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女配的吃瓜日常

第187章 “新”知青(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87章 “新”知青

这场大雪整整刮了三天三夜,天地间一片白茫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白色所覆盖。

那厚厚的积雪,让人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上个厕所、拿点柴这些小事都变得困难重重。

起初,许妍他们几个只是来到江艳秋这里,看看书,做做针线活儿。

但是呢,天气越来越冷,她们四个干脆就不回自己住的地方了,把粮食、被子还有柴一股脑全搬到江艳秋这儿来了,回去懒得再烧炕了。

而且她们住的那屋子,都有些年头了,墙早就裂了,虽然外面修补得好好,但这种大风天气四处漏风。

墙都烧红了,还是一点儿也不暖和。

每天晚上睡到一半,要爬起来重新烧炕,不然可熬不到天亮了。

江艳秋倒是无所谓,她现在没事也不进空间,几个人在不在对她都没什么影响。

有人陪着还好点,不然大半夜的又是吹风又是鬼哭狼嚎的,那声音可真是让人心里发毛。

暴风雪刚过去,江宇就急急忙忙地向生产队请了假回家去了,这是离得近的好处。

在江宇离开的这段时间里,顾清时天天跟着他学做菜。

江宇一开始也不会做饭,也是和几个男知青一起搭伙吃饭后,放假回去跟他母亲学做饭,一年下来也做得有模有样的。

一开始他家里知道他们几个男知青自己做饭吃,怕他吃不好,农忙时还安排弟弟妹妹来给他做饭。

顾清时这段时间跟着江宇做了几道简单的菜,不然等江宇一回去,他们兄妹俩恐怕连一日三餐都成问题。

顾清时也不是没想过要不要和别人一起合伙做饭。

不过仔细考虑之后,他发现根本没有适合和她搭伙的地方。

先说前院吧,有田家姐妹一起搭伙,顾清时根本就不想和她们来往,更不想有什么牵扯,搭伙吃饭是不可能的;

而许妍他们那一群呢,因为顾清清对他们有意见,根本不同意一起搭伙;

剩下的就乔蕾和江艳秋这两个自己开火的了,不过呢,顾清时可不想再和别的女人有什么纠葛。

当然了,顾清时兄妹俩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就算他们愿意,江艳秋和乔蕾也不会跟他们搭伙吃的饭。

干脆决定自学做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当然了,学做饭的还是顾清时,周倩如表示自己没天赋,也不想围着锅边转。

顾清时能怎么样?忍了呗!

又开始猫冬了,江艳秋特别怕冷,下雪后基本上就窝在屋子里看看书,偶尔出去滑滑雪、滑滑冰。

可许妍她们就不一样了,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坐不住,总是按捺不住跑出去玩闹嬉戏。

要么就是去看人家的热闹,每天回来都给江艳秋讲大队里的最新八卦消息。

这家又打架了,那家要娶媳妇了,这家要嫁姑娘,那家又杀猪的!

就在这一天,四个人像一阵风似的冲进了江艳秋的屋子!

田蜜还没进来就大声说道:“我们大队又来知青了,一下子来了十二个呢!”

江艳秋听了,心里不禁有点犯嘀咕,赶紧问道:“十二个?这么多人啊?那他们住哪儿啊?”

田蜜哪里不知道她那点小心思,嫌弃地笑着说:“你就别担心了,他们才不会住到你这儿来呢,都住杨大娘家。

杨大娘家的户口虽然迁走了,但是房子还留着呢!怕房子长时间没人住给放坏了,就让大队安排知青住那里。

之前王支书还问过我们要不要搬到杨大娘家去,那边房子可比我们宿舍好多了,不过我们在这儿已经住习惯了,才不想搬来搬去那么麻烦呢!”

江艳秋的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尴尬,特别想对田蜜说:说话太直白了会没朋友的。

不过还是改口说道:“我就是觉得挺好奇的,为什么这个时间了,怎么还来这么多知青!”

