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0章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次日天晓,晨曦微露,行者早早地去背马,八戒也勤快地去整担,老王又热心地教妈妈整治些点心汤水管待他们。三众感激不已,纷纷致谢告行。
老者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有些担忧,忍不住说道:“此去倘若路间有甚不虞,是必还来茅舍。”行者听到老者的话,回过头来,笑着说道:“老儿,莫说哈话。我们出家人,不走回头路。”说完,便策马挑担,与八戒、沙僧一起向西行去。
噫!这一去,果无好路朝西域,定有邪魔降大灾。三众一路前行,不上半日,果然遇到了一座高山。这座山高耸入云,云雾缭绕,看上去十分险峻。
三藏骑在马上,来到临崖处,斜挑宝观看。
果然,那高耸的是山,险峻的是岭;陡峭的是崖,幽深的是壑;清脆作响的是泉,鲜艳夺目的是花。那山极高,山顶直插青霄;这涧极深,涧底仿佛能通地府。山的前面,有堆积如山的白云,高耸入云的怪石,说不尽的千丈万丈悬崖,令人胆战心惊。崖的后面,有弯弯曲曲的藏龙洞,洞中传来叮叮当当的滴水声。还能看到一些长着角的鹿,呆呆地看着人;盘旋曲折的红鳞蟒,悠然自得地玩耍着;还有那白面猿,活泼可爱。到了晚上,巴山寻找洞穴的老虎出没,清晨翻波而出的水龙现身,登上洞门时发出呼啦啦的响声。草丛中的飞禽,扑棱棱地飞起;树林里的走兽,小心翼翼地行走。突然,一阵狼虫经过,吓得人心惊胆战。正是那“当倒洞当当倒洞,洞当当倒洞当山”,青山仿佛染上了千丈玉色,碧纱笼罩着万堆烟雾。
只见那师父缓缓地催赶着银骢马,孙大圣停下祥云慢慢地走着,猪悟能也不慌不忙地挑着担子前行。他们正在观赏周围的山色时,忽然听到一阵狂风大作。唐僧在马上有些惊慌,说道:“悟空啊,起风了!”孙悟空回答说:“这风又有什么可怕的呢!这不过是上天的四季之气罢了,没什么好担心的!”唐僧说:“可是这风非常恶劣,和一般的风不一样。”孙悟空问:“怎么会不一样呢?”唐僧回答说:“你看看这风:巍巍荡荡,飒飒飘飘,渺渺茫茫,直出碧霄。过岭时只听到千棵树在怒吼,进入树林后只见万根竹子在摇晃。岸边的柳树连根摆动,园内的花朵带着叶子飘落。收网的渔船都紧紧地系住缆绳,落下篷布的客船也都抛下了锚。路途上的出征士兵迷失了道路,山中的樵夫难以挑起担子。仙果林中的猴子四散逃窜,奇花丛中的鹿儿也纷纷逃离。崖前的桧柏树一棵棵倒下,涧下的松竹叶片片凋零。翻动土地扬起尘土,沙子四处迸溅,翻卷江水搅动海浪,波涛汹涌澎湃。”
八戒赶忙上前一步,紧紧地拉住行者,急切说道:“师兄啊,这风实在太大啦!咱们还是找个地方躲一躲吧,这样才安全。”行者却不以为然地笑了起来,说:“师弟,你怎么这么胆小怕事呢?遇到大风就躲起来,如果真的迎面碰上了妖怪,那该怎么办呢?”八戒一脸认真地回答道:“哥哥啊,你难道没听说过‘避色如避仇,避风如避箭’这句话吗?我们先躲起来,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呀。”行者摇摇头,笑着说:“别说话了,等我抓住这阵风闻一闻再说。”
