的单选题。

就算白痴也知道怎么选。

既然青魅把自己变成了透明人,正好去“释劫城”逛一逛。

看看里面的风景。

陆镇知道自己在做梦,但他现在不想醒,也醒不了。

弥补上次未能进城的遗憾。

城池位于青绿之地中央,青绿的光芒冲天而起,天空中青光流动,绿云翻滚,再往远处,地平线上起伏的山峦,青绿的光辉在山间流窜,象游走的龙蛇,流光溢彩,团团锦簇,时不时爆裂开来,冲天而起。

呼啦啦。

城墙上翻卷之声响彻天地。

只见一面巨大的旗帜竖在半空。

阴冷的恶风吹的旗帜翻卷不已,黑色的飞边儿在风中飞腾,仿佛努力挣扎,却无法挣脱禁锢的毒蛇。

旗帜通体金黄,“释劫城”三个红色的大字分外耀眼。

又直又粗,光滑无比的旗杆在青绿中显出原来的雪白颜色。

再加上旗帜沐浴在青绿之中。

陆镇心中一动。

旗子分为五色,分别对应五行。

陆镇幻境学艺,困在深坑多年,除了大品天仙诀倒背如流。

其他的修行知识,也有一定程度的涉猎。

不再是修行小白。

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着黄、绿、黑、红、白五种颜色。

其中木为青绿,方位为东,所谓东方甲乙木,瑞兽为青龙。

此方世界,青绿之光充塞天地,应该代表着拥有蓬勃生机。

但陆镇披着一层青绿,却感觉不到生机的喜悦,而愈发阴冷。

在他感觉中,整个空间隐藏着无限未知的邪魔。

它们暗中恶意观察、窥视、试探,想趁陆镇不注意吞噬了他。

上一次进来,如果不是那几个和尚营救。

将潜入识海的青魅挖出,他也跟这些和尚一样,成为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

他望着半空中飘扬的大旗。

想起上次那些和尚说过的话:劫难要来了,他们不肯牺牲,却偏要我们做炮灰呀。

难道和尚口中的“他们”就居住在释劫城?

“这次我要会会他们!”

陆镇迈步走向城池。

铁锤钉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李世辉小时候他就经常听奶奶讲她们当年在山沟沟里开荒的故事,感觉很是向往,长大了后就做了一个荒野求生的博主,没想到意外魂穿到自己英年早逝的三爷爷身上,他开始利用自己荒野求生的本事,在这片黑土地上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四季执笔
阴间路:百鬼夜行
阴间路:百鬼夜行
百鬼末世难轮回,恩怨难断旧执念……我叫符岁一,从出生那日起就注定了我往后要行走的路,此路又名「阴间路」……
白狐
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
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沪风疆韵
沪风疆韵
尹秋,以笔绘世,捕捉着边疆的风土人情,用文字编织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徐远风,以智为翼,为边疆注入科技的力量,让智能之花在边疆绽放。从上海到新疆,从最初的争执到最后的和解,经历了心灵的蜕变与成长的阵痛……最终,他们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沪疆两地的大爱之中,书写了一段海纳百川、情谊无疆的壮美诗篇,留下了深刻而永恒的印记。
琅翎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