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悟性逆天,拜师石肌娘娘

第134章 西方亏麻了,伏羲的成长(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34章 西方亏麻了,伏羲的成长

韩绝说着就翻看了一会儿。

也是没想到准提都被打爆了,还能持续给他爆金币。

翻看了一会儿,韩绝就满头黑线了。

这法宝里面有不少都是他曾经见过的,算是洪荒不少知名修士的成名法宝,其中有不少人都销声匿迹了。

现在看来是被准提抓回了西方园区。

这西方园区不知道坑害了多少洪荒修士。

在一堆西方教的法宝中挑挑选选,最后选中了一个金色的神杵,此杵名为加持神杵。

未来准提就是凭借此宝降服了孔宣。

以防万一,所以韩绝挑走了加持神杵。

韩绝挑完了灵宝,之后女娲又接见了金宁和孔宣。

先是赐下了三观神水,然后将孔宣的法宝还给他,最后则交待金宁伏羲的事。

把一切安排的稳稳当当。

女娲才回到娲皇宫中关禁闭。

她本身就是不喜欢外出的宅女,这次禁闭说是惩罚,但搞不好是奖励也说不定。

……

接下来的日子,西方教也不敢来打扰了。

风兖部落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时间一点点流逝,伏羲今年六岁了。

也就是这一年,伏羲正式拜了金宁为师。

金宁按照女娲的指示传授其道法。

虽然拜了金宁为师,但伏羲并没有只修道法,而是更关注于对人族部落的改善。

正因为更关注人族部落的发展,所以伏羲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让金宁都感觉头大。

你问她道法修行自然没什么问题。

但你要问她如何发展扩大人族,那就触及金宁的知识盲区了。

毕竟凤族现在都是半死不活的样子。

后来金宁不堪其扰,直言让其去找清玄真人说,这才获得了短暂的宁静。

伏羲:“四祖,我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当不当讲。”

韩绝:“不当讲。”

伏羲:“……”

……

伏羲:“四祖,如何才能让族人活的轻松一些?”

韩绝:“赚别人手中的钱呗。”

知道伏羲不理解钱的含义,所以韩绝花了些时间给他讲解了其中奥秘。

伏羲若有所思的离开了。

没过多久,风兖部落就开始流传出了最早的钱币-海边的贝壳。

很快就在整个人族部落中流通开来。

在韩绝的又一次指引下,伏羲也是干起了外贸。

卖的东西就是他早年创造出来的乐器,因为乐器优美的音乐能够缓解大家疲惫的精神,所以深受大家喜欢。

乐器不仅仅在人族中传开。

在韩绝用天庭日报的推波助澜下,在洪荒也是卖疯了。

凭借这个韩绝还赚了不少外快。

因为洪荒修士和人族不同,喜欢一些重金属,所以韩绝弄出了架子鼓和吉他。

不过这些也都是后话了。

虽然一路上磕磕碰碰,但伏羲也一步步成长,整个人变得更加沉稳可靠。

在十三岁那年,伏羲在众人的拥护下,成为了十里八乡最年轻的村长。

为了纪念这天,族人们拿出了村中至宝,全村最好的剑送给伏羲。

十四岁那年,伏羲手握全村最好的剑斩杀了一只狼王,顺理成章的收编了狼群,经过驯养有了最初的狗。

十五岁,伏羲教导人们结网捕鱼、变革婚姻习俗,万恶之源彩礼的前身聘礼出现了。

十六岁那年,伏羲根据日月变化,分出年月日,春夏秋冬,创制了甲历。

十八岁那年,伏羲打遍人族无敌手,将三族部落化零为整。

人族抱团取暖,不再单打独斗。

此等大贤之举,引得三祖前来,经过商议推荐伏羲为人族共主!

二十岁那年,伏羲制定出了人族最初的官僚体系。

建都,陈地!

路过的扑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狂兽战神
狂兽战神
一句功高震主,无敌神将沦落阶下之囚。一句草民出身,山盟海誓终成禽兽不如。他本为大商皇朝万古第一将,在荡平七国之乱的庆功宴上,却被大商皇帝和至爱九公主所诬陷,挖丹田,废经脉,流放边陲。满心冰冷绝望的他,
夏日易冷
精灵:不是,谁让他当馆主的!
精灵:不是,谁让他当馆主的!
“陆远先生,多位天王,冠军反映,如今对战界环境越发阴间,受队横行,都是作为新一代神奥冠军的您带歪的风气,对这个说法您怎么看?”有位记者在采访时问道。“我反复强调,对战本来就是这样的,需要缜密的战术和强
穿雨靴的猫
王妃孟浪难改,全京城替她红脸
王妃孟浪难改,全京城替她红脸
生母被渣爹陷害,顶级特工穿越复仇而来。继母给她下毒,她装疯卖傻扮猪吃老虎。渣爹把她配纨绔,她随手将继妹送上纨绔床。面纱一戴,她变成了救人于危难的女神医,只是这女神医救人的方式怎如此孟浪?满京城的人都替
三月鲸
欺耳
欺耳
【女主耳聋,男主嘴坏,追妻火葬场】订婚宴,楼下宾客齐聚,楼上他将她堵在房间里,贴着她戴着助听器的耳朵,恶毒赌咒:“订婚快乐。”后来,应二少拐走自己小舅未婚妻的事成了圈内最大的丑闻。*姜南耳知道应妄不是
北野
长生鼎
长生鼎
山村铁牛八岁父母双亡,只想艰难苟活存世。十二岁得一仙鼎,只想种地娶妻顺便修仙看看死去的父母。可是当他踏入长生桥时,长生之路再也不能停下。一朝修仙三千年,回首已是万年身!
良人待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