八戒一听,忍不住笑出声来,打趣道:“师兄,你又在说空话了,风怎么可能抓得住,还能闻得到呢!就算真抓来了,也早就散掉了。”行者一本正经地说:“兄弟,你可不知道,老孙我有一个‘抓风’的本领。”说完,大圣就让开风头,将风尾一把抓过来,放在鼻子前闻了闻,顿时觉得腥味扑鼻。他皱起眉头,说:“果然不是普通的风!这风中的味道既不像老虎的气息,也肯定不是正常的风。这里面一定有古怪。”
话还没说完,只见那山坡下,老虎剪尾跑蹄,跳出一只斑斓猛虎。吓得唐僧坐不稳雕鞍,从马上摔了下来,倒在路边,真是魂飞魄散。八戒丢掉行李,掣出钉钯,不让孙悟空上前,大喝一声道:“孽畜!哪里逃!”赶着过去,劈头就打。那只虎直挺挺地站起来,用前左爪抓住自己的胸膛,用力一抓,嗤啦一声,把虎皮剥了下来,然后站在路旁。你看它这副凶恶的样子!啊呀,那模样:
血红色的赤裸身躯,红色的弯曲腿足。火焰般的蓬松双鬓,坚硬的竖起双眉。白森森的四颗钢牙,闪耀着金光的双眼。气势汹汹地努力咆哮,雄壮威武地高声喊叫。
那妖怪大声喊道:“慢来!慢来!吾并非他人,乃是黄风大王麾下的前路先锋。今日奉大王严命,在山中巡逻,要捉拿几个凡夫俗子去做下酒菜。你是从何处而来的和尚,竟敢擅自动用兵器伤害于我?”八戒怒喝道:“我把你这孽畜!你竟然不认得我!我们可不是那路过的凡夫俗子,乃是东土大唐御弟三藏法师的弟子,奉了圣旨前往西方拜佛求经的。你快快远远避开,让开大路,莫要惊吓了我师父,我还可饶你性命;倘若你依旧如此猖獗,我的钉耙挥起,可就不会手下留情了!”那妖精哪里容得八戒分说,急忙快步上前,摆开一个架势,朝着八戒的脸就抓了过来。八戒赶忙侧身闪过,举起钉耙就打。那妖怪手中没有兵器,只得转身往下跑去,八戒则在后面紧紧追赶。那妖怪跑到山坡下的乱石丛中,取出两口赤铜刀,迅速抡起,转身迎向八戒。两人就在这山坡前,你来我往,一冲一撞地激烈打斗起来。
那边厢,孙行者搀扶起唐僧说道:“师父,你莫要害怕。暂且坐下歇息,等老孙去助八戒一臂之力,打倒那妖怪,咱们好继续前行。”三藏这才坐了起来,浑身颤抖着,口中不停地念着《多心经》。
那行者掣了铁棒,大喝一声:“拿了!”只见那八戒也抖擞起精神,那怪顿时败下阵去。行者见状,急忙喊道:“莫饶他!务必要赶上!”于是两人挥舞着钉钯和铁棒,追赶着怪物下山而来。
那怪惊慌失措,只得使出一招“金蝉脱壳计”,打滚后变回原身,依然是一只凶猛的老虎。行者与八戒哪里肯罢休,紧紧地追赶着那只老虎,决心要斩草除根。那怪见他们追得越来越近,突然抠着自己的胸膛,剥下虎皮,盖在那卧虎石上,然后化作一阵狂风,径直回到了路口。
而在路口处,那师父正在念诵《多心经》,却被这股狂风一把抓住,乘着长风掳走了。可怜那三藏啊!真是命运坎坷,磨难重重,想要在寂灭门中修成正果实在太难了。
那怪将唐僧擒获到洞门口,止住狂风,对着把门的小妖怪说道:“快去禀报大王,就说前路虎先锋抓到了一个和尚,现在就在门外等候命令。”
那洞主听后,立刻下令:“带上来!”只见那虎先锋,腰间别着两口赤铜刀,小心翼翼地捧着唐僧,走上前跪下说道:“大王,小的无能,承蒙您的命令去山上巡逻,突然遇到一个和尚,他是东土大唐皇帝派来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御弟三藏法师,被我抓住并献给您,希望能给您献上一顿美食。”
那洞主听到这些话,大吃一惊说:“我之前听说有人传言:三藏法师是大唐奉旨意去西天取经的神僧;他手下有一个徒弟,名叫孙行者,神通广大,智慧过人。你怎么可能抓得住他呢?”先锋回答说:“他有两个徒弟:先到的那个,手持一把九齿钉耙,长相奇特,嘴巴很长耳朵很大;另一个,使用一根金箍铁棒,眼睛冒着火光。他们与我激烈争斗时,我使用了一招‘金蝉脱壳’的计策,趁机逃脱,才得以将这个和尚抓获,献给大王,以表达我的敬意和诚意。”
