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海:系统在手,我的眼睛就是尺

第175章(1/1)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75章

“她那边客人多,熟客里就有象城那边的人。她问了一嘴,那客人就把这两个工具卖给她了。我又花了100块钱,从孟果的手里买了这两样东西。”

张海岱没想到还有这种事。

不得不说,做专业的事情,还得是专业的工具来做。

有了这个虫族榔头,他们两个挖藤壶,果然轻松了很多。

等涨潮的时候,他们两个一共挖了1500斤。

张海岱顺便又捡了十几只马粪海胆。

这一次他们没有烧烤,直接生吃了几只。剩下的海胆,他们准备放到好莱旺饭店里存着。到时候慢慢吃。

马粪海胆的味道好。吃完之后,两个人都是神清气爽的。

张海岱还能够借此机会再抽一根烟。

江寒开船到镇码头的时候,江凤也过来了。

看着满满一船雀嘴藤壶,江凤笑得合不拢嘴。

弟弟赚钱,自己也赚钱,多高兴的一件事啊。

估计隔壁王阿姨也高兴。

她总是让王阿姨免费照看两个孩子,她过意不去。

她就跟王阿姨说,以后照看一次,给她50块钱。

听到照顾孩子几个小时就有50块钱,王阿姨简直高兴坏了。

镇码头的人,看到江寒又运来那么多的雀嘴藤壶,一个个的也都惊讶的张大了嘴。

这艘木船他们认识,那两次也是他们。

船上装的也是这种雀嘴藤壶。

对于靠海生活的人来说,单价是一回事,数量又是另外一回事。

只要数量足够,单价差一点也是大赚。

看到这么多藤壶,这又得1000多斤了吧?

现在是封海期,大家都缺货。

可这两个后生,总是能弄来这么多货。

“后生,这一船又是1000多斤吧?”

“不知道啊。”

江寒没有满足他们的好奇心。

这些东西没有上地称。

一是上码头的地称也要钱,二是他也没必要这么做。

这些东西他本来就是分几次弄。

多就多寄一点,少就少寄一点。

江寒特地跟江凤交代了胡丹珍的事情。胡丹珍订购的藤壶是50斤,江寒让江凤装的时候装70斤。

特别是那20斤,江寒让江凤分开来,单独一个包装。

江凤没有过问原因,江寒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江寒让姐姐按照订购的先后顺序来处理。打包之前,还会向每一个人确定一遍订购的斤两。

果然,和江寒想的一样,除了个别人比一开始订购时少了一点,大多数人都多了一点。

江寒在码头这里又租用了一块地。

又让张海岱去好莱旺饭店取打包用的泡沫盒。

这东西轻,但占地方。

用三轮车取,得来回取好多次。

“寒哥,孟果说她给你也留了一些包装盒,你可以拿来用。”

饭店那边,每天需要大量的海鲜、肉类和蔬菜。

特别是海鲜和肉类,送到饭店的时候都是用泡沫箱包装的。以前箱子多了,孟果就会扔掉。

现在都存下来留给江寒了。

“替我谢谢小果,算了,还是我自己跟她说吧。”

江寒拿起手机的时候,又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发了一个感谢的表情包。

用的是可爱的小狸猫。

或许是女孩子都喜欢这种可爱的小动物,孟果果然被萌到了。

【孟果:好可爱的小狸猫啊,你有一整套吗?】

江寒哪里有一整套。

他只是输入了谢谢两个字,就自动出来一排表情包让他选择。

但孟果说了,他还是去搜了一下这个表情包。

发现竟然要付费下载。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
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
【重生+脑洞+无敌+腹黑+多女主(三个)+杀伐果断+奸诈】季无常重生了,回到了与萧凡比武前!并觉醒了签到复制系统!系统只有两个功能,一为签到,二就是复制!每日签到均有奖励!复制就是复制对手的东西,包含
风九元
民间奇门风水师
民间奇门风水师
【奇门风水,民间秘术,咒术,邪术,巫术,奇门遁甲,九宫命格,牵羊憋宝,祝由术】俗话说,一名二运三风水,风水对人的影响非常大,如财运,身体,姻缘,家庭,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很勤劳,不怕吃苦,兜里
佚名
重生后,我棒打极品儿女
重生后,我棒打极品儿女
一觉醒来,吴老太太竟回到了过去。上辈子,她为了孩子操碎了心,恨不得把自己碾碎了,化成他们前行的养分。她像个不知疲倦的陀螺,一刻不停地为儿女付出,满心期待能换来晚年的安稳与温暖。可现实却给了她狠狠一击。
佚名
血染三尺后,夫人她从地狱爬回来了
血染三尺后,夫人她从地狱爬回来了
沈婉辞重生回来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即与靖安侯周子昂和离。上一世周子昂花言巧语,机关算计,骗得她的真心。仅仅三年,她就见证了他背弃诺言的丑陋嘴脸,他为迎娶新欢,当众表态:“当年娶她是年少不知事。”她要和离
舒小白
他把工资给青梅?我转身让她写欠条
他把工资给青梅?我转身让她写欠条
婚礼前夕,本应是沉浸在幸福喜悦、满心期待的时候,她却迎来了人生的惊天霹雳。她满心欢喜地来到婚房,想给未婚夫藏个惊喜,却撞见他偷偷将怀孕的青梅接了进来。青梅柔弱地依偎在他怀里,梨花带雨地哭诉:“求你可怜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