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名人录

第13章 扶苏(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3章 扶苏

一、简介

扶苏,嬴姓,名扶苏,是秦朝皇室成员,秦始皇的长子。他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且有政治远见。在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扶苏因直言劝谏父亲秦始皇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一事而触怒秦始皇,被发配上郡,协助大将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后,遗诏扶苏治丧即位。然而,中车府令赵高联合丞相李斯,拥立始皇第十八子胡亥登基,矫诏逼令扶苏自尽。扶苏死后葬于上郡(今陕西省绥德县),其贤名流传后世,对秦朝末年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人物生平

1 敢于直谏的皇子

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他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且有政治远见。在秦始皇统治时期,扶苏多次展现出他的才华和见识,赢得了朝臣和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侯生、卢生相互讥讽、评议秦始皇的暴戾,并因此逃亡而去。秦始皇闻讯勃然大怒,于是命令御史拘捕审讯咸阳城的术士。术士们彼此告发,秦始皇就亲自判处违法犯禁的四百六十多人,把他们全部在咸阳活埋。这一事件引起了扶苏的强烈不满和担忧。他认为天下刚刚安定,边远地区百姓尚未归附,儒生们全诵读并效法孔子的言论,用严厉的刑法处置他们会导致天下不安定。于是扶苏上书劝谏秦始皇,希望他能明察秋毫,改变这一错误的做法。

然而,秦始皇并没有接受扶苏的劝谏,反而大怒之下将扶苏发配上郡,让他监督大将军蒙恬的军队,协助蒙恬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匈奴。这一决定不仅让扶苏离开了政治中心,也让他失去了直接向秦始皇进言的机会。

2 被逼自杀的悲剧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当年七月,行至沙丘时病重。秦始皇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便命中车府令赵高写遗诏给扶苏,遗诏内容是让扶苏将兵权交给蒙恬,赶快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然而,遗诏还没有来得及交给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

秦始皇死后,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阴谋篡改秦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同时他们伪造了一封遗诏赐给扶苏,列举扶苏和蒙恬的罪过,命令他们自杀。胡亥派使者将遗诏送到上郡给扶苏。扶苏看到遗诏内容后悲痛欲绝,准备自杀。蒙恬劝阻扶苏说这是奸诈的诡计,让他重新去请示一下再死也不迟。然而扶苏为人仁慈且对父亲秦始皇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敬畏之心,他认为父亲赐儿子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需要再请示什么。于是扶苏便自杀而死。

扶苏的自杀不仅让秦朝失去了一位贤明的继承人,也让蒙恬等忠臣良将陷入了绝境。胡亥登基后成为秦二世,他残暴不仁、荒淫无度,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进程。而扶苏的贤名和悲剧也深深地烙印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三、影响和成就

1 对秦朝政治格局的影响

扶苏作为秦始皇的长子和贤明的继承人选,他的死亡对秦朝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扶苏能够顺利即位为帝,他可能会采取更加温和和开明的政策来治理国家,避免秦朝的暴政和民怨沸腾。然而由于赵高和李斯的阴谋篡改遗诏以及扶苏的自杀身亡,秦朝最终落入了胡亥这个残暴不仁的统治者手中。胡亥的统治加剧了秦朝的动荡和危机,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和六国贵族的复辟活动。最终秦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走向了灭亡。因此可以说扶苏的死亡是秦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2 对后世起义的号召力

扶苏的贤名和悲剧也对后世起义产生了重要的号召力。在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陈胜、吴广等起义领袖就曾经冒称公子扶苏和项燕的名义来号召天下人民起义反抗秦朝的暴政。他们利用扶苏在民间的威望和影响力来凝聚人心、壮大力量,最终成功地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因此可以说扶苏的贤名和悲剧对后世起义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个人品质与成就

尽管扶苏没有能够顺利即位为帝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的个人品质和成就仍然值得肯定。他刚毅勇武、信人而奋士、为人宽仁且有政治远见,这些品质都让他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和爱戴的皇子。同时他在上郡协助蒙恬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和组织能力。因此可以说扶苏是一位具有卓越品质和成就的皇子,他的死亡是秦朝和历史的重大损失。

四、轶事典故

1 生母之谜

关于扶苏的生母是谁的问题,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据《秦谜》一书推测扶苏之母可能是楚国人。这一推测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但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因为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曾经多次与楚国交战并俘虏了大量的楚国贵族和百姓。其中一些楚国贵族或百姓可能成为了秦始皇的妃子或宫女并生下了扶苏等子女。因此可以说扶苏之母是楚国人这一推测是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合理性的。

