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九针十二原篇第一(一)
黄帝,那可是个闲不住的皇帝。他不仅忙着治理国家,还得操心老百姓的吃喝拉撒。有一天,黄帝悠悠地叹了口气,对身边的岐伯说:“岐伯啊,你看看我这当皇帝的,虽然名义上管着天下万民,但实际上呢,我还得养活着这帮子百姓,还得收他们的租税。你说我这心里苦不苦?”
岐伯一听,赶紧躬身行礼:“陛下忧心国事,实乃天下万民之福啊。”
黄帝摆摆手:“别扯那些没用的,我现在最头疼的是,老百姓生活不易,还经常生病。我就想啊,能不能别让他们整天吃药,跟吃苦似的,也别动不动就动刀子、扎砭石。我想啊,能不能用那些细小的针,扎扎他们的身体,就能把病给治了?”
岐伯一听,心里暗暗佩服黄帝这脑洞,但还是得提醒一下:“陛下,这针灸之术,虽然神奇,但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快说说,快说说!”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这针灸啊,说起来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可多了。那些粗心的医生,只会盯着病人的身体,看看哪里肿了,哪里疼了,然后就扎针。但真正的高手呢,那是要守住病人的‘神’,就是那个生命力和精神头。你得跟病人聊天,观察他们的表情,听他们说话的声音,才能摸到那个‘神’的门道。”
黄帝一听,挠挠头:“这么玄乎?那具体怎么操作呢?”
岐伯笑了笑:“这你就不懂了吧。你得先学会观察病人的病情,就像侦探一样,找到病因的蛛丝马迹。然后,下针的时候,你得快准狠,就像打游戏一样,得把握好时机。那些粗心的医生啊,他们只知道守着身体的某个部位,比如穴位啊、关节啊,但他们不懂那个‘机’,就是那个关键时机。真正的高手,是要守住那个‘机’,在病情刚刚露头的时候,就给它来个迎头痛击!”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你这说得跟武侠小说似的,还迎头痛击呢!”
岐伯也笑了:“可不是嘛,这针灸啊,有时候就得像武侠小说里的高手,一针下去,就能让病人起死回生。不过啊,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你得先了解人体的经脉和血气运行,才能找到那个‘机’。而且啊,你还得会‘听针’,就像听音乐一样,听到针在人体里的声音,才能知道病情的变化。”
黄帝一听,眼睛更亮了:“这么神奇?那你快说说,怎么‘听针’啊?”
岐伯摸了摸胡子:“这‘听针’啊,得靠经验和感觉。你得把手放在针上,感受针在人体里的振动和跳动。就像你摸脉一样,能摸出人体的气血运行和病情变化。不过啊,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得靠长期的实践和积累。”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原来如此。那针灸之术,真的能传于后世吗?”
岐伯肯定地说:“当然可以。不过啊,这得有系统的方法和理论才行。我得先给你立个针经,把针灸的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都写清楚。然后啊,还得分门别类地讲解,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掌握针灸的要领。”
黄帝一听,高兴得合不拢嘴:“太好了!岐伯啊,你这简直就是我的救星啊!”
岐伯谦虚地说:“哪里哪里,臣只是略懂皮毛而已。真正的针灸高手啊,那都是经过千锤百炼才练出来的。”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得好!那你快给我讲讲这针灸之术的要点吧!”
岐伯于是开始细细讲解起来:“这针灸啊,最重要的是要知道病情的来龙去脉。你得先判断病情是往哪个方向发展的,是逆还是顺。如果是逆的话,那你就得用针去阻止它;如果是顺的话,那你就得用针去帮助它。就像开车一样,你得知道什么时候该踩油门,什么时候该踩刹车。”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有道理!有道理!”
岐伯接着说:“还有啊,你得知道病情的虚实。如果病情是虚的话,那你就得用针去补充它;如果病情是实的话,那你就得用针去疏泄它。就像给植物浇水一样,你得知道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该排水。”
黄帝一听,更高兴了:“岐伯啊,你这说得太好了!那你快给我讲讲这针灸的具体操作吧!”
岐伯于是开始详细讲解针灸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他说:“这针灸啊,你得先选好穴位和针刺的深度。然后啊,你得用适当的力度和角度把针刺入人体。在针刺的过程中啊,你还得注意病人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如果病人感到疼痛或者不适的话啊,那你就得及时调整针刺的力度和深度。”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这么复杂?那我这脑子能记住吗?”
岐伯笑了笑:“陛下啊,你这可是小看自己了。你是天生的聪明人,只要肯下功夫学啊,肯定能掌握这针灸之术的。”
黄帝一听,嘿嘿一笑:“那就好!那就好!那我可得好好学学了!”
于是啊,黄帝就开始跟着岐伯学起了针灸之术。他每天都认真地听岐伯讲解和示范,还时不时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岐伯呢,也是耐心地解答和指导他。就这样啊,黄帝的针灸之术也是日益精进起来。
有一天啊,黄帝突发奇想:“岐伯啊,你说这针灸之术能不能用来治疗自己的病呢?”
岐伯一听,想了想:“应该可以吧。不过啊,这得需要极高的技艺和勇气才行。毕竟啊,自己的身体可不是闹着玩的。”
黄帝一听,嘿嘿一笑:“那我来试试吧!”
