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36章 蒸汽火车
工部与兵部调集了大批人手,与武器院的工匠们紧密配合。
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很快,一条几里长的铁路在汴京城至康定城之间建成了。
铁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属特有的光泽,仿佛一条钢铁巨龙静卧大地,承载着大宋王朝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一列火车静静地停在铁轨之上,那庞大的身躯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火车头犹如一个钢铁巨兽,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威严的气息,后面连接着三节宽敞的车厢。
赵立庆率领着汴京城内所有的官员以及宗室勋贵,浩浩荡荡地来到此处,共同见证大宋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次火车行驶试验。
由于之前有了织造坊的经历,群臣们在心理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不至于像初次见识新事物那般惊慌失措。
然而,当亲眼目睹这巨大的火车头和那宽大得超乎想象的车厢时,许多人还是不由自主地瞪大了眼睛,内心再次被深深地震撼。
“呜……” 随着蒸汽火车头发出一声雄浑而悠长的鸣叫,那声音如同古老的号角,划破了现场的寂静。
紧接着,列车缓缓启动,车轮与铁轨之间发出 “哐当、哐当、哐当……” 有节奏的声响,像是在奏响一首充满力量的进行曲。
火车朝着康定城的方向慢慢驶去,此刻的速度与马车正常行驶的速度相近。
郭建发微微躬身,奏道:“陛下,由于此段铁轨仅有几里长,故而此次行驶只能使用蒸汽机不到两成的动力。”
赵立庆微微点头,神色从容地说道:“朕明白。日后,你们要多多在此处试验蒸汽火车头的稳定性,务必确保在铁路全面建成后,火车能够稳定且高速地行驶,这对于我大宋的意义非凡。”
站在赵立庆身后的相公们,此刻内心犹如汹涌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
他们原本对火车的速度和效能还存有疑虑,然而今日亲眼所见,才知道原来这钢铁巨兽真的能够做到一个时辰行驶一两百里。
王安石难掩激动之情,上前一步奏道:“官家,臣提议优先修建京城至鄂州的铁路,可先将其他一些不紧要的工程暂停。如此一来,既能集中力量发展铁路交通,又能让这一伟大发明尽早造福大宋百姓。”
话音刚落,其他人也纷纷附和。火车所展现出的强大力量给他们带来的震撼实在太大了,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一发明将给大宋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一幅经济繁荣、交通便捷的宏伟画卷。
“好,此事你们先仔细商议个章程出来。过几日朝会上再做进一步的商议。” 赵立庆并没有马上同意,他心中另有打算。比起京城至鄂州的铁路,他更希望优先建造通往海州港的铁路,那里是大宋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铁路的修建将极大地促进贸易发展。
一场热闹非凡的试车仪式在众人的赞叹和热议中落幕。
大宋月报在赵立庆的授意下,对火车及蒸汽纺织机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专题报道。
这份月报在大宋各地广泛流传,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无论是市井百姓,还是达官贵人,都在谈论着这神奇的火车和蒸汽纺织机。
大宋君臣在朝会上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权衡之后,最终通过了两条铁路的修建计划,并且规定要在两年的时间内完成修建。这一决定如同吹响了大宋发展的新号角,各个部门都开始为这一伟大的工程积极准备。
邱业再次来到兵部衙门,拜访兵部尚书林希。进入衙门后,二人一番寒暄,然后落座。
邱业开口询问道:“林尚书,蒸汽纺织机的价格,您这边确定下来了吗?”
“邱经理,陛下的意思是在成本价的基础上翻三倍,如此算下来,每台蒸汽纺织机需要八千元。” 林希如实相告。
邱业眉头微微皱起,略作思考后回应道:“林尚书,既然是陛下的旨意,那就按这个价格吧。四海贸易需要十五台蒸汽纺织机,这些机器需要运往西宁省的织造坊,到时还得麻烦武器院的工匠们前往安装。”
“要安装在西宁的织造坊?邱经理,汴京这边的织造坊不需要吗?” 林希有些疑惑地问道。
邱业无奈地叹了口气,解释道:“陛下觉得蒸汽纺织机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整天烧煤,若是有许多烟囱在汴京城旁边冒烟,会对汴京城的环境造成不好的影响,毕竟京城乃我大宋之根本,需谨慎对待。”
“哦,原来如此!” 林希恍然大悟,在这个时代,人们还没有什么环保概念,但他也明白,那么多浓烟笼罩在汴京城上空,总归是不好的,会影响百姓的生活,也有损京城的风貌。
“邱经理,这个蒸汽纺织机跟水车比起来,产出的棉布能多不少吧?” 林希老家在福建,家里也经营着一个织造坊,看到蒸汽纺织机的神奇之处,也动了将自家织造坊进行改造的心思。
邱业嘴角上扬,笑道:“那差距可大了,蒸汽纺织机的产出大概是水车的三倍。林尚书也对此感兴趣?”
