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这是原神吗?我觉得不是
- 关于空:这是原神吗?我觉得不是:各位!准备好再次旅行了吗?第四降临者,废物、孱弱、不堪一击!我来见证!我来铭记!我来争取!我任命运操控自我,不做改变,遍历死地而后生。为了变强,我将抛弃所有的理性,彻底投入黑暗,追寻那最后的光芒。旅者,你准备好了吗?
- 妖魔鬼
- 都市神医:开局九张婚书
- 江羽说,千万别跟我比。论医术,我医术盖世。论武力,我武力超群,同代无人及。
- 庄小贤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三百四十五章 正式撤藩!开科取士和京师大学!
“也让他出海吧。”
朱允熥一边说着,一边在地图上画了一圈。
“就是这一带,让朱棣和朱高炽前往此处。”
他所指的地方,正是欧洲。
那里与其他蛮荒之地截然不同,早已是诸国林立,彼此之间战火纷飞、征战不休。
而朱棣向来热衷于率兵出征作战,将他派往欧洲,恰好能让他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
“对于枪械厂的吴子承、张沐阳,以及子弹工厂的陆有林、张伯约等人,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杨荣又进言问道。
“该怎么处置,朝廷自有规章制度。政务处和军务处商议一个章程,呈交朕签字核准即可。”
朱允熥一脸轻松地做起了甩手掌柜,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遵旨!”殿下的众大臣连忙齐声应道。
“陛下!”吏部尚书詹徽出列,恭敬地说道:“自陛下亲政以来,设立了政务处、军务处,又增设了诸多部门,所用官员的人数大幅增加,如今朝廷的官员,已然隐隐有了供不应求的趋势。”
“臣以为,陛下该开恩科了,今年组织秋闱,明年入京考试,如此方能解决朝廷的用人之忧。”
“科举考试?”
朱允熥微微一愣,随即陷入了沉思。
其实这件事,他此前与杨士奇、杨荣、姚广孝等人早已商议过。
用人之道,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平心而论,科举考试并非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
然而,除了科举之外,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举孝廉?
世袭制?
还是军功爵制?
实际上,对于军功爵制,朱允熥虽未明确下旨推行,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在实施。
藩王以及功勋豪商出海,便是一种变相的军功爵制。
他们在海外获取利益,不仅能够发家致富,还会得到朝廷的封赏。
对于其中能力出众、脱颖而出的人,毫无疑问会被提拔为官员,甚至封爵。
这便是事实上的军功爵制。
不过,这种事情,只需默默推行即可,无需过多宣扬,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论。
然而,出海的“军功爵制”,只能解决出海人员的官员需求问题,大明国内仍需寻找其他的用人方法。
尤其是在他掌权之后,朝廷的机构不断扩充,官员数量也随之大幅增加。
对此,已经有人上奏,称朝廷官员扩充过快过多,可能会引发“冗官”的问题。朱允熥却毫不在意。
历史上,大宋确实存在严重的“冗官”问题。
但实际上,封建社会的冗官现象,并非是真正的官员冗余,而是由于朝廷对诸多事务不闻不问,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皇权不下县,县下皆自治。
如此一来,自然无需过多官员。
但权力的真空不可能长期存在,朝廷不管,地方豪绅便会占据这部分权力,进而形成了皇帝与士绅共治天下的局面。
不过,封建社会的这套逻辑之所以存在,自有其合理性。
在农业社会,农民的生活按部就班,千古不变,确实无需国家过多干预。
可如今的大明,正在朱允熥的大力推动下,迅速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社会的基石已然悄然改变,运行逻辑也必然随之变化。
从前国家无需过问的事务,如今却不得不加以管理。因此,所需的官员数量自然也大幅增加。
举孝廉和世袭选官显然不可行,那么科举便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自古以来,科举通常是三年一次,被称为“正科”。
每逢朝廷有重大庆典等特殊情况,则不受三年之限,会特别开科考试,也称“恩科”。
朱允熥刚登基为帝,此时额外开科取士,便是恩科。
从选拔人才的角度来看,考试制度虽有诸多不足之处,但至少相对公平公正。
而且,不管考试的内容是什么,能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人,必定不会是平庸之辈。
“准!”朱允熥大声说道:“科举乃国家选拔人才的大典,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朝廷要广纳天下人才为己用,就当不拘一格。”
“传朕旨意,往后科举改为每年一次,而非三年。”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