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配后,一生薄情的王爷铁树开花了

第188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88章

封地上的账目自有王府属官负责。

那东西涉及到封地税收等等,无论如何也不会送到薛清茵面前来。

但就算是如此,这一箱子的账册也足够叫人吃惊了。

薛清茵指了指自己:“给我的?”

吕管家点头,同时取出一物恭恭敬敬递到薛清茵的跟前,道:“这是王府各处库房的钥匙。”

那一串钥匙,轻轻抖一下都会发出叮叮的声响。

薛清茵沉默住了。

这不对吧?

咱们一开始不是说好的过来做个侧妃吗?

怎么这玩意儿也要归我管了?

“这是印章。”吕管家还在往外掏东西。

“等等。”薛清茵立刻喝止了他。

“这会累死我的。”薛清茵非常坦诚地道。

吕管家动作一顿,面露错愕之色。

将王府中馈交予侧妃,她不应当万分高兴才是吗?

有时候一般人家的正妻都未必能拿到大权呢。

薛清茵对自己几斤几两有很清醒的认知。薛家的产业不同……一则有薛夫人帮忙,二则,把薛家败光她也不会有半分的负罪感,反正只要不落贺松宁手里,怎么都行。

可宣王府上的产业是要用来供养整个王府的。

这要是给败光了,往小了说,她的锦衣玉食不就吹了?

往大了说,府兵怎么养?

养军队都是很费钱的!

“所以侧妃还是应当仔细调理身体才是。”那珍嬷嬷见缝插针地规劝道。

薛清茵:?

你不对劲啊。

你一个倚老卖老的嬷嬷,眼看着吕管家把中馈交给我,这么不讲规矩,怎么屁都不放一个啊?

所以只在意我能不能给宣王生孩子是吗?

魏王府上。

府中的老嬷嬷也正面无表情地规劝柳月蓉保重身体。

“王妃身弱,今日用膳却才不过一碟,如何能强健起来,早日诞下子嗣?”

柳月蓉听到后半句,心下浮动起了羞意。

但想到这嬷嬷的口吻实在严酷,她便忍受不了地皱起了眉。

老嬷嬷视若无睹一般,接着道:“昨日魏王没有宿在王妃房中,王妃可知其原因?”

柳月蓉忍着羞耻道:“不知。”

老嬷嬷道:“王妃应自省。若是哪日叫侧妃抢先有孕,就闹了笑话了。”

柳月蓉气得面上浮起了一层薄红。

她没想到一个老嬷嬷都敢对她指手画脚,当即不快地道:“那只管给侧妃吃避子药就是,等我生下嫡子,才允她有孕。”

老嬷嬷看着她,眉头皱得更紧,仿佛在看一个傻瓜:“王妃当侧妃是什么人?她不是低贱的通房侍妾。她的父亲乃是剑南道节度使。岂能随意将避子药喂给她?”

柳月蓉愈听愈烦,不由道:“你一个下人,岂有你来指点我的道理?”

老嬷嬷不为所动:“老奴乃是贵妃娘娘派到府上来的,怕的就是王妃不通世事,须得老奴从旁辅佐。王妃若心有不满,明日请安时向贵妃娘娘说就是。”

她讨好婆母还来不及,又怎敢对婉贵妃诉说不满?

柳月蓉恼火地皱起了眉,便想听点儿好消息来平复一下心情。

她扭头问身边的丫鬟:“今日宣王府上可得了申饬?”

答话的却是老嬷嬷,她板着脸道:“今日宣王和宣王侧妃都得了宫中的赏赐。”

柳月蓉听得站了起来:“怎么可能?”

“是啊,怎会如此?一个侧妃都能讨得太后和当今圣上的欢心。”老嬷嬷凉声道,“王妃还须努力才是。”

如何努力?

柳月蓉心头又愤怒又茫然,也学薛清茵睡到日上三竿再去宫里请安吗?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外挂实验室:我在诸天做实验
穿越诸天世界,建造属于自己的科技王国。第一个世界是【综合生化世界】包括电影游戏动漫等等。第二个是【钢炼世界】第三个是【魔女+甜蜜家园】第四个是【喰种】第五个是【灵笼】第六个是【超神学院】…………如果这
浴血残阳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开局合欢宗,我的功法至巅峰
他修行了六十载,却未取得丝毫成就。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面临坐化之时,他突发奇想,想要在离世前沉醉于温柔乡,做一个牡丹花下鬼。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出人意料,就在此刻,那迟迟未到的“系统”竟意外被激活。他
佚名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地府两祸害,惹得全城偷听八卦
【偷听心声+金手指+团宠】注:有男主!地府有两害:一害一株花,二害一本书。掌管世间万物事的生死薄生出灵智后,凭借先天条件天天吃瓜不干事。历经千年岁月,一株曼珠沙华化成人形,阎王见她资质不错,破例让她当
鱼塘主要钓鱼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摔倒后,晓芸穿越回20年前,她辞职回村照顾姥姥......晓芸苏醒后,她翻着帅哥的照片,看着哪个都好看,咋选好呢?“选他吧!”陆教授指着自己的照片......抱歉,陆教授的真身,出现的比较晚。
吾的网兜里没有渔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小锦鲤有空间,身穿七零被爆宠
在二十一世纪的某个角落,有位孤儿院长大的少女,自幼携带的神秘手链,竟藏着个逆天的随身空间。这空间仿佛潘多拉魔盒,能大量囤货,生活因此变得奇妙非凡。一朝穿越,她来到了物资匮乏的七十年代。就在这时,一位正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