“现在泉州港每年都有大量棉布销往海外,家里有个兄弟在经营织造坊,一直想扩大规模呢。” 林希也不藏着掖着,坦诚地说道。
“陛下既然让大宋月报报导此事,应该是想大力推广吧。毕竟这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经过大宋月报的大力报导,蒸汽纺织机的生产效率传遍了大宋的每一个角落,许多人都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没过多久,在朝会上就有很多官员提出推广蒸汽纺织机的建议。赵立庆顺应民意,欣然同意。
武器院顿时忙碌起来,不断接到来自各地的订单。正好这段时间工匠们除了试验火车上的蒸汽机,也没有其他紧急的任务,便开始全力制造蒸汽纺织机,这也为武器院带来了丰厚的收益,让武器院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紫宸殿内,兵部尚书林希前来向陛下奏报:“官家,截止昨日,武器院共接到一百三十六台蒸汽纺织机的订单。只是如今武器院还要制造铁轨,人手实在有些不足啊。”
“疏勒城那边的武器弹药库存,应该够用很长时间了,把那个分院关闭封存,人员全部调回。” 赵立庆一直对疏勒的武器分院有所顾虑,不想让其长期存在,因为那里存在着泄密的隐患,可能会对大宋的安全造成威胁。
“是,官家。” 林希领命。
关闭武器院分院其实是枢密院和兵部众官员的共识,不过他们的出发点略有不同。这些文官们对武将从骨子里就存在着不信任,他们担心遥远的西域一旦有了充足的武器供应,就有了从大宋分裂出去的资本,所以对于关闭分院一事并无异议。
赵立庆接着说道:“鄂州那边生产修建桥墩所用的大铁管,现在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手了,把周大成调回来,朕还有事要交给他做。去办吧。”
“是,官家。臣告退。” 林希躬身行礼,然后缓缓退出大殿。
樊楼的雅间内,石泊和王文常相对而坐。最近中原银行的股票价格一直保持稳定,两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股票市场上出手买卖了。
王文常端起酒杯,轻抿一口酒,有些遗憾地说道:“石兄,江南那边两家股票交易处可是热闹非凡啊,当初我们没有过去捞一笔,真是可惜了。”
石泊也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叹气道:“唉…… 听说现在那边也跟这边差不多了,股票价格都很稳定,已经没什么机会了。”
“石兄,要不我们再来一次,想办法让中原银行的股票价格跌下来一些,然后趁机多买点。当初售卖股票的那笔钱经营得不错,等年底分红后,价格肯定能大涨。” 王文常眼中闪烁着一丝兴奋的光芒,似乎已经看到了丰厚的利润在向他们招手。
“王兄这主意倒是不错,可我的钱都投到新的织造坊里去了,暂时凑不出那么多钱啊。” 石泊无奈地摇摇头。
“石兄很看好这个蒸汽纺织机?具体是什么情形,您给我说说看。” 王文常的商行并不经营跟棉布有关的行业,对蒸汽纺织机的情况不太了解。
石泊来了精神,放下酒杯,兴致勃勃地说道:“我去四海贸易的织造坊看过,那蒸汽纺织机的速度真是惊人,而且运行非常稳定,只要不断地往里面添煤就行。它的生产效率大概是水车的三倍多呢,你说这样的好东西能不赚钱吗?”
“这么高的生产效率啊……” 王文常不禁有些咂舌,心中对蒸汽纺织机的威力有了新的认识。
“不然江南那些织造坊的东家怎么会到银行贷那么多钱,他们都准备大干一场。听说武器院都已经接到几百台订单了。我们兴业商行幸亏订得早,下个月就可以拿到蒸汽纺织机了,那些刚下订单的,估计要到明年才能拿到货呢。” 石泊满脸得意地说道。
“石兄,生产效率提高这么多,您就不怕到时候棉布太多卖不出去?”
石泊满不在乎地笑道:“那怕什么,江南那边主要是产丝绸,我们这边的棉布能卖到草原和东北,那边对棉布的需求还是很大的,再说还可以销往海外呢。就算到时候棉布价格低一点,但量大一样能赚到钱,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