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爷爷你起来,你坐我龙椅了!

第524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24章

虽然他儿子多,其他那些儿子在心里的分量也远远比不上朱标那样的重要。

可儿子终究都是儿子,朱元璋已经没了老大,老二、老三,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再白发人送黑发人。

如今看到这则情报,肯定是乐意的,也放心的。

一旁的陆威不由觉得他这话一阵别扭劲的,暗暗腹诽道:「这是不是有点搞反了?您那些儿子各个年富力强、正值壮年,不担心他们欺负应天府陛下一个孩子,反担心年岁没多大的孙儿玩死你儿子?」

当然,这念头也就闪了一下。

随后他就觉得这位洪武陛下的担心似乎也是不无道理:「如今的少帝年岁小,不过那些手段……啧啧。」

他心里正这么感慨着。

同时便听到朱元璋也是情绪十分复杂地慨叹起来:“虽然咱也伤心,也气那小狼崽子不遵咱定下的《皇明祖训》,没给老二、老三留一点活路,但咱也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局面,已经是损失最小的结果了。”

“他告诉其他所有的藩王,他狠、会杀人,亲叔叔也不放过,而且还真杀人了,其他人当然会望而却步,就算萌生了什么不该有的野心苗头,也该老老实实灭了。”

“回头想想,他肯定一开始就是这样打算的。”

“老二、老三都是个性张扬的人,于皇位一事上也是最名正言顺的人之一,又有野心,收不住,所以他就干脆利落地直接提刀不要,顺手还用他们来威慑其他人。”

“和当初在乾清宫的时候一样啊……”

“把一切资源和可能性利用到了极致的程度,得到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结果。”

那个晚上自己是如何翻车的,朱允熥是如何一环一环空手套白狼的,朱元璋至今都记忆犹新。

如今这一波快准狠的操作,依旧似曾相识。

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他悲伤、愤怒,但站在一个上位者的角度,他便只有赞赏。

不过提起朱樉、朱棡二人,他难免隐隐惋惜:“就是老二和老三……唉……老二作恶多端本也算个该死的,不过老三多少可惜了,他们两个人碰上了小狼崽子,或许也是他们的命数吧……”

发泄了一通,又大起大落了一通,朱元璋心里的悲伤也褪去了不少,同时也基本在心里接受了这个结果。

或许正如陆威想的那样……

二十几个儿子中的两个,和大明的国祚相比、和大明的万世千秋相比,也就有了个孰轻孰重了。

朱元璋沉思了会儿,道:“说起来……藩王的野心和威胁算是暂且被他压下了绝大部分,不过……”

说到这里,朱元璋又骤然顿住,神情凝重了许多。

陆威下意识以为朱元璋还在纠结应天府百姓的问题,当即淡笑着安慰道:“陛下还是担心应天府陛下疲于应付应天府百姓?如今情势与局面都已经明朗好转了许多,咱那位新陛下又是个圣明睿智的。”

“陛下您啊,还是把一颗心揣在肚子里吧。”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摇着头道:

“咱可没想这个。”

“应天府虽动荡,但小狼崽子解决了老二、老三这样的潜在牵头人,又对那些小子们威慑了一番,还有刘三吾、詹徽、傅友文几人在朝野上下暗中斡旋……”

“小心些,出不了问题。”

“咱也相信咱大孙的能力,他能处理好。”

朱元璋抿了抿唇,随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现在的应天府,或者说大明皇朝,却还有个最大的问题——淮西那群跟着咱造反出来的骄兵悍将!”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苏铭渊天焱
苏铭渊天焱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他,成了家族的罪人。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畏
佚名
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
重生七零,冷面军官的恶毒妻转性了
她重生了。上辈子的她送走双亲后病痛缠身,五十岁去世了。儿女忙于工作没能赶来,只有丈夫守在床边,临终回顾,她争强好胜不肯服输,和婆家处不好关系,和娘家不常往来,喜欢丈夫却总咄咄逼人,对一双儿女严厉也没什
佚名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苏信赵凌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苏信赵凌
三年前,他成了家族唯一的希望,却在关键之时觉醒至尊血脉,无比痛苦,以至于错失比赛,家族没落。他,成了家族的罪人。三年后,他狼狈归来,受尽白眼,就连他的父亲都不原谅他……没了辉煌的家族,要这血脉何用?畏
佚名
穿越玄幻世界:开局迎娶未来女帝
穿越玄幻世界:开局迎娶未来女帝
“叮,恭喜宿主,觉醒“多子多福”系统。”想我堂堂一个大男人,虽然家族血脉之力日渐没落,但我居然沦落到要靠生孩子逆天改命吗?父亲耗费百年人情为我谈下一门亲事,妻子的家族如日中天。虽然因意外灵骨碎裂,衣食
佚名
武神至尊叶风叶紫灵
武神至尊叶风叶紫灵
武道修行世界,辉煌的造化神朝因麾下宰相的背叛,皇权覆灭,神帝被囚禁,废物太子被杀,三千年后,他重生归来,这一世觉醒绝世天赋,铸造强大神体,诛杀强敌,鏖战天下,向三千年后的新一代神朝发起进攻!“待我重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