2 名字由来

扶苏的名字来源于《诗经》中的《山有扶苏》一诗。“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寓意着生长茁壮、繁荣昌盛。秦始皇以此命名扶苏显见对他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和厚爱。同时也希望扶苏能够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并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因此可以说扶苏的名字不仅具有美好的寓意也承载着秦始皇对他的期望和厚爱。

3 贤名流传

扶苏在民间的贤名流传甚广。他为人宽仁、有政治远见且敢于直言劝谏父亲秦始皇的暴政。这些品质都让他成为了一位备受尊敬和爱戴的皇子。即使在扶苏自杀身亡后他的贤名仍然深深地烙印在了人们的心中。在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的时期陈胜、吴广等起义领袖就曾经冒称公子扶苏的名义来号召天下人民起义反抗秦朝的暴政。这也说明了扶苏在民间的威望和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五、后世纪念

1 墓葬与保护

扶苏墓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城东,是一座长方形的封土堆。墓底边长30米、宽6米、高8米,墓区占地6800平方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太子墓”。195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将扶苏墓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以加强对这座历史遗迹的保护和管理。如今扶苏墓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文化遗址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和凭吊。

2 庙宇与祭祀

扶苏庙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境内,据说扶苏和大将军蒙恬曾率军在此筑城戍边抗击匈奴,但最终却遭到奸臣陷害含冤而死。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扶苏的功绩和贤名特在此地建造了扶苏庙。扶苏庙历经北魏、唐、宋、元、明、清等各朝代的维修和扩建,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规模宏大、气势恢宏的庙宇建筑群。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是扶苏庙的庙会日当地百姓会聚集在庙宇内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缅怀扶苏的功绩和贤名。

3 文学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

扶苏的形象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也得到了广泛的描绘和传承。在小说、戏剧、电影等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中扶苏经常被描绘成一位贤明正直、刚毅勇武的皇子形象。他的悲剧命运和崇高精神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和元素。同时扶苏的形象也被广泛地运用在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中成为了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深刻内涵的艺术形象。这些文学和艺术作品不仅丰富了扶苏的历史形象也加深了人们对秦朝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莹莹灿灿的高孝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相错亲结对婚,腹黑老公太撩人
相错亲结对婚,腹黑老公太撩人
秦苒觉得,三十岁还需要相亲的男人,不是心里有问题就是身体有问题,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坐她面前的是一位冷峻桀骜的男人。 走错桌,想错亲,她原本打算道完歉就转身,不曾想男人却愿意将错就错跟她结婚。 明明是他处处提防,为何最终沦陷,主动要求办婚礼的人是他? 陆陞: “你不喜欢我的钱,难不成也不喜欢我的八块腹肌?” 秦苒:“......” 她哪里不喜欢他的钱了? 当然,她也喜欢他的八块腹肌!
胡杨三世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
道德育人思想高尚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道德始终是引领我们走向进步的指南针。它如同璀璨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让我们在面对选择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道德育人,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道德育人的核心,在于培养人们的思想道德品质。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我们成为优秀公民的基础。只有具备了这些品质,我们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良好的行为
喜欢九霄环佩琴的麃公
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了整个世界
散功重修:我的神功养活了整个世界
大神一怒之下,散尽八转神功,毅然决然以凡人之躯重启第九转逆天之路,这波操作简直6到飞起! 没想到,他随手遗落的神功碎片,竟让前未婚妻领悟了无敌剑意,妖族落魄皇子逆袭成妖尊少帝,就连那鸟不拉屎的蛮荒古地也摇身一变成了武道圣地…… 大神五指一握,天地变色,霸气宣言:跟我混,万世辉煌;敢怼我?天葬地灭,了解一下!
佚名
快穿以后,我遇见了大明太孙
快穿以后,我遇见了大明太孙
他本是21世纪的一名失业青年,正在家中睡觉的他再次睁眼时,却看见了来自大明王朝的朱雄英。 作为大明洪武皇帝的好大孙,朱雄英受尽万千宠爱。可惜年纪轻轻早早夭折,虽然两人第一次见面,但他对这位幼年皇孙有着十足的好感。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连接两人的,是一枚历经了500年时光的青铜凤鸟……
佚名
万道仙尊
万道仙尊
修炼了将近五千年的方羽,还是没有突破炼气期……………………………………
李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