跟进来的许妍听了解释道:“他们都是从隔壁兵团连队转过来的呢。”

江艳秋听后立马明白了,现在这插队知青想要回城,那条件可比国营单位的宽松多了!

大多数人只要家庭成分没问题,在农村待满两年就能回城了。

虽然大城市能回到原地的很少,但其他地方还是没问题的,不管去哪儿都比在农村种地强啊!

可农场兵团这样的国营单位里工作的知青们就没这么好了,他们的限制可多了去了。

他们虽然每个月都能稳稳地拿到工资,要想办理回城手续可没那么容易。

插队知青回城的途径可多了,除了人口压力大的城市,其他地方都有一些针对插队的知青的招工名额。

农场和兵团的知青可选择的余地就少得多了。就病退、照顾家中年迈体弱的父母、顶替父母的工作,或者想方设法调到其他地方去,这调令可不是那么好弄到手的!

总之兵团农场的知青想回城,比插队知青麻烦多了。

所以现在知青就行一句顺口溜:“插队插队,越插越对,插场插场,越插越长。”

好多在农场兵团的知青都挖空心思找法子把自己变成插队知青,就是为了回城更方便!

至于为什么会突然安排到这山水大队来,估计是今年的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了!

山水大队的知青又少,回城的机会大,这些人才被分配过来。

新来的知青没有像之前那样住在一起,这让他们和江艳秋等人没有什么往来。

这些新来的知青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新人,他们在下乡插队的日子里早就历经风雨、吃了不少苦头!

自然不像真正刚下乡的知青一样,要么对接下来的插队生活充满热情,或者对未来感到迷茫把希望寄托到别人的身上。

他们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只想平平安安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争取早点回城,不会闲着没事惹是生非。

这些人会转到这儿来,多半都是有关系要回城的吧!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就都要走了。

没有关系没有希望转插队根本不划算,买兵团一年能挣四百多是稳定的。

山水大队收成好的就一百多,除去口粮钱就剩四五十块钱,收成不好的时候还要倒贴。

杠精加牛角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80:进山打猎后,我靠摆摊起家
重生80:进山打猎后,我靠摆摊起家
施阳阳,那个被全村人指着脊梁骨谩骂的“疯婆娘”,却是他张诚明媒正娶的媳妇儿。上辈子,他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窝囊废,眼睁睁看着她受尽欺凌,最后凄惨离世,他连个屁都不敢放一个。疯婆娘死后,张诚浑浑噩噩地去当了
都灵城府
农家锦鲤小奶包,全家靠我旺翻天
农家锦鲤小奶包,全家靠我旺翻天
【胎穿+萌宝+锦鲤玄学+扮猪吃老虎+团宠】霉运缠身的姜家生了个宝贝雪团子姜绵绵,从此全家改!运!啦!病弱娘亲眼不瞎了:“闺女别怕,娘说那些害你的人会天打雷劈,就会天打雷劈。”憨傻哥哥突然开窍:“绵绵想
甜甜起司
状元的锦鲤妻
状元的锦鲤妻
关于状元的锦鲤妻:高材生李宝儿因车祸魂穿到大周时期的刚去世的李宝儿身上,就被她父亲五两银子卖给了老萧家当童养媳,以为自己被坑了。可是她到买家后,接二连三好事不断,老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上山挖野菜能挖
海清如梦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
叶小山穿越古代,成为皇宫底层小太监。但他并不认命,靠着一颗泼天之胆,一条如簧巧舌迅速获得了如妃的赏识,但怎么赏赐却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的《葵花宝典》?喂,有木有搞错,我可只是假太监啊!幸好,我还有
路人家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
重生六八:女知青窑洞种田养猪
没有空间,胜过有空间。上岸躺平事业编,重生到1968年18岁即将下乡插队女知青崔娴身上。激发一个异能,能把物体缩小。陕北黄土地,除了黄土风沙啥都缺。崔娴窗前花盆里,种着几十亩的小麦床底下的破药罐里,里
萧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