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百一十七章 老朱的惊天发现……危机!
清晨。
太阳刚刚从东方吐出鱼白。
申城的码头已是繁忙无比。
一艘艘的船舶靠岸,在码头上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装卸。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申城来往长江内陆各城市的船越来越多。
沿黄埔江往上,亦有数不清的船舶通行其中。
再加上顺海岸线北上北方海岸,或者南下去南方港口城市,乃至去台湾,再或前往倭国的……等等。
总而言之,申城上连长江,又是南北汇聚的中间节点,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航运中心。
在之前禁海的时候,这一优势完全体现不出来。
如今开放海禁,便立即脱颖而出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朱允熥“独具慧眼”,选择了申城进行开发。
要不然,也许再过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也不会有人注意到这里。
历史的进程便是如此。
大明太孙殿下在黄浦江边划的一个圈,使一座城市腾飞而起。
如今的申城,繁忙无比。
码头已经初具规模,但稍远的一点地方,还有大量工程仍在建设开发中。
整个申城,就是一座一边建设开发,一边开始试运行的巨大工地。
老朱来到一间街边的早餐店,与一大早起来干活的苦工们一起吃早餐。
他对经济的观察越来越细致,汇总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认识也逐步加深。
从原来完全不懂经济运行道理的“老农民”,正迅速向一位深入了解经济原理的“学者”转化。
当然,这些也离不开一众锦衣卫的功劳。
很多分析数据,全靠锦衣卫去打探。
比如酒楼老板从哪里进货,原料成本是多少,这种事,一般人还真不容易弄清楚。
但对老朱而言,只要一声令下,锦衣卫立即便调查得清清楚楚。
早餐店内,嘈杂的人声此起彼伏。
“真累啊,干活太难了,我每天都想着休息。”
“谁不是呢?可还不是得干吗?养家糊口,哪有那么容易。”
“行了,你们就别抱怨啦,能有一口吃的,还不满足吗?”
“就是。若是搁以前,你们能来这早餐店吃东西吗?”
“哈哈,那倒也是,要不是太孙殿下的新政,咱们哪能吃得这么饱啊?”
“以前干活,可经常饿着肚子,吃个半饱就不错啦,如今才能吃得饱。”
……
老朱一边吃早餐,一边听他们聊天。
他的脸色,突然之间微微变了变。
老朱这些天一直在分析申城的经济状况。
他以前完全不懂经济,可老朱懂算账。
他将整个申城各项收支都算清楚了,也就慢慢弄明白了申城运转的秘密。
从金融体系到运输体系,效率是怎么提高的……但越深入研究,老朱越发现有些地方仍然不太对。
此际,他猛然醒悟过来。
最关键的问题是——粮食!
朱允熥所设计的整套体系,让社会生产效率都提升了,因而,能在民众收入都普遍增涨时,物价却保持着相对的稳定。
因为物品的供应量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大大增加。
但有一个核心点,是必须要打通的,那就是粮食供应。
粮食维持低价,是这一套体系维持运转的核心。
如果粮食涨价,整个平衡就打破了。
正常而言,一个人吃不了两个人的粮食。
可如果这个人以前一直都没有吃饱呢?
收入增长,粮价却很低,也就意味着这个人所吃的粮食,相对以前,会有极大的增加。
因为他以前没吃饱,现在吃饱了。
可如此一来,粮食的供应,还充足吗?
若是不足,又会产生什么问题呢?
远不是经济衰退这么简单!
因为以前大家都被困在家乡,吃不饱饭就饿一饿,吃个半饱差不多得了。
对贫苦百姓而言,饥一顿饱一顿,才是常态。
顿顿都吃饱,这是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可现在,朱允熥四处大搞建设,修路,建桥,建新城……这些人远道而来,是冲着能赚钱能吃饱肚子来的。
能赚到钱,能吃饱饭,他们自然是个个兴高采烈。
可如果吃不饱呢?
如果粮食供应不上呢?
姜阿山小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