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平妻入门时,我扭头嫁权王

第440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440章

陈氏终于在这个时候松了口,她一边笑着一边说道:“谁说我是大成国之人,我母亲是南夷国人,是当初赵大人强占到府中才生下我。”

“我母亲带着我逃离京城,后在路上遇着了陈家母女,偷偷调换我们的身份,我母亲以乳母的身份在陈府养着我,并告知了我身份。”

“可惜,陈家人太过忠心,竟发现了端倪,逼得我母亲不得不自焚而亡,最终才保住我。”

丹烟听到她道出自己的身世,眉头一皱,继续道:“我看,并不是赵大人强占你母亲,而是你母亲身为细作,竟对赵大人心生情愫, 才有了你。”

长公主对赵君屹的父亲提及甚少,但是她在打探消息的时候,也从中得知过一些。

赵君屹的父亲赵大人,身为前朝皇室遗孤,身份尊重,并受元帝喜爱,赏赐他无数金银珠宝,后来还受人唆使将自己不受宠的长女嫁给他。

赵大人容貌出众,素有貌若潘安的美称。

他不仅多情,还无情,府中除了长公主这位正室之外,还有二十多房妾室。

即便如此,他还不甘心,各处搜刮美人。

但除了陆凌霜和那位北境孤女外,其他女子都是自愿入府。

赵大人貌美,出手阔绰,又不喜正室,她们都想进府,争一争,搏一搏。

想必陈氏的生母就是在那时混入府中,然后怀有孩子,又因为长公主掌权,怕身份败露,而逃离赵府。

陈氏并不信丹烟的话,她痛恨赵家和大成:“胡说,我母亲身份尊贵,为南夷圣女,又岂会入府为妾!”

“若不是赵溱将她绑入府中,她现在嫁的人必定是南夷国君!”

丹烟并不想跟她在这个问题上争执高下,她只想在她口中多探出一些消息。

南夷圣女?

南夷人每十年会在皇族之中选出至纯的女子为南夷圣女,每到月圆之夜圣女便会在祭坛上求取风调雨顺。

然而,名义上是圣女,其实是南夷国主养在手中的傀儡,更是那些细作的主人。

“你母亲既是圣女,又为何落得自焚的后果,她为何不带着你逃回南夷?”丹烟朝她正色问。

陈氏被地上的鲜血刺激得情绪大乱,面对她的问话,毫不犹豫答道:“自然是不愿让我跟着她一路辛苦。”

丹烟听到她这个答案,眉宇露出一抹嘲讽的笑。

一个细作将自己的女儿留在这里继续当细作,还能有什么理由,不过是利用罢了。

陈氏竟还在为自己的母亲找借口。

她趁着此时,再次问:“你母亲这般疼爱你,定不会只留你一个人在大成,除了你之外,还有谁?”

陈氏这会儿机灵起来,抬头看向丹烟,冷笑:“还能有谁,当然只有我。”

“你和瞿绾眉不是就想拿孩子要挟我吗?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们,不要白费功夫,就算我和孩子一起死,我也不会背叛南夷。”

丹烟眉头一皱,面露怒火,她冷下来,跟着笑道:“陈月芳,你从未去过南夷,对南夷又何来情份?”

“不用你管!”陈氏怒斥道。

丹烟冷笑道:“你放心,明日,我们殿下还会有好东西送给你。”

陈氏眸中露出慌色,可却又强忍下来,背对着她:“好,那我等着。”

她嘴里虽这般答着,但是看着地上的血迹,心疼不已,她还指望带这个孩子回南夷做她的王妃,跟她的二殿下长相厮守。

丹烟离开地牢,晟帝刚刚离府。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御天楚言
御天楚言
流牙
综漫:逍遥客
综漫:逍遥客
关于综漫:逍遥客:失去意识之前,墨音只有一个想法,挤地铁需谨慎啊!有意识时,耳边的惨嚎咆哮声让她有种,误入动物世界大战的感觉。时间太久,久到她差点忘记自己之前是个人,而现在是枚受精卵的事实。龙汉量劫,三族鼎力,互相残杀……墨音的沉默震耳欲聋!这还没出生呢就随时要面临死亡。不行,就是死咱也得看一眼这洪荒世界,活的龙凤跟麒麟,活的哎!为了继续活着,她只能封印本体去小世界赚取佣金。少年白马-易文君(墨
丫月
天命顶香人
天命顶香人
有人曾经说我是天命出马仙,顶着老香根。 那个时候我是无神论者,不信,直到那天,我为姑姑出头,伤了人。 无奈之下逃到大东北,在那里,我认识一个道士,以及我的师父。 我才知道,原来这一切都是真的…… 三灾八难,各种考验,顶香看事,各显神通。 仙家护法,左右随行,赐我神通! 你以为的出马仙呼风唤雨,言出必灵? 殊不知背后仙家付出了多少努力…… 我,出马仙,诸邪避让!
佚名
神级狂婿林凡杨雪
神级狂婿林凡杨雪
他们都叫我窝囊废女婿,殊不知我是亿万富豪……
林平之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因为父亲救下了晏家老爷子,姜家得到了一桩富贵泼天的娃娃亲。 姜栖为了嫁进晏家,讨好晏家晏家小妹,伺候晏家父母,对晏承望更是百般顺从千般爱慕,为了给晏承望过生日,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可所有人都厌弃她、憎恶她,对继姐赞不绝口,宠爱有加,姜栖成了继姐的对照组、毒亲戚,最后死在继姐与晏承望的新婚之夜。 重活一世,姜栖不争不抢,只想安心搞好事业、孝顺母亲,谁知道上辈子憎恶她的人都改了态度,纷纷往
檐外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