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第一败家女,竟学琴棋书画?

第111章 脸不红、心不跳(2/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11章 脸不红、心不跳

“我是说,如果这些话术是她教的,那就大可不必,母亲还是以自己舒适的方式活着便可。”

霍薇一愣,之后不悦道,“在你眼里,你娘我就是一点没主见的人?一个晚辈教什么,我就听什么?我只听认为有道理的话,具体如何说、说什么,我心里有数!”

之后,便把苏明妆叮嘱她的话,又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她只是指出我的错误,并没教我怎么说。再说,我儿子这么优秀,我夸两句还用别人教?真是可笑!这套说辞还用编吗?我实话实说便是,之前不说,不是无话可夸,而是羞于出口罢了。”

自从打开了“任督二脉”,裴二夫人可彻底无敌了,脸不红、心不跳地说夸奖的话,只把裴今酌震惊在原地。

她……

为什么要这样?

她做那些还不够吗?为什么还要教母亲夸他?

取悦他?不是!

取悦流于表面,但她对他,却是真心诚意、甚至可以说改变他人生。

改变人生吗?

可能,从他在甘霖楼为她挺身而出时,命运便已发生了改变。

……

上午巳时,

长安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望江楼别出心裁的开业活动已然落幕,当众人都认为其人气会陡然下降之际,未曾料到,望江楼书铺仍旧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

原因很多种:

其一,书铺的主业,出售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以及书籍,并未因为这黄金地段而涨价,反倒是更为物美价廉,而且品种颇多。

其二,是排队等着到二楼誊抄室的书生,因为闲极无聊,便在一楼转转,不一定何时冲动下购买了什么。

其三,是苏家影响力,书生们知晓这是苏学士唯一女婿开的店,一些没固定书铺的书生,是愿意来的。

其四,竟然也做起了武者的生意——武者不是文盲,也需要看书写字。平日里去文人的书铺,与周围人没共同语言,买了就走。

但望江楼可不同,这里从掌柜到小二,那都是上过战场的,随便说点什么,都能聊得火热。

加之柜台后面还有当年历代皇帝御赐给国公府的各种赏物,他们买了东西,还能近距离观赏一番,何乐而不为?

自然,还有别的许多原因,便不一一累述。

总的来说,望江楼转型算是彻底成功!

一辆马车停在了望江楼前,

说来也巧,马车刚停下不久,两名身着暗紫色武官官袍的年轻男子,也在望江楼门口勒了缰绳,马匹随口叫唤了两声,便停了下来。

车厢内,苏明妆正戴帷帽,见王嬷嬷正和车外的雅琴说着什么,便问道,“什么事?”

王嬷嬷脸上满是不耐烦,“回小姐,真是冤家路窄,我们明明都避开午休时间了,那两个裴家人怎么又凑上来了?他们不用干活?宫里规矩那么稀松,想溜出来就溜出来?”

苏明妆戴好了帷帽,笑道,“虽算不上朋友,却也不是仇人,碰就碰见呗。”

说着,便在丫鬟的服侍下,下了马车。

果然,刚下马车,就见两名身着深紫官服的年轻男子,站在马车旁,

两人皆面容俊美、玉树临风,又因为年纪相仿、身材相同、容貌酷似,站在一起便更有视觉冲击力,引得周围人频频观看。

苏明妆并未看两人一眼,直接穿过人群,进了书铺,好似自己的马车旁没有两匹骏马、以及牵着骏马的两名俊男一般。

路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武神帝
天武神帝
一代天骄云飞扬,因在秘境中保护自己的未婚妻,导致修为尽废,成为一介废人。 后被逐出天阳宗,成为一名宗门弃徒。 然,少年热血,以三尺青锋,征战天下。
醉梦星辰
乘风万里
乘风万里
距离竞聘报社副总编成功还有一步之遥时,上司被抓,我被发落去农村养猪……
易克1
风流神算村医
风流神算村医
实习医生被村霸陷害,瘫痪眼瞎两年,机缘巧合下激活通天传承,从此生活多姿多彩起来。 “林飞,嫂子又有点不舒服,你帮我按摩一下……” “林飞,姐这两天总是不顺,你给我摸骨算算……”
活在路上
继女服下绝育药离府后,大少慌了
继女服下绝育药离府后,大少慌了
关于继女服下绝育药离府后,大少慌了:苏府二房继女林婉爬床大房大哥,一夜欢愉过后,五年,整整五年,她倍受侮辱、折磨。三年前,白月光带着他的私生子回来了。在女儿生辰的这日,他下令取女儿心头血,一碗、两碗......而他却为他的私生子大肆宴请宾客庆生辰!林婉抱着女儿冰冷僵硬的尸体,一把火烧了苏府南院,漫天火光中,她对着他盈盈一笑:若有来生,愿你我陌路,苏烨,我恨......重生归来,她不在卑微、怯懦,
语不知新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前世周志高因前女友劈腿分手气不过,反被人打住院,贵人张同伟出事,今生以一枚子弹入局,美女县长刘晓雅空降当靠山,竟惦记我身子数年之久! 既已重生,先借刘晓雅关系步入正轨,再一步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成为那人人敬畏的大领导。 阴谋旋涡再凶猛,我亦可扶摇直上! 十年后青云堂,已升任部长的刘晓雅轻声道,“老公,吃饭啦,等会你还要接待各国领导人。”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