于是啊,黄帝就开始在自己身上扎起了针来。他先是选好了穴位和针刺的深度,然后又用适当的力度和角度把针刺入了自己的身体。在针刺的过程中啊,他还时不时地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反应和病情变化。
嘿!你还别说啊!这针灸之术还真管用!黄帝只扎了几针啊,就感觉自己的身体轻松了许多!他高兴得哈哈大笑:“岐伯啊!你这针灸之术真是太神奇了!我以后啊!再也不用怕生病了!”
岐伯一听啊!也是笑得合不拢嘴:“陛下啊!你这可真是自学成才啊!不过啊!这针灸之术啊!虽然神奇!但也不能滥用!你得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方法才行!”
黄帝一听啊!连连点头:“对对对!你说得对!我以后啊!一定得注意这点!”
从此以后啊!黄帝就更加热爱针灸之术了!他不仅自己学!还鼓励自己的臣子和百姓们也跟着学!就这样!针灸之术就在华夏大地上流传了下来!成为了咱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不过啊!咱们也得记住岐伯的话!这针灸之术啊!虽然神奇!但也不能滥用啊!咱们得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方法才行啊!毕竟啊!咱们的身体可不是闹着玩的!
再回到黄帝和岐伯的对话上来啊!黄帝啊!那可是个爱思考的人!他又问岐伯了:“岐伯啊!你说这针灸之术啊!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啊?比如说什么时间扎针最好啊?什么天气扎针最好啊?”
岐伯一听啊!又是一阵哈哈大笑:“陛下啊!你这可真是问对人了!这针灸之术啊!确实有不少的讲究呢!比如说啊!在一天之中啊!早晨是阳气初生的时候啊!这时候扎针最好!可以助阳气升发!而晚上呢!是阴气渐盛的时候!这时候扎针就不太好啊!容易伤阴气!”
黄帝一听啊!眼睛又是一亮:“哦?还有这样的讲究啊?那天气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啊?”
岐伯点了点头:“当然有啦!比如说啊!在风和日丽、气候温暖的时候扎针最好!因为这时候人体的气血运行比较顺畅!而在阴雨连绵、气候寒冷的时候扎针就不太好!因为这时候人体的气血运行容易受阻!”
有一天,黄帝突发奇想,对身边的歧伯说:“嘿,歧伯啊,我这心里头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想问问你,这针灸里头说的‘虚实’到底是个啥玩意儿?你能不能给我讲讲这其中的门道?”
歧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长须,说道:“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要说这针灸的虚实,那可是咱们中医里头的一门大学问呢!来来来,我给你细细道来。”
歧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那深入浅出的讲解:“凡是用针的人啊,都得记住这个原则——虚的地方,你得给它补实;满的地方,你得给它泄泄火。这就好比咱们吃饭,饿了就得多吃点,撑了就得溜达溜达消消食儿。人体也是这样,气血不足了,你就得用针给它补补;气血太旺了,你就得给它疏导疏导。”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个我懂,就是缺啥补啥,多了就往外倒腾嘛。”
歧伯笑了笑,继续说道:“对对对,就是这个理儿!不过啊,这针灸里头还有个更绝的,叫做‘宛陈则除之’。宛陈啊,说的就是那些淤积在身体里头,像陈年老垢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啊,可不好对付,你得用针给它们来个大扫除,把它们从身体里赶出去!”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说道:“哟,这针灸还能当清洁工啊?厉害厉害!”
歧伯哈哈大笑,说道:“那当然啦!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平衡和谐,身体里头有垃圾,自然得给它清理掉。不然啊,这些垃圾堆积起来,可是会生病的哟!”
黄帝点了点头,又问道:“那‘邪胜则虚之’又是什么意思呢?”
歧伯解释道:“这个啊,说的是当身体被外邪入侵的时候,你得用针给它泄泄邪气,让它恢复到平衡的状态。这就好比咱们家里进了小偷,你得赶紧把他赶出去,不然他可就把你家给搬空啦!”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那《大要》里头说的‘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又是什么意思呢?”
歧伯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啊,说的是针灸的手法。你下针的时候,如果慢慢地进去,然后快速地拔出来,这样就能起到补实的作用;反过来呢,如果你快速地进去,然后慢慢地拔出来,这样就能起到泄虚的作用。这就好比咱们炒菜,火候掌握得好了,菜就好吃;火候掌握得不好,菜就完蛋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说道:“歧伯啊,你这比喻打得可真是生动形象啊!那‘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又是什么意思呢?”
歧伯微笑着解释道:“这针灸之道啊,其中的奥妙可不仅仅在于手法与穴位的精准。它更要求我们医者,在施针之时,全心全意地去感知病人身体内的微妙变化。你可知,那体内的虚实转换,时而清晰,时而朦胧,犹如山间云雾,时隐时现,变幻莫测。这样的变化,若非用心体悟,细致入微地观察,又怎能捕捉到其准确的踪迹呢?
这就好比孩童们常玩的捉迷藏游戏,那藏起来的小伙伴,若不专心致志地寻找,又如何能发现他的藏身之处呢?针灸亦是如此,医者需以心为眼,以神为引,方能洞察秋毫,把握那瞬息万变的病情,给予病人最恰当的治疗。这便是我们针灸医师所追求的境界啊!”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说道:“不错不错!歧伯啊,你这针灸的理论可真是博大精深啊!我算是长见识了!”
歧伯笑道:“黄帝啊,咱们中医的学问啊,那可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这也只是给你讲了个皮毛而已。要想真正学好中医,你还得下苦功夫呢!”
黄帝一听,连连称是,说道:“对对对!我一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早日成为中医界的扛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