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独行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秦家(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秦家

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秦家

她不知道,这所谓的彼岸是什么,她只知道,自己的姐姐,确实去了那里,再也没回来过。

她相信姐姐一定活着,会回来带她走的。

她看不见光亮,姐姐就是心中那道光。

“一介凡人,能活在这庭丰城,已经是莫大的奇迹了。”

“要不是你姐姐天资很高,都害怕她有所机缘回来,你还能安然到现在么。”

秦杰冷笑道。

对他而言,能够看上一位凡尘女子,已经是对方莫大的福气了。

女子心知自己势弱,也不再理会秦杰,而是转身,小心的朝着来时的路走去。

这条路,她很熟悉,走上百步就可。

可百步之后,依旧没有感受到阶梯的存在。

一众修士,皆是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一幕。

秦杰略微施法,就已经是这女子无法逃离的囚笼了。

对于修士而言,凡人的命,确实不值一提,尽管,对于这种行为,他们也很不屑。

可出手的是庭丰城内,生活了数百年的秦家,他们也不想因为一位凡人惹上麻烦。

更别说,那秦杰的修为可不低啊,真圣巅峰,没有几个人是对手。

女子也发现她怎么走,好像都在原地,顿时感觉慌了起来。

她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姐姐口中的仙人。

她不懂什么是术法,可她的确在原地踏步。不远处的云夕,平静的看着这一幕。

他只是路过此地,自然不愿参与什么纷争,可,对于凡人出手,确实有些很掉修行者的面子。

“穿的这么好,做事却跟老鼠一样。”

“如此,肮脏。”

偌大的房间之内,回荡着云夕不屑的声音。

一位位修士,则是诧异的看着云夕。

察觉到云夕是一位地圣修士之后,神色也恭敬了许多。

在这庭丰城内,地圣修为,已经是他们仰望的存在了。

秦杰自然也感觉到了云夕的不凡,地圣初期的修为,确实很有震慑力。

可这里是秦家的地盘,秦家不仅有四位地圣修士,甚至天圣老祖,也在闭关之中。只是那几位家族强者都不在身边,他们几人,也不想招惹云夕。

“阁下,这是我们秦家的事,还请不要插手。”

“有空的话,我会请你喝几杯。”

众人皆是听出了秦杰的妥协,以及他的交好之意。

要是能和秦家有些来往,那云夕的名字,势必会短时间内传遍国度了。

“你觉得,我会和一只老鼠,交朋友么。”

云夕说着,直接朝着那女子走去。

地圣的威压,足以让这里的修士,喘不过气。

而那秦杰,则是面色阴沉的有些可怕。

他也没想到,云夕竟然没有给他一点面子。

一个地圣初期,还真没将秦家放在眼里了。他暗中捏碎了一枚玉简,通知家族支援。

云夕来到了女子的身边,强行用神力,散去了困在了她身上的术法。

“之前的歌声不错,有机会,还想再听听。”

“现在没你的事了,回家吧。”

云夕平静的说道。

脱离了妖域的暴乱,云夕猛然间发现,他的修为弱,可仅仅是因为他之前面对的,都是强大的存在。

大千世界之中,那些并非繁华之地,其实,不朽境界的修士,都是不多的。

疯狂的小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天坑局,带妹过上好日子
四合院:天坑局,带妹过上好日子
关于四合院:天坑局,带妹过上好日子:一觉醒来,林清穿越到五十年代末,情满四合院的世界。耳边传来妹妹的哭声,大年三十,三个妹妹守着一锅玉米糊糊哇哇大哭。父母双亡,三个妹妹无人照顾,自己又身患重病。面对天坑开局,林清没有放弃。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清家的日子越过越好。贾张氏:“丧天良的东西,日子过好了也不知道接济我们家。”易中海:“不是身患重病快死了么,怎么越活越有精神头?”秦淮茹:“早知道和林清搞好关
暴烈花椒
花若盛开
花若盛开
穿越成乡野秀才家的十二岁孙女,祖母父母皆亡,祖父新丧,为了逃避无良族人的胡搅蛮缠,带着七岁的幼弟和祖父十二年前的一个酒后戏言婚约,离乡背井,远赴人生地不熟的上京城。努力开铺子,买农庄,种地,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过程有笑有泪,结局温馨。女主一开始是逃避男主的,面对侯府的嫡长子嫡长孙的男主,女主因为自卑从而对这份感情有点自暴自弃,在努力挣扎提升自我中逐渐自信强大起来,最后在男主不离不弃的坚守中,携手而
故人心上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转生大树,我打造不朽神国
转生大树,我打造不朽神国
苏牧重生成为了一株银杏树,可用寿元无限强化自己!修仙世界,灵气复兴,有恐怖巨兽仰天咆哮,震动山河,有人族强者横渡虚空,撕裂天地。然而这一切存在,在一株万古参天的银杏巨树下,皆黯然失色。万族强者称之为“通天建木”、“混沌神树”……
语成
与奶包妹妹合租的日子
与奶包妹妹合租的日子
你有过和人合租的经历吗? 和自己毫无血缘的妹妹一起合租经历过吗?本以为妹妹上完大学就会结束这段合租关系,却不曾想她要留在我所在的城市. 这背后究竟有什么玄机,慢慢的我发现妹妹好像不仅想当我的妹妹,还有其他的想法......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