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学生是朱元璋

第64章捣其巢穴,绝其种(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4章捣其巢穴,绝其种

只要撑到冬天,就是胜利!

随着一道道军令的下达,原本整个部落也随之运转了起来。

只不过,还没等童挥厚动手,便有几匹快马疾驰进了营地。

在那些斥候的脸上,无一不是写满了恐惧之色。

“主子,大事不好了,大明,大明不是去开元金山的。”

童挥厚的脸色陡然一变,不敢置信的看着那斥候厉声道:“不是去开元金山的,那整个辽东还有谁,能让大明兴兵二十万”

整个辽东,现在还效命于大元的,也就只有开元金山的纳哈出了。

大明组织这么多的兵马,不能是来辽东秋游的吧

那斥候语无伦次的指了指部落外,又指了指童挥厚,良久之后才从嘴里吐出来一句:“是,是冲着我们来的!”

童挥厚的脑海里“嗡”的一声炸响。

自今年年初以来,大明已经集结了二十多万兵马了啊!

整个建州女真,就是把牛马也都算上,也没有二十万牛马啊!

还没等童挥厚反应过来,在营寨之外,便传来了几声巨响,童挥厚知道,那是汉人的火器!

还没等童挥厚反应过来,两枚炮弹,便径自落入了营寨之外的箭楼之上,箭楼几乎毫无悬念的,被拦腰截断。

而箭楼之上的六名女真士兵,也顷刻之间摔得粉身碎骨。

而后,便听到一声气动山河的吼声,响彻整个建州。

“捣其巢穴,绝其种!”

即便是明军此时仍遥隔数里之远,二十万人齐声高呼的声音,仍旧清晰的传入了童挥厚的耳中。

明军这么大的动静,周围的部落不可能没有察觉,而这句话,便是喊给他们听的。

就是要告诉辽东各部这一次,大明是来玩命的。

童挥厚知道,不会再有任何的援兵了。

而这一次,明军也没有掺杂任何的兵马,除了在开元金山方向布置了大量的斥候,监视纳哈出之外,所有的兵马把整个建州女真团团围住。

也不要说什么围三缺一,什么困兽犹斗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碾压就是碾压。

对于洪武年间的明军以及徐达、汤和来说,建州女真,就是虫子!

当听到这八个字的时候,原本已经被集中起来的汉民,都是一颤。

这是他们的语言!

这是他们的王师!

朝廷来救他们了!

周围的部落,甚至是在江对岸的高丽,无不是面色惊骇的看着,辽东平原上的这一场,近乎注定单方面碾压的大战。

比起童挥厚的死活,他们更关心的是,童挥厚这么一个人畜无害的建州小部落,是怎么把大明触怒到这个地步的!

他们必须要查清楚,建州女真究竟是在哪里,冒犯到了大明,并在日后引以为戒!

在军阵的正前方,徐达身穿甲胄出现在大军之前。

“你们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大明,为什么要打这一仗。”

“本帅今天只能告诉你们,这一仗,我们这一代人如果不打,就要让后世的儿孙们来打,现在本帅问你们,我们该怎么办”

哪怕徐达不能直接告诉他们原因,也不会有任何人质疑徐达的话。

征战半生,活下来的经验告诉他们,在战场上,相信徐达,就能活!

这是一支部队的魂!

也是明军之所以打不散的根!

徐达平平无奇的两句话,顷刻之间便引燃了二十万明军的热血。

再见是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熢火之下
熢火之下
特别纪念小知闲闲,抗战普通人的平凡故事,平凡人简单抗争才是这个世界主旋律,缅怀先烈。
横霸
凡人修仙之问道长生
凡人修仙之问道长生
世俗出身的苏尘,父母双亲去世靠给地主放牛讨生活,这一日兵匪过境杀人屠村,好不容易逃出来的他被偶然路过的修士收入仙门。 紫府灵田种地文,凡人流小说。
佚名
漂移
漂移
一名少年走进中学,这本是一个美好的开始但....‘深哥,货到了。’一个花朵,却凋零成一个罪人。这时因为什么,是人性的扭曲,还是社会的变革,还是......
仙来之笔
误惹病娇长公主,尚书大人夜夜被虐哭
误惹病娇长公主,尚书大人夜夜被虐哭
宁云舒本是大肃最尊贵的公主,若不是宁陌雪的出现!秋狝围场中,宁陌雪一句“您还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吗”便取代她成为最受宠的公主。她拥有的一切都被宁陌雪轻易夺走,还无奈之下代替宁陌雪前往匈奴和亲。曾宠溺她的父皇母后冷眼旁观,曾疼惜她的皇兄只道了句珍重,曾指婚于她的少年将军更是亲自送她抵达匈奴。和亲七年,她受尽苦难,一朝回朝归来已物是人非。她化身病娇疯批长公主把控朝堂风云,却不想有朝一日父皇将皇位
杏风
系统:我在NBA把把都超神
系统:我在NBA把把都超神
意外穿越到NBA赛场上! 命运的齿轮在此刻开始转动,开局便激活了令人热血沸腾的疯狗系统。 这个神奇的系统规定,只要他能在球星身上占到便宜,就能获得无限加点的机会。仿佛是上天的格外眷顾,他还幸运地获得了麦迪35秒内赢得13分体验卡一张。 在总决赛的紧张氛围中,他毅然决然地踏上赛场。凭借着系统的助力和体验卡的神奇魔力,他在关键时刻逆转了总决赛的局势。那一刻,全场沸腾,观众们的欢呼声如雷鸣般响起。从这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