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利中心:我在官场逆风翻盘
- 飞来横祸让我们一家家破人亡,只剩下我一个孤苦无依和一堆断壁残垣。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我正处于绝境之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闯进了官场。 之后我从基层做起,完成历练后浴火重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之所愿。
- 佚名
- 荒沙主宰
- 机械工程师穿越到了武道为尊的世界,掌握了火与沙的力量。水切割、滑翔翼、枪械、航发引擎、动力战甲、浮游炮……结合所学知识,他将上述造物以武道形式复现,一步步揭开此世面纱,踏上人间绝巅。
- 黄火青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百二十九章 激烈争论!老朱的杀机!
申城。
繁华依旧。
繁忙亦如从前。
城市与农村不一样。
并没有农忙或农闲之分。
就如同一台永不知疲倦的巨大机器,日夜不停地运转着。
申城的建设仍在加速。
城市的面貌每天都在变。
日新月异。
城市规模也不断扩大。
秋收过后,许多之前被家中农活缠住,无法脱身的人,也得空赶来了申城寻事做。
给原本便繁荣的申城,又添加了一把火。
老朱的经济研究还在继续。
自收到‘朱孙’的来信后,他大受启发,研究中也加入了新的方法方式,变得更加科学,分析得深入更细致。
“像银行收白银一样,将粮食都收进新建的粮仓里面,由此减少雀鼠虫蚁以及受潮霉变带来的粮食损耗,此一条可使大明的粮食损耗减少五分之一左右。”
“原来的富户大户大量储粮,也会使产粮后的粮食实际供应减少五分之一。如今存在粮食署的粮仓里,这部分又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有此两条,大明今年到明年的粮食供应绝无问题,只多不少。”
“更绝的是,粮食署将粮食分为新粮,次新粮,陈粮,次陈粮,老陈粮五等,不同等的粮食分别给出不同的价格。”
“存进去的粮食,按规定的时间折旧,未达折旧时间则是存新粮,取新粮。”
“如此既能使存粮人放心,不致于存新粮进去,却取出老陈粮。”
“对管粮仓的官吏,也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可以防止他们利用新旧粮的差价,从中套利。”
“妙啊!妙啊!”
“还有这一条一条详细的规章……”
老朱细细看着粮食署出台的管理规定,只觉极为细致周详,面面俱到,令人拍案叫绝。
“那位叫‘朱孙’的人,实非常人,有盖世之才,竟然能想出如此绝妙的法子。”
如今,老朱已经和‘朱孙’先后通信好几次了。
越来越觉得这位“笔友”见识不凡,知识广博,言论每有真知灼见,实平生所仅见之奇人。
旁边,吉垣笑道:“他再厉害,还不是依仗着陛下给的启发,才能想出那些法子嘛?”
“说到底,还是陛下英明。”
老朱微微怔了怔。
细细想来,似乎还真是如此。
每次都是自己先抛出一个问题,提出一点看法,对方再补充完整,论证周全,并提出解决之法。
如此说来,还真是自己在“牵着”对方走。
自己比他还要更高明一筹!
想到这里,老朱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胡须,得意不已。
又连连挥手,谦虚道:“不能这么比,咱都治国这么多年了,对朝中的事情门清得很,对怎么治国也早就有了经验,他还是一个小编辑,这么比对他来说,不公平啊!哈哈哈哈!”
他站起身来,负手走了两步:“咱要好好培养他,给他积累更多的经验,让他想得更深更远,如此将来方能成大器。”
“说到底,咱还不是为了那个不成器的‘逆孙’操碎了心,想着给他留点人听用。”
吉垣在一旁帮老朱收拾着房间里的东西。
申城酒楼的服务十分贴心,按例每天都有服务员进来打扫房间。
但老朱一行人毕竟不是普通人,又怎么会允许外面的服务员进来呢?
刚一住下,便直接拒了。
随行护卫毛手毛脚的,不太会侍候人,吉公公也只能自己亲自动手。
“说起来,那个‘朱孙’好生奇怪,他提的那些建议,是怎么让太孙殿下都采纳的呢?”
吉垣一边整理桌上的物件,一边好奇问道。
“聪明人嘛,总是有办法的。”老朱笑道:“咱那个‘逆孙’,搞了一个智囊团,以备咨询政事都。”
“智囊团的人,无品无职,也不是朝廷里面的命官。”
“就是一些《科学》期刊的编辑,制造局的技术专家,国子监的老师,还有大明银行里研究经济的人等等。”
“让这些人写治国理政的文章,汇篇成册,再上呈‘逆孙’,以供参考。”
“具体是什么人,都是临时去通知,得到通知后,他们再写,限期上呈。”
“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一是集思广益,采百家之长。他们不是官员,对朝政的看法,也会不一样。”
“二是以往朝廷官员写奏章献言献策,往往都有自己的利益瓜葛,表面上说得冠冕堂皇,心里其实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奏章上写什么,不写什么,官员甚至会悄悄暗中商量好,大家一起欺上瞒下。”
“如今听听这些不是官员的人的建议,便可以杜绝这种事。”
“三是若军国大事,皆只问询大学士,问询亲近大臣,久而久之,他们便会掌控朝廷大权。”
“毕竟,国家的大政方针,实际上都是他们在制定。”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