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徵四失论篇七十八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黄帝,这位被尊为人文始祖的帝王,不仅是个治国高手,还对医学、哲学等诸多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某日,阳光明媚,黄帝坐在他那庄严而又不失温馨的明堂之中,四周环绕着古籍典册,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与草药的芬芳。雷公,这位医术高超、经验丰富的医师,恭敬地坐在黄帝的侧旁,两人正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医学对话。
黄帝笑眯眯地看着雷公,眼神中满是期待与赞赏:“雷公啊,你这一生所学所悟,所经手的医案书籍,简直是数不胜数。今天,咱们不妨轻松点,聊聊你在行医过程中的那些得与失,说说你是怎么在疑难杂症中找到破解之法的,又是如何在不经意间走了弯路的吧。这不仅是你的经验之谈,更是对后世医者的宝贵财富啊!”
雷公闻言,谦逊一笑,仿佛回到了那些年穿梭于山林间,采集草药,救治苍生的日子。“陛下所言极是,医者之路,漫长且艰辛,每一步都需谨慎。记得有一回,我遇到了一位久咳不愈的老妪,她面黄肌瘦,气息奄奄。我初时按常规,给她开了几副润肺止咳的方子,却收效甚微。这让我深感挫败,夜里辗转反侧,思索着问题所在。”
“后来,我灵机一动,想到了咱们黄帝内经中提到的‘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然亦需内调气血以养之’。于是,我重新审视了老妪的脉象,发现她脉象细弱无力,显然是气血不足所致。于是,我调整了药方,加入了黄芪、当归等补气养血之药,同时辅以针灸,刺激了她身上的‘气海’、‘足三里’这两个现代我们常说的‘能量加油站’穴位,促进气血生成与循环。”
“嘿,您还别说,这一招还真灵!没过多久,老妪的气色渐渐好转,咳嗽也明显减轻了。这事儿让我明白,医学之道,在于变通,在于细心观察,更在于对病人整体状况的全面把握。”雷公说到这里,脸上洋溢着自豪与满足。
黄帝听后,点头赞许:“妙哉!雷公,你这一番话,不仅是对医术的精进,更是对医者仁心的诠释。记得咱们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方能准确无误。而你在实践中,更是将这一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
“再说说那‘失’吧,记得有一次,我急于求成,面对一位急性腹痛的病人,未经详细诊断,便匆匆开了几味强效止痛药。结果,虽然暂时缓解了病人的痛苦,却掩盖了病情的真实面目,险些延误了治疗时机。”雷公说到这里,语气中不免带有一丝懊悔。
“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作为医者,我们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冷静的头脑和严谨的态度。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生死,容不得半点马虎。”
黄帝闻言,拍了拍雷公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雷公啊,你的这些得与失,都是宝贵的财富。它们告诉我们,医学之路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成为真正的苍生大医。”
雷公,站在大殿之上,面对着威严的黄帝,开始了一场关于医术的深刻探讨。雷公老兄一脸诚恳地说:“陛下,您听我说啊,咱们学医的,书上写的都是按照经络理论来治病,理论上讲都能达到十成的效果。但实际操作中嘛,总有那么些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您要是想听,我就给您掰扯掰扯这背后的门道。”
黄帝一听,眉头微挑,带着几分戏谑地说:“哦?雷公啊,你这是觉得自己年轻,经验不足呢?还是想说,医术这东西,得靠点‘杂学’来凑数?要知道,人体那十二条正经,加上密密麻麻的三百六十五条络脉,就像是城市里的主干道和小巷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医生们也是天天在这些路上转悠。那么,为啥有时候治病效果不那么完美呢?”
雷公一听,连忙摆手,笑道:“陛下英明,这其中的奥妙,可不止是认路那么简单。您想啊,咱们治病,就像是打游戏闯关,得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可有时候,医生自己心里头的小九九多了,精神不集中,意志不坚定,就像是打游戏时分心看美女直播,那还能打出好操作来吗?内外一失衡,治疗起来自然就容易出岔子了。”
“再说了,诊病的时候,得懂阴阳,明顺逆,这就像是在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得知道哪个是加号,哪个是减号,不然一加一都能给你算成三。咱们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如果连这最基本的道理都摸不透,那治疗起来,不就跟盲人摸象似的,能不出错吗?”
说到这里,雷公话锋一转,开始用现代语言给大伙儿解释起来:“比如说啊,咱们现在说的‘足三里’穴,那可是个养生大穴,相当于身体的‘充电宝’,能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力。但你要是找不准位置,或者手法不对,那就像是给手机充电用错了充电器,不仅充不进去,还可能把手机给充坏了。”
“还有啊,咱们中医的方剂,那更是讲究。比如经典的‘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四味药,每一样都是精挑细选,比例得当,才能发挥出健脾益气的功效。换算成现代计量,大概就是人参9克,白术9克,茯苓9克,甘草6克,这就像是做菜的调料,多一分则咸,少一分则淡,得刚刚好才行。”
“至于脉象嘛,那就更玄妙了。咱们中医把脉,就像是跟身体对话,通过脉搏的跳动,感知身体的喜怒哀乐,寒热虚实。比如滑脉,就像是摸到了滚动的珠子,一般代表体内有痰湿或者有孕在身;而弦脉呢,则像是绷紧的琴弦,多见于肝胆病或者疼痛。这脉象啊,就像是身体的情绪表达,你得用心去聆听,才能读懂它的语言。”
说到这里,雷公顿了顿,脸上露出了几分得意:“所以啊,陛下,医术这东西,看似简单,实则深奥。要想做到十全十美,那可得是精神专注,意志坚定,内外兼修,还得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毕竟,咱们医生可是要跟死神抢人的,没点真本事怎么行?”
