蛭子之渊

第22章 三浦按针(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2章 三浦按针

在s市鬼混了一夜之后,我终于叫了辆出租车,打算回到d村。太阳已经挂到头顶,我感觉自己需要休息。

车费可不便宜,要不是有艾琳那笔钱,我真心不舍得花这么多在路上。不过总不能让雨宫去接我吧,尤其是去那种不体面的店。

司机是个满头白发的老人,估摸着至少有七十岁了。看到他开着车过山路的弯道时,我真的有点害怕他会直直地冲出去。

不过这老家伙显然有经验,他稳稳地握着方向盘,过急弯时如同闲庭漫步。

他告诉我,自己原来是在s市博物馆工作,退休后的生活不怎么如意。

妻子跟他离婚,带走了他一半的退休金,这才不得不来开出租车糊口。

司机对我这个外国人显得特别好奇,尤其是当得知我竟然住在这种荒凉偏僻的地方时,更是满脸的疑惑。

他不停地问我来这里的原因,我只是敷衍地笑笑,说自己对怪谈和民间传说有兴趣。

听到这个,司机两眼放光,就像打开了某个开关一样,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那些古怪的传闻。

“客人您知道三浦按针吗?”他问我,眼睛从后视镜里瞟过来。

“稍微听说过。”我点点头。

三浦按针(注1),16世纪末的英国水手,德川家康(注2)的顾问,没想到这位老人家竟然要讲这个故事。

“按他的说法,17世纪初的时候,三浦按针和他的同伴曾在附近的海域进行过测量。”司机继续说道,“他们还曾经登上过一个奇怪的岛。”

“是夕见岛吗?”

来到这个鬼地方后,听到海岛就打听夕见岛的习惯已经成了我条件反射。

司机笑了笑,摇了摇头。

“具体的岛名我记不得了。不过按历史记载,三浦按针曾经向幕府发过一封书信,说是在那个岛上发现了一些古老的基督徒,据说他们的信仰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之久。”

“千年之前?”我也不禁笑出了声,“7世纪的日本有的基督徒?你在开玩笑?”

当时的日本都不能称作开化,遍布着嗷嗷叫的野蛮人,基督教怎么可能在这里扎根?

“听起来确实有点奇怪。”司机也笑了笑。

“客人您就随便听听。后来在元和大殉教(注3)的时候,那个岛上的居民被屠杀一空,新的渔民接管了这个地方。”

我点点头,拿出随身的笔记本,把这些信息一一记下。也许这些故事中有些隐藏的线索值得深入挖掘。

老人继续喋喋不休地讲解,反复解释了三浦按针的背景和元和大殉教的来龙去脉。

这些东西想要了解其实并不难,有个叫维基百科的地方,查起来方便得很。

不过嘛,现代人就不太好查了,我自己在维基百科上的个人信息里,连出生地和学校都写错了。

“我知道,当时基督徒为了活命都要用脚去踩十字架,来证明自己背教。”

“对,对,客人您还真博学呢。”

司机似乎很长时间没遇见能聊这个人,像孩子一样笑了。

“不过嘛,上面说的故事大多是18世纪才开始流传的,所谓二级史料,也只能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也是啊,我还听人说事代神社在封建时代一直用孩子献祭呢。”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提起这个。

“事代神社呀……客人您在我这里说说倒是无妨,那个可厉害着呢……可不好惹啊。”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我们终于抵达了d村。

下车时,老人还特意提起了s市博物馆,建议我有时间再去看看。

“我一定会去。”我微微笑着答道。

狸猫合作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关于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连续三日怒肝游戏猝死的吴信穿越了,但变成了流民,只能靠着官府救济过活。但值得安慰的是,那款游戏也跟着他穿越了,至少能让他在闲暇之余,找找乐子。
九九九八
亲妈二嫁豪门,我多了四个哥哥
亲妈二嫁豪门,我多了四个哥哥
【豪门团宠+轻松愉悦+好运+暴富+爽文】【搞笑美人实则八百个心眼女主x老阴比总裁大哥x儒雅精明二哥x拧巴顶流三哥x臭味相投四哥】亲妈是个女海王,有天她带俞桐去见了个男人,“女儿,我要再婚了,你沈叔叔很
佚名
二婚女总裁后,前妻哭着求复合
二婚女总裁后,前妻哭着求复合
“你不要怪我,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继续勉强下去,没有任何意义。”“我知道。”结婚三年,他离婚了,原因是妻子不看好他,并且妻子觉得他和她相差甚远。靠妻子不知道的是,他是百年难遇的极品天师,是超出任何
佚名
仕途争锋,步步高升从秘书开始
仕途争锋,步步高升从秘书开始
朱长峰从军队转业踏入官场,遭遇了明枪暗箭,也有旖旎柔情,看似风平浪静的官场实则步步杀机,陷阱遍布,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翌日登基
重回高三,这一次我要权势滔天
重回高三,这一次我要权势滔天
李尘重生了,这一次,他发誓只搞钱,绝不再当恋爱脑。前世高考前夕,跟喜欢了一个青春的校花表白,结果以“学业紧张,等上大学了我们再谈好不好?”为由拒绝。可上大学后,她却跟富二代从宾馆走出来,那一刻,李尘彻
长安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