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嫁给清冷世子后,娇软婢女要翻身

第182章(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82章

她的五官跟夷初的确有些相似,但不知为何,他能清楚记得她的模样和神态。

赵玄祐真是拿她当夷初的替身吗?

太子眼眸渐深,无论如何,他不能让赵玄祐事事顺遂。

自打开始练字后,玉萦每天的日子更忙碌了。

早上服侍赵玄祐更衣用膳,便去厨房给赵岐准备糕点糖水,等着赵岐过来开始扎马步后,她就不在旁边干陪着,而是在院子里拿草纸蘸水练字。

赵玄祐送的那本字帖,她每天临一页,每一页要写十几张。

这样一来,写过的草纸来不及晾晒。

好在草纸在行宫里是不值钱的东西,别院这边的管事太监听说她要找草纸,直接送了她厚厚一沓,根本用不完。

赵岐练两个时辰的马步,玉萦练两个时辰的字。

一开始,赵岐对玉萦练字这事不屑一顾,觉得这丫鬟想一出是一出,一会儿要跟着听课,一会儿又要练字,真把自己当书生了。

眼见得半月过去,玉萦依旧没练出赵孟頫的风骨,但字写得越来越齐整了,偶尔一笔还能带出笔锋。

赵岐嘴上还嘲讽着,心里对玉萦还挺服气的。

他练了快一个月的马步,多少都有点倦怠。

练字和马步一样的枯燥,玉萦每日却练得兴致勃勃,也令赵岐重新打起了精神。

赵玄祐见他果真耐得住性子,答应每日带他过几招。

这日裴拓想着赵岐又连着上了十来日的课,文章写得又不错,许了他半日的假。

赵岐便磨着赵玄祐,让他答应自己带玉萦出去玩。

赵玄祐想着玉萦每日的确过得辛苦,到底心软,答应了赵岐的请求。

一出行宫,赵岐正如一匹脱缰的野马一般狂奔出去,没跑出去多远,又折返回来。

“差点忘了,你不会骑马!”

玉萦点了点头:“殿下还是自己去玩吧。”

天天憋在小院里的确挺闷的,但玉萦不会骑马,根本没法与赵岐同游。

赵岐皱着眉头,忽而灵机一动,“今日猎场没人,干脆去猎场吧,教你骑马。”

光说出去逛,玉萦的兴趣一般,一提学骑马,顿时来了精神。

“会给殿下添麻烦吗?”她只是一个丫鬟,哪里能劳烦赵岐?

“又不是我教你,麻烦什么。”赵岐满不在乎的说。

“那奴婢跟谁学?”

“猎场的太监马术都很厉害,让他们给你选一匹温顺的老马,今日就能学会。”

认识玉萦一个多月了,赵岐知道,玉萦很聪明,力气又大,骑马对她不是难事。

“奴婢多谢殿下。”

赵岐一马当先朝猎场去了,银瓶很快套了马车过来,带着玉萦去猎场。

只是在他们离去后不久,一道灰影从行宫的院墙飘了出来,追随他们而去。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80年代:开局迎娶女知青
重生80年代:开局迎娶女知青
方卓重生80年代。      成了一个穷山恶水的小山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民。      此时。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草莽们前赴后继的投入了一夜暴富的时代浪潮中。      面对遇难女知青深夜钻被窝。      重活一世,他给了自己一个耳光。      这一世。      他再也不会让这个送上门泼天的富贵从手里溜走。 不是为了女知青那所谓京圈贵女的身份。      只是为了告
一生为了咸
落跑夫人惊艳全城
落跑夫人惊艳全城
关于落跑夫人惊艳全城:看着新鲜出炉的离婚证,他气笑了:京太太好手段。第二天他拿来一份特离谱的协议:京太太,我净身出户了,求包养。从此京大少将粘人的一百零八套招式发挥到极致。佛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物降一物,一山还比一山高!顾倾城:她一定是上辈子挖了他家祖坟!!!
唐梦若影
妖孽皇太子
妖孽皇太子
一朝穿越,成为大禹王朝被废的太子,为自保绞尽脑汁。 时至外有强敌犯境,内有奸臣篡权。 为了大禹江山,更为了保住自己小命,他只能以身涉险,平动乱、除奸佞、灭敌邦,天下归一!
唱情歌的猫
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
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
正在更新:孤注一掷:白苗苗 当影视剧里的各色女配们拥有金手指后,他们的人生将会迎来怎样的改变呢。 高亮:女主并不真善美,会有恶女类型女主,雷者慎入 一、【星汉灿烂:何昭君】身世相似的将门孤女vs冷面将军凌不疑 二、【知否知否:盛如兰】不受宠的嫡女vs高高在上的仁慈帝王赵祯 三、【甄嬛传:浣碧】微万人迷,无cp,男人只是我的工具,假白莲,实际上只爱自己。 四、【如懿传:苏绿筠】微万人迷,吃瓜
冰糖荔枝
嫁军官住家属院,最强军嫂杀疯了
嫁军官住家属院,最强军嫂杀疯了
全能特工苏离穿越到八零年代,一睁眼就被渣男贱女逼退婚。 苏离丝毫不惯着,召集整个家属院霸气喊话前未婚夫,“婚是你跪着求来的,现在也要跪着退!” 那个人人可欺,貌丑如鬼魅的女孩子,拳打渣男,手撕贱女,大杀四方。 家属院里皆震惊。 退婚后,苏离开始开挂的人生。 创业,变美,脱胎换骨。 家属院里公认最厉害的男人,每天都来缠着她。 渐渐的渣男不淡定了,某个晚上把苏离堵在了屋门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