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

第11章 绝密工艺(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1章 绝密工艺

然后微笑的向周莹等人问道:“这金色的菌群除了我们这茶砖,还有一物也会有,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什么?”

“千年灵芝!”

“千年灵芝?!”

周莹两眼圆睁,樱桃小口此时竟张的可以装下一个鸡蛋。

连常年制茶的吴伯也是满脸惊愕。

这楚公子可真敢说啊,小小的茶叶居然能和千年灵芝扯上关系。

“其实它是一种真菌,叫做冠突散囊菌,经过发酵产生的,你们只要知道,它对我们的身体是非常好的就行了。”

楚辰看出楚莹和吴伯脸中的不相信,也没有过多解释。

在生物学发展没有进步的情况下,现在清朝的人们对于细菌真菌的概念,还没有清醒的认知。

唉,前路艰难啊!

清朝相对于世界的落后,哪里只是武器装备和制度建设的落后。

对于科学的认知和探究,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现在的西方对于科技、生物等方面的研究比清朝领先了太多。

必须要一步步追赶!

正在三人讨论之时,吴伯挑选的六名信得过的茶工,将第一批最后一些茶砖送入了茶室。

见到所有茶砖摆放到位,楚辰也是内心激动不已,来到这个时代自己的第一个作品就要开始了!

发花环节最重要的,是温度和湿度的把控。

对于没有温度计的制茶作坊,想要把控28度的温度和80的相对湿度非常难。

略微思考了一会儿,楚辰对吴伯认真的说道:“吴伯,这个温度和湿度的把握比较困难,您一定要听好,这是茶叶制成的关键要素。”

“咱们人身上的温度是37度左右,发花温度要在28度,具体的感觉大概是感觉到热但不是夏天的特别热。”

“湿度上的把控的话,要多用炉子蒸水,大概是架子上马上要出现水滴但是还未出现水滴之时。”

吴伯双眼紧盯楚辰,对于楚辰所说的这些温度和湿度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对于后面的解释但是听得懂。

于是在楚辰的帮助下,经过众人将近一天的调试,楚辰才终于感觉发花室里的温湿度达到了标准。

“这发花房便差不多了,还有一点是每隔一天要将茶砖进行翻转。”

虽然已经很累了,临走之前,楚辰还是对吴伯进行最后的叮嘱。

“放心吧楚公子,这批茶叶涉及到我周家的成败,小老儿就算是不睡觉,也要照看好它们。”

吴伯看着浑身湿透的楚辰,心底里彻底接纳了这个突然出现的年轻人。

走出发花室,冷不丁的接触外面强烈的阳光,楚辰的双眼被刺激的阵阵发黑。

看到楚辰疲惫的身影,周莹心生感动,关心的询问:“楚公子,你没事儿吧?”

“没事儿……”

听到周莹的声音,楚辰转过头来。

映入眼帘的一幕,却让楚辰呆住了。

原来,在发花房里温湿度太高,周莹身上的衣服也已经被汗水全部浸透,现在紧紧贴在身上。

高挑的身材,玲珑的身段,比之后世的模特也不遑多让。

“啊!”

开始时周莹并没有感觉到不妥,可是楚辰的话怎么突然停顿了?

转过头来,周莹看到楚辰那热烈的眼神。

回过神来的周莹,夺路而逃。

摸了摸鼻子,楚辰感觉有些不好意思。

自己富有侵略感的眼神,怕是吓到了这位美女啊。

就在楚辰还在回味周莹背影的时候,杨威却从一侧匆匆走来,满脸慌乱。

“楚公子,作坊外来了一群官兵,点名说要找你!”

不太懂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那个曾是社会顶流的大佬,一朝穿越重生,回到了青涩的高中岁月,借住在阿姨家。想当年,他手段狠辣,结局却凄凉无比;而今,他决定洗心革面,带着一众兄弟转型成为合法的商业大亨。然而,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明
佚名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关于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叶家三代叶正刚惨遭奸计,与同为顶尖家族许家的掌上明珠许晓情一夜荒唐,后听信挚友蛊惑,逃避责任,远走渤海市,间接导致许晓情身死,一尸两命!为此叶、许两家从世交变世仇!
犇跑的小幸运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人尽皆知,姜栖晚爱了沈洛俞多年,一向乖巧的她为他纹身、为他离经叛道、为他寄人篱下。直到落水后,他救起她的死对头离开,将狼狈不堪的她丢下,她彻底死心。后来居上的男人却将她护在怀里,轻笑提醒:“姜小姐,要
云棠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我作为禁忌宗弟子,由于悟性太高,直接习得一身的禁忌大招。可不料,有一天误入宗门禁地,被长老赶出宗门。幸好我闭关已久的师尊及时出关,“乖徒儿,你将一千禁忌绝学都学会了?”“是的,师尊。”于是师尊直接为我
佚名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在深宅冷巷中被弃养的庶女,命运的齿轮在被掳入匪窝那一刻开始转动。为求一线生机,她巧言令色,成功俘获山寨二当家的心,成为备受宠爱的压寨夫人,却又在心底暗自谋划着逃离的时机。朝廷的剿匪行动如及时雨,让她得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