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49章 考校皇子
皇宫紫宸殿内,气氛庄严肃穆。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上,熠熠生辉。
刚从新兵训练司归来的八个皇子,此刻正整齐地按顺序站成一排,目不转睛地盯着地图。时间在静谧中缓缓流逝,将近半个时辰过去了,他们依然沉浸在对这全新世界的审视之中。
赵立庆在一旁批阅完奏折,放下手中的朱笔,缓缓起身,踱步向皇子们走到皇子们跟前,目光扫视一圈,开口道:“都看出点什么东西没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众皇子齐声高呼,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气势磅礴。
赵立庆微微摆手,说道:“说的挺有气势,但别光喊口号,说点具体的东西,按顺序来,老大先说。”
沉默片刻之后,太子赵署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要先将吐蕃诸部纳入大宋。吐蕃地域广袤,若能为我大宋所用,不仅能扩充疆土,其丰富的物产和人力也将为我大宋助力。且吐蕃与大宋接壤,纳入之后,更有利于边境的稳定和治理。”
“此事朕会做,不会留给你做,不过能有此想法也还算不错。” 赵立庆微微点头,目光又看向其他皇子。
老二赵佐躬身道:“父皇,高丽之地曾是汉代的乐浪郡,我大宋应当收复此地。此地文化与我大宋有渊源,收复后可传承文化,而且高丽土地肥沃,若能重新纳入大宋版图,于农业发展大有裨益。”
“嗯,这事朕迟早也会做。” 赵立庆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老三赵佑躬身说道:“父皇,儿臣看那天竺跟南洋省地理位置差不多,应该也是个产粮之地。吐蕃纳入大宋之后,大宋将士可直接南下,这样就又多了一个粮仓。”
“这主意不错,不过要做的话不用等到吐蕃归附,有其他路可以走。” 赵立庆没让人把那座大雪山画在地图上,老三还以为那地方很好通过。
老四赵博看着地图有点懵,周边都让三个哥哥说完了,思索片刻后,只好指着地图上一个岛,说道:“父皇,琉球下面这个岛也可纳入大宋,此岛虽小,但战略位置重要,若能掌控,可保我大宋海域安全,同时也能拓展海上贸易路线。”
赵立庆扭头看了一眼地图,说道:“这个岛叫长兴岛,父皇忘了把名字写上去,这个位置确实也挺重要的。”
“父皇,长兴岛下面那个比较大的勃泥岛也要纳入大宋。” 说话的是老五赵柏。
“那地方现在有很多汉人,迟早也会纳入大宋。” 赵立庆没有说出那个所谓的大唐。
老六赵栋也顺着往下说:“父皇,再往下那个更大的岛是什么地方?也要一起纳入大宋。”
“这可是好地方,有很多矿,岛上还有一种很大的老鼠,能站起来走,跳的也很高,现在当地只有一些土人。” 赵立庆也只能这么说,现在这时代还还没人知道那个地方是袋鼠的故乡澳州。
老七赵超犹豫了一下说道:“父皇,倭国虽然向大宋称臣,儿臣听教官说过大唐时期的白江口之战,觉得倭人并不老实,应该给他们一个教训才行。”
“要是让你去的话,你准备怎么教训他们?” 赵立庆饶有兴致的问道。
“儿臣觉得要把他们的国王抓回来,送到西北去种地。” 赵超只有十三岁,稚气未脱的脸上透着一股认真劲儿,只是他阅历有限,也说不出太大胆的话。
最小的老八赵德嘟囔道:“你们都把这些地方说完了,我没地方说了。”
“地图上还有那么多地方,你都挑不到一个能说的了?” 赵立庆挺喜欢老八,因为他是吴秀娥生的,眼神中带着几分慈爱。
赵德躬身道:“父皇,最东边那么大的地方,怎么连名字都没有?那边有什么?”
