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太过嚣张,我绑定天命系统

第19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94章

陆渊说完这些便不再言语。

然而,他的一番话却如同一把火,直接点燃了整个陆家!

如同风暴一般,在族中狂暴肆虐!

与此同时,

无数道声音接连响起,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我……靠!”

“所以,现在我们无法破境的原因只不过是天地的规则压制!”

“吓死我了,我还以为自己走火入魔了呢。”

“啊?你们在说什么?”

“这是重点吗?”

“重要的是黄金大世啊!”

“老祖说再过一个月左右辉煌大世就要来临了!”

“到时候,这片天地肯定会出现无与伦比的变化!”

“说不定走着走着便被机缘砸到脑袋了!”

“哼,机缘?”

有人冷哼道。

“再大的机缘也没有我们如今经历的机缘好!”

“你们看看现在的家族,资源无尽,藏经阁中的无数功法,武技,以及最珍贵的剑图!”

“还有通天塔,岁月乾坤塔,以及不久之后将要再次进入的昆仑镜!”

“这些,都是老祖赐予我们的,试问,外界机缘再好,能有这些好?”

“所以,等之后天道规则放开后,我们应该要更加努力的修炼,为家族做出更大贡献!”

此人话音一落,便有数道声音响应。

“你说的不错,不过,黄金大世,我等还是非常期待啊!”

“是啊,这规则压制,当真是坏我好事,卡这元神巅峰太难受了,我可是对天人境向往许久啊!”

………

南海。

作为玄荒古界的五个大域之一,分布在大陆最南边的一片广袤的海域。

这里,有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宽阔海域,而在宽阔无垠的大海上,分布着数不尽的岛屿。

绝大多数的岛屿之上,都有着人类的踪迹!

修士们在岛屿上修建城池,建造宗门。

而在南海的诸多海域之中,亦是生活着大量的妖兽。

这些海妖与岛屿上的人类修士不断的爆发着战斗。

在南海,所有的妖兽与人类之间都已经到了你死我亡的地步!

高阶海妖的尸体不仅可以当做各种材料,且还有极大几率产生妖丹。

而妖丹的用途更是广泛,一些丹药没有妖丹根本就无法炼制。

南海修士不断的猎杀着海中的妖兽,但机遇和风险都是共存的。

修士想要海妖身上所有的材料,妖兽亦是想要人类的血肉!

因此,整个南海,都无时无刻不在爆发着争斗!

而南海,被强大的修士总共分为三大海域。

整个南海最繁华,最中心的海域,被叫作内星海。

此海域占据了整个南海将近一半的面积,亦是众多修士居住修炼的地方。

此外,内星海由三大圣级势力掌控。

而这三大圣级势力,皆有大圣坐镇。

其次,第二个海域叫作外星海,此海域作为防御海妖进攻的防线,居住着大量的修士。

亦是无数散修的天堂!

同时,外星海也被数个圣级势力掌控。

作为与妖兽交战最为频繁的海域,外星海到处都充满着机遇。

可以说,内星海是最为繁华,能够安居乐业的温柔乡,而外星海则是,危险与机遇共存的战场。

至于第三个海域,名为逆乱海!

此海域被海类妖兽所占据,鲜有人迹。

与此同时,

外星海的一座巨大岛屿之中,城池之内,一道狭小的街道里,两道身披黑色斗篷,脸戴面具的身影正鬼鬼祟祟的,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

“古老,没想到,内星海的通缉令这么快就贴到外星海了啊。”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