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穿:异界双修功法,都市多美女

第518章 目标灵药园(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18章 目标灵药园

林晨走上山路,运起天罗步,快速的向着山顶飞掠而去。

万魔五峰,每一峰之下都有着一条灵脉,受到阵法牵引,越往上,灵气浓度越密集。

日间,林晨在得知炼魂峰的峰主正在闭关之后,便动了心思,化身姜羽凡冲上了炼魂峰。

他大摇大摆的一路前行,却是不知道,在他身后数丈之外,一道黑影,宛若幽灵一般,不紧不慢的跟着他。

林晨向上行进了二十余丈,感觉身前的灵气浓度越来越高,心中更加的欢喜。

待行进到四十丈时,他的脚步停了下来,这里的灵气浓度更高。

四十丈之上,居住的是炼魂峰的长老,这些长老都是是通法境之上的强者,有些长老更是通法境高阶长老。

忽的,林晨的鼻子耸动了两下,闻到了一股若有若无的药香味。

他眼眸一亮,身影一动,化作一只狸猫,向着右斜上方窜去。

数息之后,林晨身后那道黑影,出现在林晨原本站立的地方。

他扫了一眼林晨离去的方向,眼眸眨了眨,身影一动,化作一缕黑烟,无声无息的继续向着山顶飞掠而去。

黑夜之中,万籁俱寂,偶尔响起一两声清脆的虫鸣,在寂静的道路上显得尤为清脆酌亮。

林晨弓着身子,鼻子不断的耸动着,走走停停,寻找药香的所在。

据柳溪柔介绍,炼魂峰上有一长老名为武景龙,喜好种植灵草。

此老的修为达到了通法境八重,居住之地位于炼魂峰四十五丈之处。

虽然此地位置不高,比之其他的内门长老的居所略低,但是此地却是聚灵阵法的一个节点,灵气密度之高在炼魂峰上处于前三的位置。

按说以他的修为是分不到这种居所的,可是因为此老擅长种植灵草,分配之时,当初便和峰主和各大长老有了约定,每年会定期贡献出一批灵草给炼魂峰,便得到了此地的居住权。

林晨此来炼魂峰的目的便是此地的药园。

万界塔的空间有着十倍时间流速,不种植灵药实在太浪费了。

虽然,林晨在万宝阁中买了一批灵药的种子,可那些灵药都是一些低阶的灵药,用处不大。

林晨在听到柳溪柔的介绍后,便惦记上了武景龙的药园。

一路走走停停,一炷香的时间过后,林晨终于来到武景龙的居所面前。

一道道奇异的药香从前面的园中逸散出来,钻入林晨的鼻腔之中,让他确信自己来对了地方。

只是看着眼前光芒流转的护园阵法,林晨傻了眼。

“该死,没想到还设置了阵法。”

林晨暗骂一声,眼中光芒流转,神识溢出,探查阵法的踪迹,想要找寻到一个缺口,潜入进去。

片刻后,林晨眼中的光芒消失,心中思索了起来:“黄阶中品阵法,等阶确实不高,却很麻烦。”

先前林晨吸收了阵法师的记忆,然则那位阵法师本身只是个黄阶阵法师,这导致林晨的阵法技艺水平也停留在黄阶。

面对同样黄阶阵法守护的园区,林晨已经找到了一处薄弱的所在,可以去破阵而入,只是如此破阵会引得阵法能量的波动,惊动园区的主人。

这一刻林晨有些自责自己的阵法技艺太低了, 如果自己的阵法水平能达到玄阶或者地阶,那就能够悄无声息的钻进去了。

“唉!”

林晨轻轻叹了口气。

这一刻,他很想抓一个高阶的阵法师,杀了,吞噬掉对方的记忆。

念头一起,林晨自己都吓了一跳。

怒风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