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00章打通胥吏的上进之路
说罢,任以虚不由得长叹了口气,心中不由得的怅然了起来。
在这之前,外面还有着大量的公知言论着天下。
那些人都在说,如果不是那百年屈辱,汉人就不可能打倒皇帝,就永远只能跪着。
但是实际上则是,无论是土地兼并,还是皇权,甚至是封建王朝的管理体系,在清中期,就已经出现了,彻底崩溃的迹象。
而且在当时,也拥有了,几乎不亚于西洋人工业革命前的生产力。
最重要的是,明末之时,已经有不少的人意识到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只要顺其自然,最多只需要一个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当做诱因,清末之时,一定会爆发出一次,彻底的工业革命,从而彻底改变这一切。
而所谓的胥吏之害,其实就是最直观的一个体现。
至乾隆之后,清代的人口,已经逐渐的逼近了,四万万的规模。
原本的科举也好,文官体系也好,已经彻底的无法管理这么庞大的人口了,不得不向下,继续将胥吏,也给拉进权力体系中来。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在历朝历代的王朝末期才会出现,胥吏之害的根本原因。
因为传统的封建王朝,统治人口的上限,就是一亿到一亿五千万,这个区间以内。
一旦超过这个数值,由士大夫跟皇帝组成的朝廷,就会逐渐麻爪,不得不依靠胥吏,来完成对整个天下的管理。
只不过这些胥吏的手中,只不过是有治理天下的权力罢了,他们哪有半点治理万民的能力
最终的结果就是,公器蒙尘,朝廷政令成为胥吏谋私的工具。
听着任以虚的描述,无论是赵凯还是朱元璋,几乎全都愣在了原地。
在洪武朝,胥吏之害的情况,其实还没有彻底的彰显出来。
但是听到任以虚的描述之后,朱元璋跟赵凯的脑海里,几乎都已经看到几十年以后,大明的各处衙门之中,充斥着胥吏与主官叫板的画面。
朱元璋眼前的甚至出现了明末之时,天灾与兵祸齐飞,士族共胥吏一色的画面了。
如此朝廷,百姓焉能不反
朱元璋的眉头紧皱,看着任以虚小心翼翼的问道:“那敢问先生,这,这胥吏之害,最后是如何根治的”
任以虚闻言不由得一笑:“最终胥吏之害的结束,却跟唐代门阀的结束,有异曲同工之妙。”
“白马驿之难,黄巢将那满朝的门阀,全都丢进了黄河之中,喂了鱼虾。”
“而胥吏之害,则是因为北洋朝廷大力办学,从而在无意之间,彻底的解决了胥吏的问题”
胥吏之所以能够成为胥吏,就是因为在那个识字率,低到令人发指的时代,他们识字,因此他们成为了胥吏。
随着各路藩镇的大肆办学,各地的识字率,其实得到了不小的提升。
虽然仍旧是大半的百姓不识字,但是男子的识字率,也已经慢慢的拉到了,百分之三十上下。
而其中有些地方的男青年识字率,甚至已经被拉至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水平。
同时大量的纸媒出现,导致政令可以使天下人皆知。
最终在多重外因,及生产力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胥吏之害逐渐消弭。
说到这里时,任以虚的脸上也不由得出现了一抹笑意。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不重要”
朱元璋跟赵凯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这哪是过去的事情啊!
这是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啊!
还没等朱元璋编好理由开口,任以虚便在一旁说道:“咱们村里的这些人,其实更多的就是因为识了字,不想在回去种地了而已。”
“如果是大明的话,倒是能让这帮人,去替代衙门里那些胥吏。”
“不过咱们村里的话,等到蒸汽机这些东西用起来之后,在工厂里给他们找些活计去干,也勉强可以把这些人消化掉”
再见是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