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中华优秀文化吗?

第9章 特写篇——从古至今的中国戏曲总概(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9章 特写篇——从古至今的中国戏曲总概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种类丰富,以下是一些从古至今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及其形式特点:

古代戏曲

- 元杂剧

- 发展背景: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壮大为其提供了发展基础,同时元代知识分子地位低下,促使他们投身于杂剧创作。

- 形式特点

- 表演形式融合: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戏曲表演体系。

- 故事情节完整: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角色分为旦、末、净、丑等行当,每个行当都有其特定的表演风格和任务。

- 时空表现虚拟:用演员虚拟动作表现剧中时空场景的更替,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台词来暗示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 音乐结构严谨:音乐采用北曲,曲调丰富,节奏明快,具有强烈的表现力。

- 代表作品: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等。

- 昆曲

- 发展历程: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

- 形式特点

- 唱腔优美:曲调悠扬婉转,节奏舒缓,旋律细腻,具有很高的音乐性和艺术性。

- 文词典雅:文词典雅华美,寓意深切,发音吐字讲究格律板眼,对演员的文化素养和演唱技巧要求较高。

- 表演细腻:表演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动作细腻、优美,舞蹈动作与唱腔、音乐紧密配合,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

- 伴奏独特: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

- 代表作品: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

近现代戏曲

- 京剧

- 形成背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吸收了昆曲、秦腔的部分方法及一些地方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京剧。

- 形式特点

- 唱腔丰富: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西皮唱腔明快激昂,常用于表现欢快、激昂的情绪;二黄唱腔深沉浑厚,常用于表现悲伤、肃穆的情感。

- 行当齐全: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个行当又有细分,如生行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等,各行当都有其独特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 表演规范:表演注重程式化,有严格的动作规范和表演套路,如手势、眼神、台步等都有固定的要求,同时也注重演员的身段和武功技巧。

- 舞台布景简洁:舞台布景相对简洁,主要通过演员的表演和道具来营造氛围和表现场景。

- 服装化妆精美:服装和化妆具有鲜明的特色,不同的角色行当有不同的服装和脸谱,能够直观地表现角色的性格和身份。

- 代表作品:《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贵妃醉酒》等。

- 越剧

- 发展历程:发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在发展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 形式特点

- 唱腔柔美:唱腔委婉细腻,曲调优美动听,多以抒情为主,善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

来自北温带的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谍战:让你盯梢,你炸掉特高科?
谍战:让你盯梢,你炸掉特高科?
1940年的魔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特高科、梅机关、汪伪76号、军统、中统、红党,各方势力的矛盾和斗争愈加激烈,暗战频繁。 周弘毅穿越成为大汉奸的小舅子,入职汪伪警察局,觉醒最强特工系统,在各方势力中左右逢源,并于作死边缘反复横跳。 他利用身份便利条件,传递消息、营救红党、运送药物、诛杀汉奸,成为敌人口中既强大又神秘的存在——【四面佛】
周墨山
最强战婿
最强战婿
手握护国神剑,这世上,没他不敢杀的人。  拿起银针,世间没他治不了的病。  牵起她的手,这天下,再没人敢欺负她半分。
会说话的香烟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江羽说,千万别跟我比。论医术,我医术盖世。论武力,我武力超群,同代无人及。
庄小贤
穿到荒年,这个后娘有点强
穿到荒年,这个后娘有点强
《穿到荒年,这个后娘有点强》人在荒年不要怕,拖家带口把荒逃,你种田来我浇菜,发家致富人人爱,公主婆婆将军夫,状元儿子娇娇女。2w0-179328
唐初八
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
高手下山被七个姐姐宠上天
林枫医术逆天,到都市寻找七个师姐。 因救夏若雪失忆,恢复记忆却一无所有。 因为自己有七个绝色师姐,一个个仙姿玉色,皆是各方大佬。 林枫以为自己会潇潇洒洒,纵横天下。 谁料她们却都霸道无比,手段无双。 林枫这一路,面对七个师姐,内心崩溃:我好想逃,却逃不掉……
烽火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