赵立庆看向地图上那两大块大陆,缓缓说道:“这边可是真真正正的好地方,不只物产丰饶,而且都是大平原。那里有广袤无垠的土地,生长着各种奇异的作物,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若能开发,对大宋的发展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儿臣想去看看,就是离我们大宋有点远了。” 赵德毕竟只有十二岁,说话没什么底气,眼中却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赵立庆伸手摸了一下老八的脑袋,笑道:“朕觉得你们说的都还可以,但你们目前还离朕的期望有点差距,明年将会有新兵入伍,届时你们要以普遍百姓家的孩子跟他们一起进行训练,父皇希望你们能有更大的进步。你们生于皇家,不能只知享乐,要了解民间疾苦,知晓军事政务,这样才能成为大宋的栋梁。”
“是,父皇。” 众皇子躬身领命。
赵立庆摆手道:“好了,都回去找你们自己的母妃。”
“儿臣告退。” 众皇子躬身退出大殿,身影逐渐消失在宫门之外。
看着八个儿子离去的背影,赵立庆脸上露出微笑,心中却无奈叹气,还是年纪太小了点,现在也看不出来他们有什么本事,只希望他们在日后的磨练中能真正成长起来。
两天后,靖丰七年的最后一次朝会如期举行。朝堂之上,气氛庄重,群臣依次出列。
六部轮流汇报今年的各项事务及明年的预算目标,兵部尚书出列,声音洪亮:“启禀官家,今年边境局势虽稳,但为保大宋安全,加强海防,我部预算增加,主要用于造船。新造之船将更为坚固,航行更远,可保我大宋海域无忧。”
工部尚书接着奏道:“官家,工部预算亦大幅增加,旨在造铁路。铁路若成,可便利物资运输,促进各地交流,于国于民大有好处。”
户部尚书虽天天喊着国库紧张,要省着点花,但也不得不汇报:“官家,今年因北方收成欠佳,田赋比去年少了三成,但幸得商税比去年多了一点,总个靖丰七年朝廷的税收及其他收入也达到两亿三千多万,比去年略有提升,如今国库尚有四千多万的结余。”
等六部汇报完后,王安石出列奏道:“官家,草原各部虽然得到暂时的稳定,但仍需对一部分牧民进行分流。臣提议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将一部分牧民迁移至东北,那边还有许多土地尚未开垦。草原牧民众多,若能引导部分牧民从事农耕,既能缓解草原放牧压力,又能开发东北荒地,增加粮食产量。”
草原上仍然有不少牧民没有进城安家,因为这对他们放牧有很大限制,他们习惯了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赵立庆点头道:“王相此策甚好,只是牧民们过惯了游牧的生活,不一定想去过耕种的日子。他们世代以放牧为生,对土地耕种缺乏经验,且担心失去原有的生活方式。”
“官家,当初辽国也有不少牧民转为农耕,现在日子过的都不错。只要朝廷拿出足够优惠的政策,臣相信还是会有牧民动心的。比如提供农具、种子,减免赋税等,让他们看到农耕的好处。” 王安石继续谏言。
“嗯,那政务院就先拟出章程吧。还有草原上有不少煤矿,也可将一些牧民转变为矿工,随着蒸汽机的应用,煤的需求会越来越多。煤矿开采需要人力,若能引导他们从事煤矿开采,不仅能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也能满足国家对煤炭的需求。” 赵立庆本来还想说羊毛纺织,想想还是算了,羊太多把草都吃完了,就该来沙尘暴,草原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是,官家。” 王安石退回队列里。
韩琦想起前两天收到的一个消息,起身奏道:“官家,近日有些高丽百姓跑到东北的农场,希望大宋能收留他们,据说是今年高丽粮食欠收,发生了小规模饥荒,当地驻军给了些粮食,就让他们回去。老臣觉得后续可能还会有高丽饥民越界过来讨要粮食,此事该如何应对?”
“此事先让驻军加强巡逻,预防高丽饥民抢夺当地百姓的粮食,后续再看情况而定吧。” 赵立庆早就知道这件事,要处理也很简单,大宋有的是粮食,但不会白白送人。
萧七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