雷公又说:想当年,有那么一群小伙伴,满腔热血地拜了名医为师,本想着学成归来,悬壶济世,成为江湖上人人称颂的“神医”。结果呢?嘿,这学艺之路啊,比西天取经还难!他们啊,就像是学驾照只练到科目二就急着上路的新手司机,对医术一知半解,就敢开方抓药,那场面,简直比乱炖还混乱。
他们不满足于正常学医的道路,非得搞点“独门秘籍”,自创一派,号称能“起死回生”,实则不过是些花拳绣腿,误人误己。
这些“神医”啊,特别喜欢给自己的疗法起些高大上的名字,比如“乾坤大挪移针法”、“九转还魂丹”,听起来就像是武侠小说里的绝学,实则可能就是随便扎几针,再卖点掺了面粉的“灵丹妙药”。他们还会四处宣扬:“我这针法,能打通你的任督二脉,让你内力大增!”至于实际效果嘛,估计也就跟做了个深度按摩差不多,但收费嘛,那可就是天价了。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会随意更改穴位名称,比如把“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说成是“金泉穴”,说是能“引金入体,百毒不侵”。结果呢?病人按他们的指示一顿猛按,除了脚底板疼,啥变化也没有,还以为是自己修行不够,得继续“氪金”升级呢。
咱们说这“不适贫富贵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听起来玄乎,其实用咱们现代话来说,就是医生得学会“看人下菜碟”,但这里的“看人”可不是势利眼,而是得根据病人的生活环境、经济状况来调整治疗方案。比如,富人家里暖气足,冬天穿貂皮大衣,你给他开一堆清热解毒的药,那不得凉上加凉,病情加重嘛!反过来,穷人家可能连双暖和的鞋子都没有,你再让他吃寒性药,那就是雪上加霜了。所以,医生得像个细心的侦探,先摸清患者的“生活背景”,再对症下药,这才叫高明。
再来说说“坐之薄厚,形之寒温”,这讲的是病人的体质和当前的身体状况。想象一下,你去医院,医生不问你冷不冷、热不热,直接开方子,那不是瞎胡闹嘛!就像咱们冬天里吃火锅,热气腾腾的,要是来个感冒的朋友,直接让他坐窗边吹风,再给他上一碗冰镇饮料,那不得病上加病?医生得通过观察病人的衣着、面色、手脚温度,来判断他是需要捂汗还是散热,是得温补还是清火,这样才能精准治疗。
接下来,“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这又是啥意思呢?简单说,就是医生得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和心理素质。有的人爱吃辣,有的人偏爱清淡,你得根据他的口味来调整药膳;还有的人,胆子小,一听说要动手术,吓得吃不下睡不着,这时候,医生就得先给他做做心理建设,告诉他:“别怕,咱这是微创,比蚂蚁咬一口还轻呢!”毕竟,心情愉悦也是治病的一剂良药嘛。
至于“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这简直就是医生界的“大忌”。咱们中医讲究的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得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比如,两个病人都咳嗽,但一个是因为风寒,一个是因为肺热,你要是都开同一种止咳药,那不是乱弹琴嘛!医生得学会把各种病症、脉象、舌象、病因综合起来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手到病除。
在古代啊,那些个医术高超的老中医们,给人看病可不是随便搭搭脉就完事儿了的。他们得像个侦探似的,先来个“案情初查”,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问诊。可偏偏有些人呢,一上来就直接“把脉大赛”,咔嚓一下,手指头往你手腕上一搭,就开始滔滔不绝,好像已经把你五脏六腑都看透了似的。但您听听这段古话,说的是啥:“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哈哈,这话翻译成咱们大白话,那就是:
“嘿,大夫啊,您看病可不能跟盲人摸象似的,上来就摸脉。得先问问病人,最近是不是心里头有啥过不去的坎儿,愁得跟啥似的?吃饭是不是没规律,胡吃海塞或者饿着肚子?晚上熬夜追剧打游戏,白天又跟床有仇似的起不来?还有啊,有没有不小心吃了啥不该吃的东西,或者被啥小虫虫、细菌给偷袭了?这些都不问清楚,光凭一只手在手腕上‘跳格子’,您说是斗地主呢还是看病呢?这样随便下个结论,说是啥病就是啥病,那不成了瞎猫碰死耗子了嘛!这种粗心大意的治疗方法,简直就是医疗界的‘四大不靠谱’之一啊!”
