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明的新时代,再添一把火!
朱允熥呆坐在那里,半晌都回不过神来。
其实细细想来,这也怨不得他如此失态。长久以来,世人大多小瞧了中国古代的数学与物理水平。
诚然,在古代,绝大多数人的数学造诣确实浅薄。
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后世普通人,便能在知识层面轻松碾压古代的绝大多数人。
哪怕是那些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也不例外。
可数学这门学科颇为奇特,它对个人的天分要求极高。
在古代,虽说整体水平参差不齐,但也不乏个别惊才绝艳之辈。
那些古代顶尖的数学家,仅凭自身超凡的数学天分与敏锐的直觉,哪怕不借助后世诸多先进的数学工具,应对起后世的普通数学题来,也是游刃有余,能将许多普通人远远甩在身后。
自朱允熥创办《科学》期刊,开设《数学》专刊,将后世的数学思想与精妙工具引入大明之后,无疑像是为这些潜藏的数学天才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豁然开朗间,极大地拓宽了他们的思维边界与视野广度。
在这全新知识的滋养下,他们仿若久旱逢甘霖的禾苗,迅速茁壮成长,尽情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很快便将大明的数学水平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物理领域亦是这般情形。
当初朱允熥提出的三大定律,在众人眼中,仿若镜花水月,大多数人都不明就里,无从下手。
但大明疆域辽阔,人才济济,总有那么几个独具慧眼的特殊天才,能从这三大定律中洞察到全新的知识宝藏,并巧妙地将其运用到实际工程之中。
“文元柳?”朱允熥的目光牢牢锁定在《物理》期刊上一篇文章的作者署名处。
这篇文章深入浅出,以三大定律为基石,巧妙地解决了一个棘手的实际工程问题。
文中论述鞭辟入里,逻辑严谨。
即便是放到后世,那也称得上是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上乘之作了,看得朱允熥不禁啧啧称奇。
“好似科学院与资产部呈上来的名单里,此人在蒸汽机制造一事中,功勋卓著,排名第一,果真是有真才实学啊!”
朱允熥暗自惊叹不已。
原本,对于册封国公一事,他心中满是疑虑。
国公之位,位高权重,非同小可。
若是此刻轻易将这等高位封赏出去,日后再有大功之人,又该以何封赏呢?
可话已出口,君无戏言,他又怎能食言而肥?
无奈之下,也只能按约封赏。
如今看来,倘若这人当真有这般本事,封他一个国公之位,倒也可行。
毕竟,当下大明的科学技术才刚刚起步,正急需一个标杆式的领军人物,为天下人树立一面奋进的旗帜,成为众人竞相追逐的榜样。
这般人物,朝廷给予高官厚禄,也是理所应当。
“科学的发展,远比我预想中的还要迅猛。”
朱允熥合上期刊,不禁感慨万千。
回首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仿若蜗牛爬行,缓慢而艰难,往往耗费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光阴,才能取得一星半点的进步。
这种僵局,一直持续到工业革命的烽火点燃,才得以彻底扭转。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科技仿若沉睡已久的雄狮,猛然苏醒,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待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而来,更是呈燎原之势,迅猛得让人目不暇接。
如今细细想来,彼时科技进步缓慢,根源便在于社会缺乏有效的催化机制。
各国对科技重视不足,大多依赖自然无序发展的资本主义模式,任其自生自灭。
而如今的大明则截然不同,有他高瞻远瞩,指明前行方向;有成熟完备的科研激励机制;有专业权威的期刊作为交流平台;还有专精尖的研究机构汇聚各方人才……
这一切,如同为大明的科技发展插上了矫健的翅膀,使其腾飞的速度远超自然发展状态下的百倍、千倍乃至万倍。
可不是嘛!
工业革命带来的,不正是科技发展环境的改天换地吗?
单从智商层面考量,几千年前的人与后世之人又能有多大差别呢?
放在物种进化的漫漫征程中,这点时间间隔简直微不足道。
可人类的科技发展成果,却在短短一两百年间,实现了对过去几千年总和的超越。
究其根本,不正是因为发展环境的变革吗?
而他对大明科技环境的重塑,相较于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时期,更为迅猛,也更为彻底。
如此看来,大明的科学技术一飞冲天,自是水到渠成之事。
很快,朱允熥心中的疑虑与担忧便烟消云散。
“既然已然发展到这般境地,那我不妨再添一把旺火,助其烧得更旺。”
他目光灼灼,仿若看到了大明科技光芒万丈的未来。
“定要让大明的科技,真正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言罢,他提起笔来,饱蘸墨汁,在面前的纸张上,笔走龙蛇地写下了“微积分”三个字!
……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