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卖鱼竿,轰动军工界!

第485章 这能叫海警船?!(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85章 这能叫海警船?!

那股特殊的油漆味,哪怕之后当司令了,他都忘不了。

如今熟悉的味道传来,仿佛又勾起了那段有笑有泪的岁月。

李阳微微一笑。

“嗯,是快造好了,再有一段时间,就可以列装。”

他推开面前的门,伸手邀请。

见状。

林昭光带着好奇,踏步走进去。

穿过小门,眼前的视野顿时开阔了许多。

然而……

庞大的船坞,此刻却停放着一个庞然大物。

空旷的船坞,仿佛都小了许多。

而林昭光的视线,也立刻被吸引过去,聚焦在眼前的海警船上。

只是一眼,他就愣在原地。

海警船?

这巨物是海警船?!

林昭光回过头,看着李阳,问道。

“李工,你给粤省海警总署造的海警船,就是这艘吗?”

李阳点了点头。

林昭光眼睛瞪大了几分。

“嘶……”

“李工,你是不是对海警船有什么误解?”

他坐过的军舰和海警船,没有百艘,也有几十艘了。

但是,印象这种,好像还从来没有这么巨大的海警船吧?

这尺寸、这设计,说它是055大驱他都信!

不过……

也可能是船坞稍小,才显得船更大。

林昭光打量着海警船,顺口问道。

“李工,这海警船的排水量多少?”

不得不说。

李阳虽然是第一次造军方属性的舰艇,但造得是真不错。

大气、威武!

各种结构设计,看上去也是赏心悦目。

单单是颜值,就征服了他。

李阳没有多思量,直接回答。

“吨。”

林昭光抚摸着船体,感受着船身的冰凉,不禁笑了一笑。

“行啊,第一艘就造了……”

说到一半,他手上的动作戛然而止。

猛然回头,一脸骇然与惊讶的问道。

“多少?!”

林昭光的反应,早已在李阳的预料之中,所以他依旧语气平静的再一次回答。

“吨。”

林昭光双目圆睁,瞳孔闪烁不止,怔怔看着李阳。

一万八千吨……

疯了吧?!

“李工,你没有搞错吧?”

“你把一艘海警船的排水量,给造到吨了?”

055标准排水量是吨,满载排水量也才吨。

现在李阳造出来的一艘海警船,排水量竟然超过055满载排水量。

这还能叫海警船吗?

李阳把之前的那套说辞,重新再复述一遍。

“设计需要,所以改进升级的时候,多增加了一点点的排水量……”

百木成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东京:我向坏女人发起复仇
东京:我向坏女人发起复仇
穿越岛国东京,藤井树只想老老实实打工攒钱,努力学习考上重点大学,毕业后就超进化成为东京社畜。无奈事与愿违,麻烦总是接踵而至。 …… 便利店老板娘:“藤井君,你也不想被辞掉工作吧?” 不良女校霸:“混蛋藤井,快替我把家庭作业做了!” 便宜义妹:“杂鱼老哥,这个月的薪水呢,赶紧交出来吧!” ………… 面对这些坏女人的欺压与威胁,藤井树默默握紧拳头,血条下的豪意值瞬间达到满层! “蓄意轰拳!!!”
除非朝霞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二婚嫁京圈大佬,渣前夫疯了
商少峥出轨了,那个爱花昭爱的轰轰烈烈的男人,终究还是爬上了别人的床。 出轨的男人就像是刷了马桶的牙刷。 看一眼都恶心。 花昭步步为营,算计离婚,终于得偿所愿。 离婚那晚。 商少峥喝到胃穿孔,却固执的站在花昭楼下:昭昭,再爱我一次好不好? 他没看到花昭。 只看到那个不可一世的男人,高高在上的睥睨着他,无声的炫耀,嘲笑他的有眼无珠。 然后。 一把搂过花昭,他们在接吻……
程以贰
救命,霍医生破戒后,太狂了
救命,霍医生破戒后,太狂了
【蓄谋已久+暗恋+双洁+救赎+追妻火葬场+极致拉扯】 一夜缠绵,把前任舅舅睡了是什么体验? 姜怡撞见未婚夫劈腿,阴错阳差把未婚夫舅舅给睡了。 霍燃:“和我结婚,你考虑一下!” 后来,所有人都以为他们的婚姻只是一场交易。 但只有霍燃清楚—— 故事的开始是我在人群看着你们, 故事的结局是我站到了你的身边。 - 姜怡一直以为和霍燃的相遇是一场意外,直到某天—— “姜怡,你是我暗恋十年的偏爱。”
素素
僵约:末日危机后,最强僵尸诞生
僵约:末日危机后,最强僵尸诞生
关于僵约:末日危机后,最强僵尸诞生:穿越到僵约世界,数百年前的诅咒现世。这世界将面临无法预测的挑战。而这还只是刚刚开始。伴随着一个女人怀孕,最强僵尸王也即将诞生……
爱吃苦瓜焖鸡的云慧
四儿一女无人送终,老娘六亲不认
四儿一女无人送终,老娘六亲不认
四儿一女的宋春雪,死前没有一个孩子在身边,死后却成了最穷的孤魂野鬼。 曾经最疼爱的长子形同陌路, 次子成了上门女婿, 为她养老的老三在外讨生活,回来后没有多余的钱给她买纸钱, 四子姗姗来迟,怪她死的不是时候,还惦记她的私房钱。 重生后,老大正哄骗着她分家,老二老四只想要银子,原来她亏欠老三这么多。 这一次,她只为自己活,银子田地自己攥着才是要紧。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