洞主连忙阻拦道:“先不要吃他!”先锋不解地问道:“大王,见到食物不吃,岂不是显得我们很笨拙吗?”洞主解释说:“你有所不知,如果吃了他倒也无妨,但就怕他那两个厉害的徒弟找上门来闹事,这样可就不稳妥了。不如先把他绑在后园的定风桩上,等过个三五天,要是他那两个徒弟没有来找麻烦,到时候,一方面可以保证他的身体干净,另一方面也不用和他们争执,岂不是更符合我们的心意?无论是煮、蒸、煎还是炒,都可以慢慢来,慢慢享受美食。”先锋听后非常高兴,称赞道:“大王真是深谋远虑,说得太有道理了。”于是命令手下:“小的们,把他带走吧。”
旁边立刻涌上七八个绑缚手,将唐僧抓走,就像老鹰捉拿小燕子一样,用绳索紧紧捆绑。可怜的江流和尚思念着他的徒弟孙悟空,而陷入困境的神僧则想念着猪八戒。唐僧赶忙说道:“徒弟啊!不知道你们去了哪座山抓妖怪,在哪里降妖除魔,而我却被这魔头捉来,遭受如此毒害,什么时候才能再次见到你们呀!真是太痛苦了!如果你们能早一些到来,或许还能救我一命;但若是太迟了,我的性命肯定难保了!”一边说着,唐僧一边唉声叹气,眼泪如雨点般落下。
另一边,悟空和八戒正追赶那只老虎到了山下,只见那老虎突然倒下,趴在悬崖前一动不动。悟空举起金箍棒,用力打下去,结果反而震得自己的手生疼。八戒又用耙子砸了一下,结果耙齿也迸了起来。原来,那里只有一张虎皮,下面盖着一块卧虎石。行者大惊失色道:“不好了!不好了!我们中了他的计了!”八戒疑惑地问:“中了他什么计?”行者解释道:“这叫做‘金蝉脱壳计’:他把虎皮盖在这里,自己却逃走了。我们赶快回去看看师父,别让他遭到毒手。”
二人急忙转身回来,却早已不见唐僧的踪影。孙悟空大喊一声,声音如同惊雷一般:“这可如何是好!师父已经被妖怪抓走了!”猪八戒连忙牵着马,眼中含泪说道:“天哪!天哪!这让我们去哪里寻找啊!”孙悟空抬起头跳着说:“别哭!别哭!一哭就会失去士气。反正想来应该就在这座山上,我们去找找看。”
他们两个果然飞奔进山里,穿越山岭和峡谷,走了很久之后,只见那石崖之下,耸立着一座洞府。两人停下脚步观察,发现这里确实十分凶险。但见那:
重重叠叠的山峰,蜿蜒曲折的古道。青松翠竹相互依偎,绿柳碧梧缓缓摇曳。悬崖前有奇形怪状的石头成对出现,树林中有清幽的鸟儿成双成对。涧水远远地流淌冲击着石壁,山泉细细地滴落漫过沙堤。野生的云朵一片片,美丽的花草郁郁葱葱。狡猾的狐狸和兔子慌乱地穿梭,顶角的鹿和麝香的獐子激烈地争斗。劈开的悬崖上斜挂着万年藤,深深的沟壑里半悬挂着千年古柏。雄伟壮丽的景象可以与华山媲美,落花啼鸟的美景胜过天台仙境。
行者道:“贤弟,你可将行李暂且安放在藏风山凹之间,把马匹也撒放了,千万不要出头露面。等老孙去那妖怪门首,与他一决高下。必须将那妖精捉拿住,才能救得师父。”八戒道:“不必多说,你快去便是。”
行者整了整直裰,束了束虎裙,掣出金箍棒,径直撞至那门前。只见那门上刻着六个大字,乃是“黄风岭黄风洞”。他便丁字脚稳稳站定,执着金箍棒,高声喝道:“妖怪!快快送我师父出来,否则休怪我掀翻你的窝巢,踏平你的住处!”
那小怪听闻此言,一个个吓得胆战心惊,战战兢兢地跑进洞里禀报:“大王!祸事来了!”那黄风怪正坐在洞中,问道:“发生了何事?”小妖道:“洞门外来了一个雷公嘴毛脸的和尚,手里拿着一根好粗好粗的铁棒,说是要他的师父呢!”
