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路上,王爷哭着被扒马甲

第457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57章

“先别管他,”刺史道,“我自有分寸。”

他转头看看窗外,有动静,还有光亮。

“外面在干什么?”

“哦,就是那个大夫说的,要设法为您治病,”刘管家又压低声音,“夫人和两位姨娘都在。”

刺史觉得头疼,又躺下:“你出去,我要安生呆会儿。”

“是。”

刘管家挑帘到院子里,雾气弥漫里,忽然觉得眼前的情景变了。

变了的不只是他,还有那三位女主子。

颜如玉烧的除了寻常的烛,还有一点之前从破庙里拿到的致幻香草。

此时,她们都陷入幻境,是心里最深的心结。

颜如玉拿出一张画像,到陈姨娘面前。

陈姨娘充满泪的双眼立即闪现光彩,颜如玉轻声问:“认得这个孩子吗?”

“贤哥儿,我的贤哥儿!娘好想你啊!娘给你买了你爱吃的糖,还给你做了新衣裳,你跑到哪里玩去了?”

“贤哥儿,快点回来,娘想见你。”

陈姨娘声音颤抖,字字都浸透悲伤,让人听得鼻子发酸。

颜如玉回头看霍长鹤。

“果然是她的儿子。”

霍长鹤目光转向刺史夫人:“会不会是她?”

颜如玉也无法确定:“我去问问。”

刺史夫人手指用力握紧佛珠,眼睛睁大,不复平时与世无争,十分佛系的样子。

“你恨吗?”颜如玉问。

刺史夫人冷笑:“恨,我当然恨!诚天一,你娶我的时候怎么说的?

说来日高升,定会好好待我,可我全心全意支持你,孝敬公婆,养大儿子,你是怎么对我的!”

“你娶了一个又一个,这还不算,还在外面沾花惹草,数不清有多少女人!”

“更可恨的是,你还生了个小儿子,你把我儿子置于何地!”

颜如玉微蹙眉。

看来,刺史夫人并不像表面那样,而是心里对刺史的怨恨已久。

正想再细问,是不是她把陈姨娘的孩子弄出去,又交给了谁,中间是怎么操作的,外面响起急促的脚步声。

颜如玉立即转身,到香案前,把香草掐灭。

霍长鹤手搭上腰间软剑,站在颜如玉身侧。

微风拂动,香雾迅速飘散,与此同时,外面的人也急匆匆进了院子。

颜如玉闻声望去,来的人是个年轻公子,二十多岁的年纪,穿月白色长衫,身披蓝色斗篷,疾走时袍角和斗篷似海浪,层层翻卷。

不说相貌,单说身上这股清贵气,就已经很是出众。

他快步到刺史夫人身边,轻声问:“母亲,这是在做什么?父亲呢?”

刺史夫人还没有完全回神,正悲愤交加,看到他,眼泪流出来:“康儿,你回来了!我的康儿……”

诚康见她这样,还以为父亲病势严重,急忙道:“母亲,您先别哭,父亲怎么样了?人在何处?”

台阶上距离较远的刘管家最先回神,看到诚康回来,赶紧快步来请安。

“大公子,您回来了!”

诚康一看他的脸,吓一跳:“你……刘管家?你的脸怎么了?”

刘管家道:“哦,小人没受伤,是抹的,大公子,您怎么现在回来了?不是过几天才是探家的日子吗?”

诚康现在在城外书院读书,书院管得严,一个月只能回来两次,目前还不到日子。

“我听说父亲病了,特意向先生请了假,父亲在何处?”

“在……在屋里,”刘管家有点迟疑,但又不能不说。

刘管家眼角扫一下刺史夫人,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女人通知大公子的。

大人这病可不光彩,万一发作起来,失去理智时对大公子……那还得了?

刘管家都不敢想。

诚康皱眉看着香案:“这是在做什么?”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幻:从圣女收徒开始
玄幻:从圣女收徒开始
【无敌热血快节奏】如果是十万年前,武行者无数,有很多修武之人行走天下,剑指诸天。而如今,修行败落,只有少数人能够登上山门,寻找属于自己的机缘。然而,他穿越而来,意外获得无名宝塔,寻找武道没落的原因……
佚名
炼魂师:拘魂炼魄
炼魂师:拘魂炼魄
关于炼魂师:拘魂炼魄:族人尽数被屠,独孤鸣苟且偷生,委身于黑暗,看我屠尽仇家满门。拘魂炼魄,培养我的鬼兵军团,伏灵兽收鬼奴,开辟我的炼狱。鬼将,鬼王随我冲杀!
飞象
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
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
关于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殷长空父母双亡以后,被至亲欺压多年,过得生不如死,一朝濒死之际,竟获得统御万鬼的能力,她当即屠戮满府,为自己报仇。巫朗月身为齐王,尊贵又有权势,可有一天却突然被绑定了一个所
百折不弯
难抑
难抑
关于难抑:遇到林安梁那一天,白芷第一次跟人打架,打的还是林安梁的“老婆”。从那以后,两人命运的齿轮犬牙交错,直到血肉模糊。白芷像天外来客,毫无逻辑地打乱了林安梁的生活。林安梁一开始避之不及,后来思之若
寒江雪
甩渣男,追大佬,我的人生我做主
甩渣男,追大佬,我的人生我做主
上辈子,给病弱的丈夫当了四十多年血包和牛马,一生辛苦,就是为了报恩。死前猛然得知,这些都是堂姐和前男友的阴谋算计,只为无偿获取我的鲜血,给灵泉空间升级。我被活活气死。重生回来,迅速抢回空间手镯的我,只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