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换亲,我在七零爆改懒汉丈夫

第一百三十五章 照顾人是认真的(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一百三十五章 照顾人是认真的

被舅妈带着去吃饭洗澡,没有沈承瑞烦人闹腾,许如意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很多。

洗澡是去的澡堂子,许如意倒是没有什么觉得不习惯的,在如今这个条件下,去澡堂子洗澡是比在家里舒服太多的。

毕竟这个时代普通人家可没有什么热水器、浴霸一说,在这样寒冷的天气下,进了澡堂子后感觉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

舒服地休息了一晚上,因为火车上的疲惫状态,许如意是睡到次日中午才起床的。

在别人家睡的这么迟起床还是有些没礼貌的,许如意起床穿好了衣服出了房间,见舅妈在外面忙活很是尴尬。

“如意,你起啦!昨天晚上睡得暖和不?”

许如意不好意思地点头:“很暖和,还有些发热呢!”

“暖和就好,你们那边没北方冷,我就担心你适应不了呢!我做了饼子你先垫垫肚子,一会儿吃了中午饭,带你去咱这边的景点好好转转。你这难得来一趟,可得好好转转。”舅妈十分的热情。

如今交通不似后世那么的便利,就这一路又是火车又是汽车的,若是没有下次,许如意是真的不可能再来这边了。

不过,她也是有眼力劲的人。

沈承瑞在过年那天受伤后,这一家子就忙的没停过,连年都没有过到。

夫妻俩过年假期也就一周时间左右,若是再带她去逛景点,那可真的是一整个过年假期都摊在她和沈承瑞身上了。

虽说舅妈表现的很热情好客,但许如意是能感觉得到对方表现出来的热情也仅仅是对亲戚礼貌的好客。

不得不说,这的确跟沈承瑞大伯夫妻的关心是有所不同的。

所以,身为亲戚还是得有一些亲戚的自觉。

“舅妈,您不用这么麻烦,承瑞受伤了我玩着也不安心,而且我来的这一路上也在坐大巴车的时候看了很多雪景了,我想那些景点肯定一样一样的。

您就把照顾承瑞的事直接给我,让我跟他单独多呆会儿就挺好的。”

许如意的话立马让舅妈捂着嘴笑了起来。

“你们俩果然是小年轻!”

打趣着,她瞬间心情似乎好了不少。

这过个年就没休息过一天,她是真的累的不轻。

如今照顾沈承瑞的事情被抢了去,还不用那么辛苦地招待许如意去逛景点,简直是喜上加喜。

“那我和你舅舅就跟你们小两口腾位置,一会儿吃了饭我带你去医院给他送饭,到时候我先走,你们好好聊。”

“您何必多跑一趟,我又不是三岁小孩不识路。”许如意道,“一会儿吃完饭后,您把饭盒给我,我去陪那个话唠,等晚一些我就回来。”

舅妈原本刚刚还没瞧出细节,如今许如意又争着自己去送饭,她可算是回过味来了。

“怪不得你婆婆说你这个媳妇好呢!”舅妈赞赏道。

但她却并没有因为识破许如意的小心思拒绝对方。

毕竟,她其实跟沈大伯儿媳一样,对于沈承瑞就只是一个另一半很重视的亲戚而已。

能装傻少辛苦一点她是乐意的。

……

很快,许如意就跟江家众人一起吃了饭,吃饱喝足后便带着保温饭盒去了医院。

医院里,沈承躺着一脸没精打采地看着书。

看的这本就是昨天用来装·逼给许如意看到其中一本英文书。

听到病房门打开的声音,他懒洋洋地抬头一看,见是许如意很是惊讶。

“江老三不是说舅妈带你出去玩儿了?”沈承瑞询问。

蒋二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我刚觉醒系统,她爸让我滚远点?
【全民修真】【慢热爽文】【热血逆袭】【轻松爆笑】【老6系统】【单女主】【放心入,绝对不坑】修真历529年。高中生云陌辰一觉醒来,意外觉醒了吸收血气就能变强的系统。然而让他头疼的是,自己相恋三个月的女朋
憬江言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长庚剑仙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沐潇的三生陈青源董问君
百年前,陈青源进入了一个名为天渊的禁区,魂灯熄灭,世人皆认为他死了。今日,陈青源虽然活着走出了禁区,但是修为尽废,灵根断裂。面对红颜的悔婚,各宗的欺压,陈青源该如何是好?“陈青源,我给你两个选择:一,
佚名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吞天混沌经:开局先吞圣女修为
【热血】【无敌】【情感丰富,不喜勿入】万年前,妖族和魔族降临世间,它们力可拔山,吞云赶月,以人族为血食,人族可生存的区域不断减少,现在,天下九片大陆仅剩一域,人族武者用血肉筑成城墙,抵御异族,在危急存
一阵乱写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迎娶科研大佬后,他赢麻了
【六零科技强国军婚】“要么嫁给他,要么去下乡,选择一个!”刚睁眼就遇到了人生难题,要么嫁给一个出轨自恋狂,要么去下乡。她一翻白眼,这还用想?她宁可去干活赚公分,也不能在婚姻上屈服!于是,乡下多了一个一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