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45章 黑海博弈和归途
袁华第一次坐着大车车队,带着十架火吻前往黑海城。
这次运输的过程让他有了一次非常特别的体验,现在的大车都是双马四轮拖车,还带了弹簧的。。。
他睡在一堆零件中间,每五十里就停一下,开始更换马匹和加注润滑油,他有时会出来看一看,有时昏昏沉沉的睡着就过去了。
四天,他就抵达了黑海城的建设基地。
公元一一三年,八月初,黑海边,一场盛大的建设交响曲正在袁华面前奏响。
他走下马车时,是一个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这片广袤的海岸线上,一切都还笼罩在宁静之中。海风轻拂,带着咸湿的气息,吹拂过空旷的沙滩,留下一道道浅浅的波纹。远处,海天相接,云淡风轻,壮阔的景色宛如一幅巨大的画卷,徐徐展开在眼前。
然而,这份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随着一声声号角的响起,沉睡的大地开始苏醒。工人们三三两两地从临时搭建的帐篷中走出,揉着惺忪的睡眼,伸着懒腰,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们有的扛着沉重的砖石和水泥,有的推着满载木材的手推车,还有的拿着各式各样的工具,脚步匆匆地赶往各自的岗位。
建设基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砖块被工人们小心翼翼地搬运着,他们喊着号子,齐心协力地将这些沉重的大型砖块堆砌成城墙的基座。石块与石块之间,被精心地打磨平整,再用水泥仔细地粘合,确保城墙的坚固与稳定。城墙之上,木制的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工人们在上面忙碌着,将一块块木板钉在框架上,逐渐形成城墙的主体结构。
不远处,一座座房屋也在拔地而起。工匠们精心地雕刻着木梁和门窗,每一刀都透露出他们精湛的技艺。他们将木梁巧妙地拼接在一起,形成房屋的骨架,再用砖瓦和水泥填充其中,一座座坚固而美观的汉代风格房屋就这样逐渐成形。屋顶上,黑色的瓦片被一片片整齐地铺开,阳光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在建设基地的中心,一座座的仓库和工坊正在建造之中。它们的规模之大,令人惊叹。无数的工匠在这里忙碌着,他们分工明确,忙忙碌碌。
海风依旧在吹拂,但它已经不再只是带来宁静与祥和,而是夹杂着建设的喧嚣与活力。锤子敲击石块的声音、锯子切割木材的声音、工人们的号子声和交谈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动人的建设交响曲。这曲子在海风中回荡,在黑海边的建设基地上空久久不散。
袁华在工匠和战士之中与人群交流,他甚至学会用拉丁文问好,就像一个游手好闲的路人,当然身边的十个亲卫出卖了他的身份。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建设基地上,为这片繁忙的场景镀上了一层温暖的色彩。工人们陆续收工,他们满身疲惫,但脸上却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座崭新的城市即将在这片黑海边的土地上崛起。
夜幕降临,建设基地渐渐恢复了宁静。但袁华还能听到遥远处木料厂的轮锯在工作,钢铁工坊的锻造声,隐隐约约还能听到城市的脉搏跳动之声,那是建设的脉搏,是这座城市即将诞生的脉搏。在海天壮阔的背景下,黑夜中这座城市的建设还在继续,它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五艘罗马大型商船在进行改装,在船头和船尾开始安装“火吻”。
弓弩还好,最要注意的是火炉,要安装一个全金属煤炉,周边也要包裹铁皮,不然火焰对于船体本身也是一种威胁。
八月八日,五条罗马货船改装完成,进行了第一次齐射训练。
他们训练的主要弹药是圆形砖头弹,金属弹和空心火焰弹,每日他们只能训练两发,毕竟这个时代抛射钢铁材料是一种奢侈的行为。
但袁华已经看过了黑海城的十个钢铁高炉和二十个水力钢铁工坊的工地,这是第一批钢铁工业,一个月后这里也不会再缺乏钢铁。
但这还远远不够,袁华的计划是这样规模的钢铁工业联合体,黑海城还需要再建设两期。
这里是造船业的天堂,高加索山脉就在身边,到处都是巨大的树木,木材品质非常优秀。
袁华站在罗马海船上看着身边不奴族的水手,正在熟悉罗马人的海船,现在的海员大部分替换成了不奴族的海员。
而罗马船员则前往里海,在那里在加入里海舰队。
袁华认为三年后,这些人会慢慢融入不奴族,这里人均所得其实超越罗马。
船员把一把碎石用纸包裹,放入发射的金属网兜,高举右手,大声喊道:“散弹!”
