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成教父,你说这是霍格沃兹?

第460章 三大学院到来,大夏离谱的出场方式!(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60章 三大学院到来,大夏离谱的出场方式!

也挺震撼的。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埃尔文好像发现了一个华点!

如果说霍格沃兹就是一所普通高中的话。

那么德牧斯特莱就是一所体校,而布斯巴顿就是一所艺校。

从他们出场的方式也能看出来。

不过,话说,大夏去哪了?

就在这时。

天空之中,原本有些阴沉的天空。

突然变得晴空万丈。

随后,阳光从云层之中洒落。

吸引了所有人的视线。

阳光之中,一个个身形缓缓浮现。

他们脚下清一色踩着飞剑,身上穿着长袍。

身后,阵法显化本形,在每一个人身后闪烁着光华!

而在他们的脚下,还有一个硕大的阵法,正在缓缓旋转。

光华洒在地面上。

埃尔文的眼睛忍不住亮了起来。

对于大夏的出场,他给满分。

比起来,大夏的牌面真的太足了。

就算是见多识广的埃尔文,都不由得惊叹。

谪仙下凡尘这一刻真的具象化了。

刚刚下马车的艺校学生还有正好下船的体校学生此时也瞪大了眼睛看着空中的那些大夏来客。

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霍格沃兹的学生惊叹道:“这就是大夏的学生吗?”

“不是说大夏很落后吗?他们出场怎么这么离谱啊!”

“不是鸽们,你不看新闻的吗?现在还敢说大夏落后,埃尔文先生亲自去了一趟大夏,带回来很多的见闻,大夏的强悍简直就是恐怖,他们那些学生,实力都是强的恐怖的!”

“就是,现在谁不知道,大夏只是内敛,不喜欢表现,但是说实力的话,大夏在整个超凡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卡文迪刚推出来的飞剑,就是跟大夏那边联名制造的,售价不菲,关键贼贵!好像已经开始预售了,可惜我买不起!”

几个学生看向空中的大夏来客。

说道:“不是,你们管这个叫内敛啊?”

大夏的一众学生缓缓落地。

那叫一个飘然,那叫一个帅!

最前边站在昆仑长老身边的正是孙豆豆。

孙豆豆一落地,眼睛就四处寻摸。

一眼就看到了站在窗口的埃尔文。

随后,孙豆豆朝着埃尔文用力挥手!

埃尔文微笑着摆摆手。

一众霍格沃兹的学生顺着孙豆豆的视线看去。

“是埃尔文先生,那个大夏的女孩认识埃尔文先生!”

人群之后,赫敏跟潘西看向孙豆豆的目光顿时不善起来!

昆仑的长老嘴角微微抽动。

干咳两声,用大夏语说道:“孙豆豆,如果你继续丢人,我一定会给你扔到水里边!不开玩笑!”

孙豆豆听了这话,吐了吐舌头老实下来!

埃尔文看到这一幕,哑然失笑。

果然,孙豆豆还是那个孙豆豆。

费尔奇小跑到三大学院来客的面前,带着三大学院的人去提前给他们准备的住宿地方!

站在窗口的埃尔文看到没有热闹了,正想去补个觉。

一只猫头鹰突然钻进埃尔文的窗户。

埃尔文疑惑的将猫头鹰提溜过来。

随后将它嘴里的信拿出来。

拆开信封,阅读了一下。

埃尔文的目光变得有些古怪。

看了好几遍最下边的落款,西弗勒斯·斯内普,没错啊!

疯狂的牛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如意小农民程强郑敏
如意小农民程强郑敏
永恒森林
风流乡情
风流乡情
关于风流乡情:被人打瞎一只眼睛后,林凡意外接受传承,桃花接踵而来,他专治各种疑难杂症,搞种植,大力发展养殖业,走向发家致富之路…
帅气武王
练剑就变强,出山即无敌!
练剑就变强,出山即无敌!
苏凡穿越玄幻世界,开局就是下品灵根,勉强够资格加入天剑宗! 好在获得了练剑就变强系统! “叮,宿主练剑一次,获得二年修为!” “叮,宿主练剑十次,获得御剑术!” “叮,宿主练剑百次,获得仙人步!” …… 就这样,苏凡每天练剑,修为不断的变强,逐渐成为这个世界的顶级强者!
一毛钱的汽水
时安夏岑鸢
时安夏岑鸢
北翼国一代传奇人物惠正皇太后重生回到侯府。上一世时安夏眼瞎,对无能又自私凉薄的晋王一见钟情,还把他费力推上皇位,害苦了老百姓。熬到他死后,还得给他收拾烂摊子。这一世她只想守着母亲和失而复得的哥哥安安静静过完一生,谁知天生凤命,随手捡个上门夫婿竟然是西梁国死了十年的幼帝。她哀叹自己好命苦,忍痛放一纸和离书给他自由。而他却将和离书撕得稀烂,怒斥她:“你当朕是什么,想扔就扔?”扔不掉能怎么办?陪他走上
十二妖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夫君带回来了一个怀孕的女子,要纳她为妾,可她恪守礼仪,侍奉公婆,甚至用自己的嫁妆贴补夫家,却换来这个结果。 冯言轻蔑道:沈初初,你不过一个五品官的庶女,若不是太子殿下亲自为你说媒,以你的身份,最多嫁与普通人家做个小妾,我现在虽然只是正七品太子侍读,但太子殿下对我甚是赏识,现如今我也不过才二十岁,未来仕途一片光明,继续在朝为官的话,升至正三品或者正二品都不在话下,到时候我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你还
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