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进宫前有喜了姜宁煜王

第五百一十章 不许太子妃离开东宫(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五百一十章 不许太子妃离开东宫

姜宁这还没洗脱毒害贵妃的嫌疑呢,被皇帝勒令待在东宫,半步不许离开。

当她得知皇后召林紫紫进宫,也在瞬间就明白了皇后的用意。

“这古代女人就是大度,这么愿意给自己男人找女人。”她在心里想,“如果换做她的话,自己男人这个臭德行,死了倒也好。让太子上位,自己当太后不爽吗?”

不过,腹诽归腹诽,她还是急急忙忙让黄莺派人去给李泓远递信,说她也要去皇帝那里。

李泓远如今忙的很,正在前朝被一大堆臣子围着,耳边嗡嗡嗡。

太监来禀了太子妃的口信,他瞥了眼喋喋不休的臣子们,说:“太子妃要去探望父皇啊?”

“回殿下,是这样。”太监不明白太子为什么当着臣子们的面,把这事儿大声说出来,只得诺诺应了。

原本争论不休的臣子们听见后,立即安静下来。

毕竟太子妃的嫌疑还很大,没把她关到内狱里就已经是皇帝格外的网开一面了,她竟不老实待在东宫,还要去皇上的寝宫?

大臣们觉得这事儿不妥。

当下便有正直敢言的大臣开口阻止。

其余大臣纷纷附和。

一大部分是为了走形式。

原以为这位太子不会理会他们的谏言,没想到他竟点头赞成。

“各位臣工说的都极有道理,这太子妃的确不该去父皇那里,但是,如今毕竟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太子妃有罪,太子妃想尽一尽孝道,倒也不好阻止,”

大臣们相互看看,不明白他这是什么用意。

不过,很快他们便知道了。

只见太子殿下把折子一合,起身说:“我不放心,必须亲自去一趟,看着父皇平安无事,再回来听各位大人的奏疏。”

大臣有点懵:“啊,那个,应该的。就有劳太子殿下了。”

于是太子殿下一甩袖子,利落的就走了。

出了御书房,安安静静的走了片刻,李泓远叹了口气:“我这脑子嗡嗡的,这会儿才觉得清静些。”

随侍太监李休垂着手跟在身后,闻言就慢悠悠的说:“殿下肩负天下,将来啊,是要很辛苦的。殿下一定要保重好身子。”

李泓远道:“去传牧剑来。”

李休一愣:“殿下不是去见太子妃吗?”

“怎么,本宫做事,必须要跟大臣们实话实说吗?”

“……奴才明白了,奴才这就去传牧将军来。”

“另外,”李泓远吩咐道,“差人去东宫,就说本宫的命令,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不许太子妃离开东宫半步。”

“奴才遵旨。”

李休立即招手叫来一个小太监,吩咐他去东宫传话。

李休自己则亲自去请牧剑将军。

牧剑是太子亲军的首领,为人低调,对太子忠心耿耿。

东宫的姜宁得到李泓远的命令后,心中隐隐有不安的感觉。

难道李泓远还是认为她有杀害贵妃的嫌疑?

姜宁自己什么都没干,身正不怕影子歪,不出东宫等着最后的调查结果也行。但是姜若白特意请她去照看林紫紫,她怎么能不去?

公孙小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星辰大远航
星辰大远航
浩瀚宇宙,群星璀璨,深邃而神秘。当智慧生命第一次仰望星空,智慧深处的好奇已然扬起了求知的帆。无尽星宇,无数文明,他们在哪里,他们缘何争相远航?是那遥远的星河有什么宝藏?或是那黑暗的深空隐藏着什么秘密?又或只是为了寻找那一丝渺茫的希望?失去家园的人类,又该驶向何方......
切割磁感线
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
成为科举文男主嫡母后
一朝穿越,林初微成了科举文男主的反派嫡母,在做出一系列针对男主陆峥的作死行为后,最终落得被休弃的凄惨下场。 且刚穿来不久的林初微就被人告知,她那远在泉州的便宜爹爹趁火打劫,在她上花轿之前,敲诈了夫婿陆今安三万两白银。 林初微:…… 已经可以预见远嫁后的艰难生活。 好在养子陆峥是科举文男主,终日与书本为伴,对府中诸事毫无兴趣;夫婿陆今安远在京城钻营夺嫡大计,一年都不见得回来一次,更不会找她麻烦。
珊瑚与夏天
长生仙路
长生仙路
穿越到修真世界十年,林山终于等来了金手指。他意外发现了自己有强化的能力。 无论功法,丹药,法宝,神通,材料统统都能强化...大梦千秋,今夕何年。 不争一世,何以成仙?
九夏忧桑
穿书抗战:妹妹有点野
穿书抗战:妹妹有点野
高中生蒋纪云因为一时好奇看热闹被无辜躺枪后穿越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是她看的一本年代文小说里,一本小说里都没有出场就被嘎了的路人甲,开局就遇到鬼子去乡村扫荡全村被屠,蒋纪云安葬好原主母亲,带着堂姑姑临终托孤的孩子踏上了去寻找哥哥的道路……
麻花小萌
华妃重生,誓与甄嬛势不两立
华妃重生,誓与甄嬛势不两立
关于华妃重生,誓与甄嬛势不两立:华妃重生前世她悲壮惨烈的撞墙而死,又在死前知道了多年不曾有孕的真相,原来自己一直活在谎言和欺骗里,真是可悲可笑,如今又重来一世,她又会如何自处……皇帝胤禛处理了年家的事是解决了心腹大患可是他没想到的是他也同时失去了心中的挚爱等他意识到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晚了
留七两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