两个打射手转动金属底座,瞄准了远处海面上一个木筏上的大帆布,通过望山瞄准,大声喊:“已瞄准!”
船头和船尾都有一个士兵竖起红旗,袁华看向身后,四条罗马海船也竖起了红旗。
船长下令:“击鼓,发射!”
“咚”的一声鼓声响起,十架火吻同时发射,“喯,喯”两声巨响,火吻的力量太大,弓弦很粗,发射声音很大。
远处海面上的木筏上,那块风帆被无数拇指大石块打的千疮百孔,两个草人被打的歪倒在木筏之上。
“换重弹”,一声牛角号短促响起,又有一声鼓响,这代表砖头重弹。
一声牛角号,两声鼓响,是金属弹。
一声牛角号,三声鼓响,是燃烧金属弹。
这是不奴海战的信号系统的一部分。
火吻很好用,但袁华却依然有压力,巨大的压力,他不知道罗马什么时候会发现这里,留给不奴族海军的时间不多。
袁华在黑海城呆了七天,在他离开时,第二批的十门火吻再次抵达,工匠们将再次改造五条罗马海轮,它们不是战船,但此时此刻必须肩负起武装海轮的责任。
慢火烘烤木材的厂房还在建设,刚刚砍伐下来不久的木头还堆积在木头仓库里,慢慢阴干。
潮湿的木头不能用于海船制作,要么用长时间阴干的办法,要么就用地热厂房来加速木材的干燥。
时间啊!时间,袁华有些担心老阿拉什,虽然他已经派人建造几条快速的小型帆船,风力和桨力共用,专门用于少量货物和人员运输,它们速度很快,其实主要用于情报传送,可三条这样的小船,也要十五天后才能下水。
踏上回山海城的车队之前,他收到了老阿拉什的信件,这信件是十五天前的,那时他刚刚踏出居米什哈内向着南方而去。
信件里,要求不奴族沿着黑海的东岸每十里建立一个五人情报和侦察小组,确保情报的快速传递。
从巴统到居米什哈内他已经建好,现在需要建设从黑海城到巴统的通信线路。八百里,需要建立八十个通信侦察小组,需要派出四百人。
袁华立刻对亲兵下令,“去找千夫长,派出四百人用最快的速度前往巴统,一人三马,带上三十天的干粮,每十里留下一个五人通信小组,有情报要派出一人快送十里,交给下一个组向后送达。”
八天以后,到八月十六日,一条从黑海城到居米什哈内的陆上通信线路建立,
总长度一千五百里,共七百五十人服务这条信息生命线,同时监控整个黑海东南的全部海岸线。
现在开始,四天之内黑海城就会收到从居米什哈内发出的情报,老阿拉什还在沿路不停的撒下情报种子。
等袁华八月二十日抵达山海城时,他再次收到情报,老阿拉什居然连下两城分别是埃尔津詹和埃尔祖鲁姆。
但罗马黑海舰队已经再次占据特拉布宗,船只是五十条三列桨战船,海运彻底终止,陆上情报网络也彻底断开。
现在,巴统城也不再安全,所有黑海上的船只全部回到黑海城码头,进行海上侦察和武器改装。
崔力当机立断,立刻加大“热吻”的产量,同时命令江海城向再次向黑海城派出一支三百人的匠人队伍,加速黑海城的建设,特别是木材烘干和船舶相关产业链的建设。
同时,一支三千人的军队再次出发,携带大量三射重弩机和投石机,以最快的速度前往黑海城。
袁华忧心忡忡,他没想到老阿拉什的胆子如此肥,居然打的这么远,现在消息全无,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
刘行已经好多了,但是他的右腿神经可能被伤害,行走有些无力。
刘行和乞力找到袁华,提出了新的战略,名字叫“归途”。
这两个货到底要干什么?
他们要从叹息之墙出兵,帮帕提亚人拿下罗马人的南部营寨,帕提亚人实在不会攻打坚固工事,打了整整一个月都没有拿下罗马人的阵地,他们看不下去了。
乞力说道:“老阿拉什要回来,只有两条路了,罗马海军越来越多,黑海沿岸都不安全,他要么杀穿高加索山脉的中部,要么绕路从叹息之墙回来。现在,只要我们和帕提亚合兵一处,就能推倒罗马人在叹息之墙南部的营地,这个地方敌我的人数差距最大,我们在这里为那个胆大包天的老货撕开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