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生皇太孙,祖父朱元璋

第299章准备组建海上舰队,打击大明海上走私(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99章准备组建海上舰队,打击大明海上走私

吃完饭,两人开始清点这次环球航行的收获。

朱柏还沉浸在冒险的兴奋中。

一直到晚餐结束,朱柏都还在喋喋不休地给朱雄英讲述着。

朱柏此行,可谓是收获颇丰。

第二天一早,朱雄英便抵达了应天火车站。

朱柏在各地发现的各种物种,也陆续运往常州港。

这批货在常州港,搭乘直接开往应天城的列车。

除朱雄英外,朱允熥也到了应天火车站,准备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东西。

第一样到达的,就是朱雄英跟朱允熥一直惦记着的橡胶树的种子。

足足有三车的橡胶种子,还有数十棵高达三米的橡胶树,全部被带回来。

朱雄英兄弟二人一看,顿时眼前一亮!

这可是一件能改变大明命运的好东西啊!

“皇兄,还是尽快将它种下吧。”

朱允熥立刻回答道:“现在是暮春时节,琼州廉州应该还能种,再晚的话,活下来的几率就更低了。”

“回去之后,我会让人将它种上的。”

朱雄英应了一声。

而在他身后,则是数辆装满了种子的马车。

几乎所有的经济作物,都是大明所没有的。

凤梨、南瓜、苦瓜、花生、草莓、苹果、菜花、卷心菜、洋葱、西葫芦。

辣椒也有!

辣椒其实也是在大明时期,才被带到华夏来的。

辣椒还没有被带到大明以前,华夏人为了获得辣味,一般都会使用茱萸,花椒等等。

“不错!”

朱雄英看到这些庄稼,顿时来了精神,道:“咱们大明的菜篮子,又要多了。”

两人忙活了半天,总算是将所有的种子都收进了科技部基地。

回到技术科,朱雄英便让毛骧去传令。

“让解缙过来。”

朱雄英淡淡道:“另外,大明银行拨出两百万两白银,也都交给你打理,鼓励在琼州及廉州等地种植橡胶树。”

“一年之内,我要种出三百亩以上的橡胶树!”

只要给橡胶树施肥,科学栽培,橡胶树可以迅速生长,这样就可以收获橡胶了。

朱雄英手下的橡胶厂,在廉州府闲置了两年多,如今终于可以让橡胶厂开工了。

“遵命。”

毛骧刚要出门,突然想起一件事。

“这个项目隶属于哪个部门?是大明银行,还是大明科技部?还是用大人的名字?”

“就用咱的名字发吧,大明皇长孙!”朱雄英淡淡道。

毛骧只觉得朱雄英果然是要搞个大的。

这么多年下来,朱雄英在百姓中的口碑还是很好的。

百姓们不喜欢老朱家这样的皇族,却很喜欢朱雄英。

这一切都是朱雄英的功劳。

在没有粮食的时候,朱雄英给了他们三种作物,才不至于挨饿。

后来,朱雄英大力发展基建,不征劳役,只雇人干活。

这也让很多普通百姓,这些年积攒下一大笔钱。

三年的工钱,怎么也能攒个几十两银子。

比起朱元璋免费下发来的物资,朱雄英给的工钱要高得多。

毕竟,赈灾银很有可能都要给贪官吃了。

爆炸的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
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
(单女主-日常贴贴-保证糖够-有修炼体系-背景宏大) 沈亦安穿越某网站不规范小说之中,成为头顶大草原的男主一号,大乾王朝六皇子,楚王殿下! 一个女主,N个男主,这难道不是汤姆猫多重奏,不是对纯爱战士的亵渎! 好好好,你们都去追女主,你们都喜欢草原放牧,都喜欢策马奔腾。 那女魔头我就娶走了。 你们还在为女主争风吃醋时,女魔头已经在我怀里哼哼唧唧让我别欺负她。 你们以为自己即将成功时,女魔头已经和我
纸包
都离婚了,谁还惯着你啊
都离婚了,谁还惯着你啊
【追妻火葬场不回头+男二上位+男主为爱当三】 新婚夜,裴明耀丢下苏流筝出国了,一走就是三年。 这三年,苏流筝孝顺公婆,温柔懂事,用自己父母的遗产补贴裴家,是洛城所有人口中的二十四孝好儿媳。 本以为好不容易把人盼回来,终于可以过上夫妻恩爱的幸福日子,没成想丈夫带回来一个柔弱无力的小白花,对方肚子里还揣着一个娃。 苏流筝摆烂了。 转头在会所点了个男公关,潇洒放纵,出轨嘛,跟谁不
风起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田小溪陈家旺
田小溪陈家旺
本文为家长里短的种田文。 没有穿越重生,主角都是没有金手指的普通人。 主要讲述一对小夫妻,靠着勤劳的双手一点点发家致富,主打细水长流的温馨日常。 继母为了五两彩礼钱,逼田小溪嫁给了隔壁村的瘸子陈家旺,果断与无良亲爹断绝父女关系,从此再未登过娘家门,就在村中那些长舌妇们等着看她笑话时,当年的三间土坯房,已然换成了青砖瓦房,小日子也蒸蒸日上。
清优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