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章 祸起萧墙
"说些什么?"
答,犯了皇帝忌讳;不答,触了太子逆鳞,左右都没好果子吃。
方从哲有些犹豫。
常洛追问道:"是为了辽东的事吧?"
"是!"
\"谁做经略?\"
\"杨镐。\"
“此人才疏学浅,心胸狭隘,无容人之量,无识人之明,不堪重任,方先生是首辅,该努力劝谏父皇谨慎从事。"
“陛下英明神武,宁夏之役、播州之役、朝鲜之役都打了大胜仗,这一次应该也能取胜。”
"打仗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连主帅都没选好,恐怕凶多吉少。“
太子一向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没人知道太子的韬略才干,偶尔见一见群臣,也显得十分畏缩萎靡,因此坊间都传言,太子是个庸主。
但这一次,常洛的表现却令大臣们大为惊讶,都猜测太子的从前是藏拙。
方从哲还欲说话,瞅见几个太监远远向这边望着,忙拱手告退。
常洛目送方从哲背影远去,心中五味杂陈。
辽东的靡乱己非一日,这场祸事迟早要来。
李成梁前后做了两任辽东总兵,时间达二十八年之久,是名副其实的辽东土皇帝,势力盘根错节。
老大李如松曾指挥宁夏之役和朝鲜之役,韬略不在李成梁之下。
李如梅也做过辽东总兵。
张承胤战死之后,李如柏又接任辽东总兵。
李如柏作为李成梁的次子,靠其荫袭的关系跻身行伍之列,数从其父于边塞立功,这次终于升任总兵官。
但他此前已家居二十三年,放纵酒色,既无父兄当年之勇,也无少年时的英锐之气,之所以起用他,只是因为李如松已死。
张承胤战死后,辽东盛传,张总兵之死,是因为有人与努尔哈赤暗通款曲,而这个人,就是辽东地老虎李如柏!
………
山雨欲来风满楼,抚顺、清河之战后,明金双方都没有任何妥协的余地,都在准备下一场大战。
朱翊钧连下严旨,征饷,征粮。
大批粮草从南方运往京师,再经辽西走廊转运到沈阳,然后再由杨镐分发给李如柏、马林、杜松、刘铤等各部人马。
朝鲜之役,杨镐、李如松、刘铤都参加了。
杨镐和李如松关系融洽,常以兄弟相称。
刘铤则跟杨镐合不来,还和李如松产生过激烈的冲突。
杨镐经略辽东,手持尚方宝剑,威风赫赫,节制八路十一万人马。
李如柏乖巧懂事,又有李如松的情分在,杨镐自然视之为心腹爱将。
李如柏分到的粮草辎重马匹是最多的,行军路线也是最讨巧的,道路宽阔,一马平川。
刘铤则饱受压制。
粮草份额不足,发霉发烂;马匹羸弱不堪;枪炮生了锈;火药受了潮;行军路线也在崇山峻岭之间,要穿过一道道密林、峡谷。
不仅受到杨镐的打压,作为客军,还处处受到地老虎李如柏的排挤。
刘铤百战名战,在朝鲜和川贵都立下过赫赫战功,本就心高气傲,现在受到这么不公正的待遇,心中愤恨不平。
求告于蓟辽总督汪可受、辽东巡抚周永春,辽东巡按陈王庭,没有一个人愿意替他说句公道话。
另一个主将杜松,是久镇西北的名将,在榆林、大同、宣府做过游击、参将,一路升迁,一度任辽东总兵。
李如柏忌惮杜松骁勇善战,担心杜松抢了他的风头,在诸路大军会师沈阳即将开往各处之际,举杯对杜松说:
\"荡平老奴,就指望杜大将军了,将来别忘了提携提携小弟。
杜松生性豪爽,一饮而尽。
另一路主将马林,出身将门,是一个夸夸其谈的贵公子,根本不能独当一面领兵打仗,却很对杨镐的胃口。
为了压制军功派诸将,培植自己在军中的势力,杨镐执意提拔马林,让他独领一军。
诸将之中,求战之心最切的是刘铤,只想早早打完这一仗,好及时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求功之心最切的是杜松,很想在这场大战中一展身手,重回辽东总兵宝座。
杨镐坐镇沈阳,被沉重的后勤补给压得喘不过气来,于是召集各将议事,虽然各人打着各人的主意,却不约而同地赞成速战速决。
杨镐最后拍板——二月二十一日,大军起行。
为了迷惑努尔哈赤,他派一个在抚顺作战时投奔过来的人捎信给皇太极,说明军己齐集,行动日期定在三月十五日。
皇太极如获至宝,立即向努尔哈赤报告,努尔哈赤微笑着说道:\"知道了。\"
小猫爱吃鱼老鼠爱大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