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25章 民国商途:民国恋歌之沪上风云 危机四伏 逆境重生
我心中一沉:“那我们该怎么办?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原材料的问题?”
官员思索片刻:“目前有个办法,政府鼓励纺织厂之间进行合作,共同采购原材料,这样可以争取到更多的配额。”
送走官员后,我陷入了沉思。合作采购确实是个办法,但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非易事。而且,在这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合作也存在着诸多风险。
“芳菲,我回来了。”顾梓轩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我急忙迎上去:“梓轩,你那边情况怎么样?”
顾梓轩一脸疲惫:“我去了几个部门,了解了一些情况。新政策对我们确实不利,但也不是没有转机。你这边呢?”
我把官员来访的事情告诉了他,顾梓轩听后,沉思道:“合作采购这个办法可行,但我们得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开始在上海的纺织行业中寻找合适的合作对象。然而,大多数纺织厂都对新政策持观望态度,对合作也心存疑虑。
“梓轩,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们得主动出击,让他们看到合作的好处。”我说道。
顾梓轩点点头:“我有个主意,我们举办一个纺织行业交流会,邀请各厂的负责人参加,在会上详细说明合作采购的优势。”
经过一番筹备,纺织行业交流会在一家豪华的酒店举行。那天,我穿着一身精心设计的淡蓝色旗袍,搭配着简单的珍珠首饰,希望能展现出我们纺织厂的优雅与专业。顾梓轩则身着深蓝色的西装,风度翩翩。
“各位同仁,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交流会。”顾梓轩站在台上,微笑着说道,“如今新政策出台,对我们纺织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认为,合作采购是我们共同应对挑战的最佳方式。”
台下的人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顾先生,话是这么说,但合作过程中难免会有利益冲突,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呢?”一位厂主提出了疑问。
我站起身来,微笑着回答:“我们可以制定详细的合作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而且,在采购过程中,我们可以共同监督,确保每一个环节都透明公开。”
就在我们努力说服大家的时候,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响起:“哼,说得倒是轻巧。谁能保证你们不是想借此吞并我们的工厂?”
我心中一怒,正想反驳,顾梓轩却先我一步:“这位先生,我们真心希望能与大家合作共赢。如果您有疑虑,我们可以在协议中加入更多保障条款。我们的目的是共同发展,而不是互相倾轧。”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终于有几家规模较小的纺织厂表示愿意考虑合作。
“虽然只是个开始,但总算是有了希望。”我欣慰地说道。
然而,就在我们以为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一个更大的麻烦出现了。一家实力雄厚的纺织厂,在得知我们的合作计划后,开始暗中使坏。
“林小姐,不好了。我们联系的几家厂突然变卦,说不合作了。”工人焦急地跑来告诉我。
我心中一沉,立刻和顾梓轩展开调查。很快我们发现,是那家大纺织厂在背后给其他厂施压,威胁他们如果和我们合作,就会在市场上对他们进行打压。
“太过分了!他们怎么能这样!”我气愤地说道。
顾梓轩脸色阴沉:“看来他们是不想让我们顺利合作。我们不能就这样放弃,得想个办法对付他们。”
经过一番思考,我们决定从市场竞争入手。既然他们想用市场手段打压我们,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加大了设计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新颖独特的服装款式,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顾梓轩则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与一些大型商场和批发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梓轩,我们的新品销量很不错,很多客户都下了订单。”我兴奋地对顾梓轩说道。
顾梓轩微笑着:“这只是第一步。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即使没有合作采购,我们也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就在我们努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时候,那家大纺织厂却突然降价倾销产品,试图抢占我们的市场份额。
“他们这是恶意竞争,我们该怎么办?”我焦急地问道。
顾梓轩沉思片刻:“我们不能跟着他们降价,否则只会陷入恶性循环。我们要突出产品的品质和特色,同时加强品牌宣传。”
我们开始在报纸、杂志上刊登广告,宣传我们纺织厂的品牌理念和产品优势。同时,我还举办了一些小型的时装秀,邀请各界名流参加,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林小姐,这次时装秀效果很好,很多人对我们的产品赞不绝口。”助手兴奋地向我汇报。
然而,我们的努力并没有让那家大纺织厂罢手。他们竟然造谣说我们纺织厂的产品质量有问题,导致一些不明真相的客户开始退货。
“这简直是污蔑!我们一定要澄清事实。”我气得浑身发抖。
顾梓轩立刻联系了报社,发表声明澄清谣言。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专业的检测机构对产品进行检测,出具了质量合格的报告。
“看他们这次还怎么狡辩!”我愤怒地说道。
经过一番努力,谣言终于被平息,我们的客户也逐渐恢复了信心。但就在我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的时候,国民政府的新政策又有了新的变化。
“梓轩,新政策规定,纺织厂必须达到一定的规模和生产标准才能继续经营,否则就要被关停。”我拿着文件,脸色苍白。
顾梓轩接过文件,仔细阅读后,眉头紧锁:“这对我们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以我们目前的规模,要达到标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精力。”
我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不扩大规模,就可能面临被关停的命运;但如果扩大规模,资金从哪里来?而且,在这动荡的局势下,扩大规模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
“我们不能放弃,无论如何都要试一试。”顾梓轩坚定地看着我。
我点点头:“好,我们一起想办法。”
但此时的我们,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旅人,不知道前方等待我们的是光明还是更深的黑暗。资金的缺口、未知的市场风险以及复杂的政治局势,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我们身上。
民国恋歌之沪上风云
破茧之途
在这政策突变的困境中,我和顾梓轩相对无言,办公室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窗外的风呼呼作响,仿佛在为我们的未来哀鸣。
“芳菲,扩大规模所需的资金不是个小数目,顾家虽然有些家底,但要填补这个缺口,也并非易事。”顾梓轩打破沉默,眼中满是忧虑。
我轻轻咬着嘴唇,思索片刻后说:“梓轩,我们可以先列出详细的资金需求清单,再看看从哪些方面可以筹集。或许可以向银行贷款,或者找找其他投资人。”
顾梓轩微微点头,随即又皱起眉头:“银行贷款需要抵押物,而且利息不菲。找投资人的话,在这乱世之中,又有谁愿意冒险投资我们的纺织厂呢?”
尽管困难重重,我们还是决定先行动起来。顾梓轩开始四处奔走,拜访银行经理和一些潜在的投资人。我则留在纺织厂,一边稳定生产,一边继续设计新的服装款式,希望能通过提升产品竞争力来增加收入。
“林小姐,这款新设计的面料不够了,仓库里的存货只够做几套样品。”一位工人焦急地向我汇报。
我心中一沉,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新政策下,原材料采购本就困难,如今连这点存货都即将耗尽。
“我知道了,你先安排工人把现有的面料合理分配,优先保证样品的制作。我会想办法解决面料的问题。”我强装镇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