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系统拒绝了我的咸鱼请求

第16章(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6章

魏武也猜到朱钰瑄会是这个反应,毕竟自己说的事情太过惊世骇俗。

他故意将自己穿越的事情放在前面说,就是专门说给朱钰瑄听的。

好在朱钰瑄眼中只有震惊,倒是没有恐惧害怕的情绪。

见状,魏武起身拍了拍她的脑袋,随后捡起地上的碗筷才重新回到座位。

“朱大哥,我先回答你第二个问题,小冰河时期并不是只出现在大明朝。”

“事实上,经过我们那个时代的研究,在我朝之前已经有过三次小冰河时期。”

“分别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东汉末年到三国、西晋,唐朝末年到五代、北宋初年。”

“每一次小冰河时期出现,都会造成天下动荡,出现王朝更替的情况。”

说到这里,魏武停了一会,仿佛是为了给他们消化这些信息的时间。

直到两人眉头松开,魏武才再次开口说道:

“如果您派人仔细查看史料,应该也能查到一些国王朝代对气候的记载。”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我要说的是第四次小冰河时期,也就是如今的大明朝。”

“小冰河时期从开始到巅峰直至结束,这中间的时间跨度会长达数百年时间。”

“而这一次,其实从前元时期就已经有征兆,只是这个时代没人往那方面想。”

听到提前就有征兆,朱元璋立刻就开口询问。

“是什么征兆,为何我从未听闻有何征兆出现?”

“是天灾!”

魏武凝神沉声说道:

“根据我们那个时代的总结,前元统治百年时间,天灾共计出现了四百五十次。”

“水灾92次、旱灾86次、雹灾69次、蝗灾61次、地震52次、风灾42次、霜雪28次、瘟疫20次。”

“而我大明朝从陛下开始到崇祯帝自…两百七十六年共计发生了一千一百零一次天灾。”

魏武说到这里,朱元璋脸上的表情变得非常难看。

自己大明朝出现天灾的次数,居然是前元的倍数还有余。

朱元璋情绪波动的时候,魏武这边还在继续诉说:

“最后满清更甚,从第六位帝王乾隆到最后一位帝王退位,一百七十六年共计出现一千一百零二十一次天灾!”

“也就是说,小冰河时期是从前元开始,大明中期达到巅峰直到满清灭亡才逐渐消失。”

朱标是第一次听到满清这个朝代,但大概也猜到是大明之后的朝代。

只是他现在最关心的不是这个,而是关于小冰河时期的问题。

同样,朱元璋最关心的也是这个问题,所以立刻就开口询问。

“小武,那么这个小冰河时期到底为何出现,后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朱标说完一脸期盼的看着魏武,然而魏武却只是摇了摇头。

“在我们那个时代科技非常发达,甚至可以说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擒龙。”

“当然,这个世界没有龙,这只是一种表达科技很厉害的形容。”

随口调剂了一句,魏武才又继续解释说道:

“然而,即便在我那个发达时代,对于小冰河时期形成的原因也没有明确解释。”

“只有两个猜测,一个是地球自转,周期性角度倾斜导致阳光照射减少,从而引发的小冰河。”

说着,魏武伸出手指了指天上的太阳。

“另一个是太阳周期活动出现变化,导致太阳活动减弱从而进入小冰河时期。”

看着老朱和小朱一脸茫然的表情,魏武心中也只能苦笑。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
高武:我的细胞可以无限进化
一觉醒来,秦逸穿越到万族林立,人族式微的高武乱世,成了一位没有武道天赋的底层百姓,罹患肝癌,寿命仅剩三个月。正当他绝望之时,他获得了个人属性面板,并激活【适应性细胞进化】天赋,只要不被秒杀,就可无限适
半夏知蝉
下山后,美女总裁赖上我
下山后,美女总裁赖上我
一代玄门少主,奉师命下山履行婚约,却阴差阳错与美女总裁一夜风流,待他登门提亲时,却发现未婚妻,竟是与他一夜风流的美女总裁,而且今天竟是她的出殡之日?“阎王叫你三更死,我能留你到百岁!”陈宁强势出手,天
百祭
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
全民转职:修仙者废?看我一剑开仙门!
重回十年前觉醒职业的那一天,转职为SSS级《修仙者》。其他人需要苦苦修炼突破,主角杀怪就能够突破。其他人需要攒钱购买准备,系统商城积分就能兑换。“这一世,我定要让《修仙者》职业震撼整个世界!”“这一世
皮皮侠
玄幻:我都横推一切了,还怕你?
玄幻:我都横推一切了,还怕你?
他穿越到了一片名叫荒古大陆的地方,这里以实力为尊。只要实力强,金钱、美女、权力,通通唾手可得。开局被仙子拉着双修后,他被第一代混沌圣体告知,他是下一代传承人。不仅拥有荒古大陆史上最强体质,一旦成长起来
佚名
749局:我让你收容,你都灭口了?
749局:我让你收容,你都灭口了?
大一暑假,本想实习赚点外快的他,却意外在工地上挖到了一块会流血的神秘石头。工人们吓得四散而逃,而他,提着冲击钻就往上冲。毕竟,穿越到这个世界快二十年,他的金手指——怪物收容监狱早饥渴难耐了。遇到怪物,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