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百六十一章 幕后之因!夏日里的惊雷!
只能四处挪借。
每个月领了俸禄,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还债。
虽然在外人看来,他身为堂堂御史,威风凛凛,说出去名声也颇为好听。
可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这日子过得究竟有多艰难、多苦涩!
一生埋首书卷,寒窗苦读数十载,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金榜题名,得以入朝为官。
如今竟落得这般田地,葛松心中怎会甘愿?
这些日子,他一直暗中积极运作,一门心思只想要调离都察院,外放任职。
依照朝廷一贯的成例,御史外放,至少连升三级。
运气好的话,连升九级乃至更多,也并非没有可能。
一个六品的御史,若是有幸蒙圣上恩典外放,起码也是以五品官职起步。
甚至有可能一夜之间就被提拔为三品,乃至二品大员。
而且,还是手握实权的实职。
然而,都察院就如同一个围城。
外面的人想挤进来,难如登天。
都察院的御史想要外放,同样是难上加难。
葛松出身平凡,并非二代,没有任何背景。
仅靠自己四处钻营,要寻得外放的门路,谈何容易。
更别说,他还天生性子直,脾气暴躁,此前得罪过不少人。
好在,机会终于还是来了。
这段时间,蓝玉在女真地区推行分田地,实施新税制的举措,随着《大明日报》的持续报道,在大明的书生群体中掀起了一股热潮。
大家纷纷上书朝廷,请求在大明全境推行新税制。
平心而论,葛松内心是支持这一举措的。
那些坐拥大量田地和房产的人,本就应该缴纳更多的税赋。
他出身穷苦,对此深有感触,打心底里赞同。
然而,随着书生们的上书越来越多,前几日,有人找到了葛松,告诉他,外放的事情有眉目了。
葛松喜出望外,可紧接着,对方却提出了一个条件:想要外放,必须得做成一件事。
那就是在都察院率先发难,撰写奏章,弹劾那些上书请求朝廷实施税制改革的书生。
只要这件事办成了,他就能获得以御史身份巡视地方的机会。
这瞬间给正热情高涨的葛松,浇了一盆凉水。
以御史身份出巡,这绝对是都察院内无数御史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在金陵城的都察院里担任御史,满朝官员对他们都是敬而远之。
但没人会向他们行贿!
即便是去衙门办事,官员们虽然表面上恭敬有礼,可真要办什么事,便只能是公事公办,绝不会随意给御史行方便。
大家都清楚,御史,得罪不起。
但同样,没事的时候,也没人愿意主动去讨好他们。
毕竟,御史只有弹劾百官的权力,却没有举荐官员的权力。
得罪了御史,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可就算奉承好了,也捞不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况且,都察院里御史众多,你讨好其中一个,说不定就得罪了其他的。
要把所有御史都讨好,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只要得罪了一个御史,那往后的日子,就别想好过。
所以,京官们对于京城里都察院的御史,都是秉持着“惹不起,躲得起”的态度。
能躲多远便躲多远,尽量不与他们打交道。
最好别让自己的名字,在这些御史心中留下太深的印象。
免得莫名其妙就被盯上了。
遇到一定避免不了的情况,那么,要与御史打交道的时候,也坚决公事公办。
绝不会落下任何“把柄”!
渐渐地,御史们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所谓的“清流”。
毕竟,想不当清流也不行。
可御史一旦外放巡视地方,那情况便截然不同了。
因为御史要对所巡视地区的官员进行全面的点评。
这些官员做得好不好?
是否尽心尽力、忠于职守?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