您瞧,这话说得多接地气儿,多幽默!咱们现在就把这段古训展开来,聊聊为啥问诊这么重要,以及它背后的那些学问。
首先,说说“忧患饮食之失节”。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心里头那点事儿啊,跟走马灯似的转个不停。忧愁、焦虑这些负面情绪,可不光是心理上的事儿,它们还会直接影响咱们的生理健康。中医讲究“情志致病”,就是说心情不好,时间长了,身体也跟着遭殃。比如,长期忧郁可能导致肝气郁结,进而影响脾胃功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所以,大夫问诊时,得像个知心大哥或大姐似的,耐心听听你的心声,帮你排解排解。
再来说说“起居之过度”。这年头,熬夜加班、通宵打游戏、刷剧到天明的朋友可不少。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生物钟乱成一锅粥。中医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自然规律生活,身体才能健康。过度熬夜会耗伤阳气,导致免疫力下降,各种小毛病就找上门来了。大夫问诊时,了解你的作息习惯,就是在帮你找病根呢!
“或伤于毒”,这个“毒”啊,不光指咱们平时说的有毒物质,还包括一切对身体有害的因素,比如细菌、病毒、环境污染、药物副作用等等。现代人接触到的“毒”源可多了,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招。大夫问你最近有没有接触过啥不寻常的东西,或者吃过啥新药,就是在帮你排查这些潜在的“敌人”。
至于“寸口”,那可是中医把脉的宝地,位于手腕内侧,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脉门”。中医通过感受这里的脉象,可以推断出人体的气血状况、脏腑功能等。但记住哦,脉象只是诊断的一部分,不能单凭脉象就下结论。就像做菜一样,食材、调料、火候都得恰到好处,才能做出美味佳肴。看病也是同理,问诊、望诊、闻诊、切诊(把脉)四诊合参,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说到看病这事儿,那可是门大学问,得悠哉游哉地品,像品茶一样。你往那儿一坐,俩手轻轻往患者手腕上一搭,嘿,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得精准到每一个“脉门”(咱们现代点儿说,就是寸关尺三部九候)。要是连这五大脉象(咱们可以想象成是生命的五条高速路:浮、沉、迟、数、缓)都摸不准,那病人身上的百种不舒服,你可就得自个儿懊恼了,还怪不到老师傅头上去,毕竟,手艺不精,怨不得人啊!
说到这治病的门道,简直就是一场智慧与耐心的较量。有的人呢,治病不按套路出牌,把祖传的医术丢到菜市场当白菜卖,乱枪打鸟,偶尔撞上个好运气的,病好了,他还自鸣得意,以为自己成了神医华佗再世。哎,我说哥们儿,您那纯属瞎猫碰上死耗子,得意啥呢?
“窈窈冥冥”,这四个字,听着就跟修仙似的,说的不就是那医学之道的深邃与奥妙吗?医学之道,大得能跟天地比肩,广得能跟四海相配。你要是不懂这其中的门道,那可就真是明珠暗投了,明明是光明的智慧,到你手里愣是成了个谜。
来来来,咱们把话儿往开了说,说点接地气的。您知道吗?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这“切”啊,就是咱们前面说的摸脉。现在咱们不讲那么深奥,就用大白话聊聊。你想啊,如果医生摸脉就像摸黑找钥匙孔,那病人得多着急啊!所以啊,咱们得把脉摸得门儿清,才能对症下药。
比如说,你摸到那脉啊,轻轻一碰就像小河流水似的,滑溜溜的,那就是“浮脉”,多半儿是感冒了,得发散风寒,整点儿姜汤喝喝,暖身又暖心。再比如说,你使劲儿按下去,感觉那脉深得像井底之蛙,半天不动弹,那就是“沉脉”,可能是气血两虚了,得炖点当归黄芪鸡汤补补身子。
还有啊,说到方剂,那可真是个大学问。古时候的医生,那是“一手好字,二会双簧,三指脉诊,四季药箱”。咱们就拿个简单的方子来说——桂枝汤。这可不是简单的几根树枝煮水哦,它可是治疗风寒感冒的良药。配方是:桂枝9克(象征九九归一,希望病情一次就好),白芍9克(和桂枝搭配,一阴一阳,调和营卫),甘草6克(调和诸药,像个大管家),生姜9克(暖胃散寒),大枣12枚(补脾益气)。这几味药加起来,既温又补,还不燥,就像是一群小伙伴手拉手,齐心协力把病魔赶跑。
当然了,治病这事儿,光有药方还不够,还得有爱心和耐心。你得像哄孩子一样哄着病人吃药,告诉他们:“嘿,这可不是普通的药水,这是神仙水,喝了它,保管你活蹦乱跳!”这样一来,病人心情好了,病也就好得快了。
最后啊,我想说,医学之道,真的是既深奥又有趣。它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医生与病人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咱们得用心去学,用心去治,才能让这门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发光发热,让更多的人受益。毕竟,谁还没个小病小痛的呢?咱们多学点医学知识,不仅自己能照顾好自己,还能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帮助别人。这不就是咱们常说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