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第191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91章

京都的百姓,也非常喜欢新邸报。

许多人阅读新邸报打开了眼界。

甚至有人看完张暃柴的文章,立志要成为一名工匠。

最近刘文卓正在筹办两个新栏目。

一个叫《漠北风光》,这是漠北六王爷来信,请求刘文卓在新邸报介绍下漠北。

六王爷会组织手里的文士,把漠北的生活写下来。

希望通过新邸报的宣传,可以给漠北吸引些人才。

还有个栏目便是刘文卓主动约稿的。

这个栏目还得从三日前说起。

刘文卓突然收到一封匿名信,那篇文章写的非常好,介绍了南洋各国的风光。

上面还写了南洋各国被西洋诸国渗透的事情。

异国的风土人情,还有一些十分逼真的战争描述。

让这篇叫做《南洋航记》的文章非常有热度。

因为反响热烈,所以刘文卓打算把这个栏目设为专栏。

这篇《南洋航记》的投稿十分准时,文笔也很扎实。

平铺直叙中,把朝廷组建舰队下南洋的过程描写的非常详细。

波澜壮阔的海洋,激烈的海战,南洋土著的特色民俗。

京都的读者们全部被吸引了。

刘文卓并不知道,这篇文章居然是当今首辅唐孝仁所写的!

南洋航记的内容,全是唐孝仁通过唐延的家书,改写成文章的。

虽然唐孝仁嘴上说不待见这个儿子,但毕竟是家中独子。

对于儿子的成长,唐孝仁虽然没有夸赞过,但心里还是很骄傲。

现在自己一家人。

自己贵为当今首辅,统揽内阁。

女儿为正宫皇后,马上诞下龙子。

儿子又是市舶司的司丞,备受皇帝器重。

这样的荣宠无以复加。

唐孝仁也会担忧儿子的安全。

但他很清楚,儿子建功立业的机会就在南洋!

前几日的来信里,唐延的舰队已经到了琉球。

那里也是大周的藩国,唐延收到琉球王室的热情款待。

唐延在家书中描述了琉球的风土人情。

也被唐孝仁修改后,投稿给了新邸报。

李天并不知道,一个新邸报带来的影响。

如今京都百姓,辩政的能力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

恐怖如斯!

从前的酒楼茶馆里,人们讨论的,都是些朝廷斗争与秘闻。

或者某大员的特殊癖好之类的。

街头巷尾,也是讨论皇家秘辛,勋贵丑闻什么的。

但是如今,整个京都的百姓,全在讨论天下大势!

新邸报曾刊登过一则英吉利的地图。

那封地图是范建投稿的。

范建没有在地图上标注西洋各国。

许多京都百姓,就专门剪下来那张图,贴在家中。

如今京都百姓讨论最多的便是,朝廷究竟要南下还是北上。

大周究竟要征服什么地方,要占领哪些港口,才可以称霸!

一个个全部化身辩论选手,在茶馆酒楼里争论不休。

连那些十分保守的腐儒,也开始探讨大周要怎样对待蛮夷。

大周百姓们另一个明显的变化。

便是从之前担心北莽入侵,到变成整日喊着要发兵北莽。

让他们心态转变的,也是邸报上的一篇匿名文章。

其实那篇文章的作者是贾仁义。

贾仁义列举了上次漠北之战的战果,朝廷俘获孤狼部落的牲畜后,京都的肉价下涨了三成,马匹价格也下降了一半。

朝廷攻下漠北后,也掌控了对北莽贸易的主动权。

如今漠北王的商队,已经可以深入到北莽的每个部落。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不离婚!不分床!沈小姐哄崽追夫火葬场
不离婚!不分床!沈小姐哄崽追夫火葬场
一睁眼,18岁的沈念安重生到了6年后。彼时,京圈第一贵女变顶级恋爱脑舔狗。放着尊贵的霍太太不做,她为了一个渣男,作的天翻地覆,家破人亡。沈氏集团拱手送人。京圈太子爷的老公被她伤的千疮百孔。儿子恨她入骨
暴富岁岁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毒计百出,老朱夸我好驸马
李祺穿了。而且好死不死穿成了李善长的独子!为了避免抄家灭族的命运,李祺索性开始了作死之路,无条件跪舔英明神武的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什么?有贪官?”“陛下勿忧,剥皮实草了解一下!”“什么?明初文人多
荒尘
婚后冷暴力三年,提离婚你又哭红了眼
婚后冷暴力三年,提离婚你又哭红了眼
隐婚三年,苏念为了救顾思淮失去了听力,康复那天,她满心喜悦去找他,却看到他和白月光在KTV里玩“纸吻”游戏,他们仗着她聋,肆无忌惮的嘲讽,原来多年痴心错付,真心被寸寸蹂躏成灰!苏念彻底死心,决然离开,
千朵朵
世子纳妾我爬墙,全家追妻悔断肠
世子纳妾我爬墙,全家追妻悔断肠
【宠妾灭妻+追妻火葬场+破镜不重圆+暗恋+爽文】前世,盛知婉为追爱自求下嫁、补贴私产,写兵书助他退敌、著策论供他高升。人人都说祁世子惊才绝艳。她这个只知情爱的公主能嫁给他,当真是修了天大的福分!然而重
八方来才
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
一心啃老的我,刚考核就被曝光实力了
穿越到了一家全都是大佬的家庭,父亲哥哥是军事大佬,母亲是帝国集团掌权人,他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于是,他这个不思进取的人只想做个纨绔子弟,专业啃老。身为军人的父亲怎么会同意,直接把他送进了部队,并对他承诺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