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百一十七章 老朱的惊天发现……危机!
不久前,太孙殿下设立了邮政司,在各地成立相应的分司,同时印刷信封,发行邮票。
凡是大明境内的百姓,都可以购买邮票和信封,进行书信邮寄。
再由邮司统一集中转运,将书信送去相应的地址,送给收信人。
不过,因为是新成立,还有很多地方的分司尚未开通,仍不完善。
但申城作为大明朝廷重点建设的新城,自然也是最早设立邮司的地方之一。
老朱这些天经常在申城四处转,早就知晓了邮司的存在。
申城由于大量的外来人口聚集,寄书信回家乡的需求很高。
邮司的门口,还有人专门在那里代写书信。
但是,堂堂大明皇帝,写信有必要通过邮司转递吗?
再说,为何写给《科学》期刊编辑部呢?
他猛然想起刚才皇帝陛下所写的内容,似乎和《科学》期刊上看到的文章,风格有些相似。
陛下这是在给《科学》期刊投稿?
这……
吉垣越发忐忑不安起来。
万一投稿没有通过,没有能刊登出来,陛下岂不是会龙颜大怒?
但很快。
他想起另一件事。
那便是陛下虽然没有用平时批阅奏章时的语气下圣旨,反而“伪装”自己只是一个向编辑部投稿的普通人,可最后写姓名落款的时候,却落了一个“朱元璋”。
这多半是陛下无意中写的。
《科学》期刊编辑部的人,看到这个落款,应该不至于还想不到这是当今陛下写的吧?
那就没事了。
他不可能派人暗中去提醒《科学》期刊编辑部,那是犯了大忌。
但陛下自己“笔误”,便怪不得别人了。
他虽然在旁边看着,可没有看清,没注意到,还是很正常的。
想到这里,吉垣放下心来,当即前去邮司买了邮票和信封,将老朱写的文章,投递了出去。
“咱也算是给他提醒,指出他治国存在的问题了,就看他自己能领悟几分。”老朱得意的想着:“以后谁也不能再说咱治国不如那个‘逆孙’了吧。”
……
金陵城。
一片祥和安稳。
相比朱能和张辅发过来的正式捷报,姚广孝的情报局,反而先收到大军获胜的消息。
原因也很简单,情报局是通过放飞信鸽将消息传回来的。
比起派快马送来的捷报,自然要更快一些。
不过,此事关系重大,朱允熥也不能以情报局的消息为准,还是要等待正式的捷报。
这与朱允熥远征倭国时不一样。
那时候虽然也是放飞信鸽传回捷报,可放飞的信鸽不止一只,信还是朱允熥亲笔所写,用了太孙殿下的印鉴,算是正式的公文。
朝廷自然可以以此为准。
眼下情报局传来的,却只是情报人员打听到的消息,作不了数。
还是要等待张辅和朱能将正式捷报公文传回。
这并没有等多久。
快马加急传递,其实相比鸽子也不慢多少。
这日上午,朱允熥正召集众官员议事。
一骑快马,直入金陵城。
马背上的人,一手高举军情卷轴,一手扬鞭催马,疾奔而过,一边又高声大喊道:
“我军大捷,一战歼灭北元主力,北元向大明投降啦!”
“我军大捷,一战歼灭北元主力,北元向大明投降啦!”
“我军大捷,一战歼灭北元主力,北元向大明投降啦!”
通常而言,若是战败或者前线军情紧急之类的,便会严格保密,不会大声嚷嚷。
但大捷则会敲锣打鼓,广而告之。
百姓们先是有些懵逼,只顾着躲避那骑快马。
一直到对方策马远去,才反应过来。
“大捷?我军歼灭了北元的主力?”
“北元向大明投降啦?”
“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北元的铁骑打过来了?”
“新军平定北元了嘛?”
……
百姓们议论纷纷。
很快,金陵城也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新军出征时,《大明日报》做了铺天盖地的宣传,百姓们对其获胜的期望很高。
如今听到消息,也皆是一个个喜不自禁。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