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693章就算玉石俱焚,也要灭了明人威风?
“风起了。”
明军阵营中,督战台上的铁铉仰望城头旗帜随风招展。
身披重甲的李景隆,一手扶刀柄,一手插腰,威仪非凡。
他双目平静地凝视前线,遵循军令攻打城池的秋吉家士兵在城墙的防守下接连倒下,而他的眼神中却无半点波澜。
“战事已启。”
李景隆淡淡回应。
铁铉转头注视李景隆,“朝廷援军不久即至,倭人欲行玉碎之战,估计就在今天。”
“本将实则钦佩倭人那种舍生忘死的意志。”
李景隆声音低沉,“不,并非钦佩,而是担忧。假使任由倭人自由发展,他们定不会满足于倭国道一地,迟早会对中原大地生出觊觎之心。”
“我离京师,领兵在外多年,表面上沉迷酒色,夜夜笙歌,似乎全不顾国家大事,不理百姓疾苦。但在这寻欢作乐的背后,我暗中留意倭国情。”
“发现这弹丸之地却藏着鲸吞之心。如今朝廷若无意征讨,只怕时日一长,倭人自己就会按捺不住,对中原起不轨之心。我们不能让这片海外贼子生觊觎之意。”
铁铉从未想过,李景隆心中竟藏有如此深远的谋略。
作为大明功臣之后,尊贵公爵,即便是整日无所事事,也是与国家命运相连的人物。
这样的人享受荣华富贵,本无可厚非。
而今日,铁铉却发现,李景隆似乎是故意以纨绔之态示人,将那份宏伟志向深埋心底。
他直接询问:“那如果倭国南北二朝合流,意图玉石俱焚,公爷是否已有应对之策?”
锦衣卫的能耐不容小觑。
在大明,几乎没有人能逃脱他们的耳目。
即便是在倭国,几年间的发展也让他们的触角延伸到了最细微之处。
北朝新木家的‘玉碎’计划,早已被潜伏在倭国的锦衣卫探得上报。
而秋吉家动向,以及南朝京都内部秘密商议,也都落入了锦衣卫视野之中。
李景隆淡笑,话锋一转:“话说,眼下得称你为铁侍郎了。听京师风声,眼下朝中大事皆由内阁先议,铁铉虽非阁老,但凭着平国之勋,料想回京后不久,便能参与机要,执笔票拟了。”
铁铉脸上浮现出些许迷惘跟难堪。
自打李景隆在倭国搞的那场明军舰队失踪的戏码后,朝廷得讯未有几日,便痛快地下了全面攻占倭国的决定。
这正中李景隆当初的预料。
朝廷或者说皇上那几位,心里早有此盘算,只待一个合适时机付诸实践。
随之,原来镇倭军摇身一变成了东征军,曹国公晋升为征东大将军,数万兵马随即开拔增援。
随着军令一道而来的,还有近日朝堂上的种种变动,以及铁铉再次升迁的讯息。
“身不在京,却蒙圣恩,骤得高位,我心中实是惴惴。我已暗自发誓,倭国不平,我铁铉绝不返家。倭人不除尽,我誓不回归大明。”
铁铉一向以温文尔雅著称,被众将尊称为铁先生。
而此刻,他的双眼竟透出凛冽杀意,令人心里发寒。
李景隆轻轻拍在铁铉肩头:“探子已回。”
铁铉即刻转头望向远方。
城池一侧,几名骑兵斥候驱马疾驰而来,手中长刀出鞘,口中不断呼喊。
远看去,刀尖上隐约反射出血色光芒,显然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
“新木一族的兵马杀过来了。”
铁铉即刻转头,目光锁定在督战台旁矗立的高杆上。
那高杆顶,总有一名眼力出众的士兵,紧抱着杆子,时刻注视战场。
说来也巧,铁铉话音刚落,高杆上的哨兵迅速抓起插在腰间的红布小旗,用力扬起,空中划出鲜明的信号。
“呜……呜……”
爆炸的榴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