那洞主惊张,连忙呼唤虎先锋说道:“我让你去巡山,本来只是想让你抓些山牛、野彘、肥鹿、胡羊之类的食物回来,谁知道你竟然把唐僧给抓来了!这下可好,惹恼了他的徒弟前来闹事,这可如何是好啊?”先锋回答说:“大王请放心,不必忧虑,我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愿意率领五十个小妖校出去,将那个名叫孙行者的家伙捉来供您享用。”洞主说道:“我这里除了大小头目之外,还有五七百名小校,你可以随意挑选,需要带多少人就带多少人。只要能抓住那个行者,我们才能安心地享用那和尚的一块肉,到时候我心甘情愿和你结拜为兄弟;不过要是抓不住他,反而伤了你自己,到时候可别怪我哦。”
虎怪自信满满地说:“放心吧!放心吧!看我的!”说完,他果然点起了五十名精壮小妖,擂响战鼓,摇动旗帜,手持两口赤铜刀,气势汹汹地冲出门外,高声喊道:“你是从哪里来的猴子和尚!竟敢在这里大声喧哗,到底有何事要闹?”
行者破口大骂道:“你这个残忍的畜生!你耍什么手段,把我师父抓走了,反倒过来质问我干什么!赶紧把我师父完好无损地放回来,我还能留你一条性命!”虎怪嚣张地说道:“你师父已经被我抓了,准备给我们大王当一顿丰盛的晚餐。你要是识趣点,就乖乖回去吧!否则,一旦抓住了你,就把你们一起煮了,岂不是‘买一送一’吗?”行者听了这话,怒火中烧。他咬牙切齿,眼睛瞪得圆圆的,愤怒地掣出金箍棒大喝一声:“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说出这样的大话,别跑,看棒!”那妖怪急忙拿起武器抵挡。这一场战斗果然激烈,双方都竭尽全力展示自己的本领。
真是精彩:那怪物如同坚硬的鹅蛋,而孙悟空则像坚硬的鹅卵石。赤铜刀砍向美猴王,就像用鹅蛋去撞击石头一样。小鸟怎么能与凤凰争斗呢?鸽子又怎么敢与老鹰对抗呢?那怪物喷出的狂风扬起了漫天尘土,孙悟空吐出的云雾遮住了太阳。他们来来往往交锋了三五回合,先锋已经累得腰酸背痛、浑身无力。他转身想要逃跑,却被孙悟空死死地逼迫着无法逃脱。
那虎怪渐渐体力不支,难以抵挡行者的猛烈攻击,只得转身逃跑。他先前在洞主面前夸下海口,如今战败,哪还有脸面回洞,只得径直朝着山坡上奔去,妄图逃生。行者岂会轻易放过他,手持金箍棒,紧紧追赶,口中呼呼吼吼,喊声不断,一直追到了那藏风山的山凹之间。
此时,八戒正在那里放马。他突然听到阵阵呼喊声,回头一看,原来是行者正在追赶那只落败的虎怪。八戒见状,立刻丢下手中的马,举起九齿钉耙,朝着虎怪的头部用力刺去。那虎怪本想脱身跃过黄丝网,却没想到又遭遇了八戒这个“罩鱼人”。八戒这一耙下去,直接在虎怪的头上刺出了九个窟窿,鲜血汩汩冒出,虎怪的脑髓也尽数流干。
有诗为证:
三二年前归正宗,持斋把素悟真空。
诚心要保唐三藏,初秉沙门立此功。
那呆子猛地一脚踩住他的脊背,两手挥舞着钯子又用力地筑了下去。行者见了,大喜过望,说道:“兄弟,正是这等!他领着几十个小妖,竟敢与老孙赌斗;被我打败后,他不往洞里跑,却跑来这里寻死。幸亏你接着了,不然又让他跑了。”八戒问道:“弄风摄走师父的可是他?”行者回答道:“正是,正是。”八戒又问:“你可曾问他师父的下落?”行者说道:“这怪把师父拿在洞里,要与他什么鸟大王做下饭。是老孙恼怒了,就与他斗到这里来,却让你送了性命。兄弟啊,这个功劳算你的。你可还守着马与行李,等我把这死怪拖到洞口去索战。必须要拿得那老妖,才能救得师父。”八戒说道:“哥哥说得有道理。你去吧,你去吧。若是打败了这老妖,还赶到这里来,等老猪截住杀他。”
好行者,一只手提着铁棒,一只手拖着死虎,径直来到他的洞口。
正是:法师有难逢妖怪,情性相和伏乱魔。
究竟不知此去能否降得妖怪,救得唐僧,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