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153章 日不落帝国的妥协
威斯敏斯特宫深处的秘密会议室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要凝固。
首相丘吉安坐在长桌的主位上,他那标志性的雪茄已经熄灭,但他仍下意识地咬着它。在他的周围,坐着英格力帝国最核心的内阁成员们。
&34;诸位,&34;丘吉安沉声开口,&34;想必大家都已经收到了来自远东的消息。&34;
外交大臣艾登神色凝重地点点头:&34;是的,首相。切斯特菲尔德大使已经发来了详细报告。港城&34;
&34;被逼着签署了割让协议,&34;丘吉安接过话头,语气中带着一丝苦涩,&34;在我们统治了一个世纪之后。&34;
海军大臣亚历山大忍不住拍案而起:&34;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我们应该立即派遣舰队&34;
&34;然后呢?&34;丘吉安打断他,&34;用什么舰队?现在我们的主力舰队都在大西洋抵抗伯德帝国的潜艇,东方舰队已经被打残了。&34;
会议室陷入了一片死寂。
&34;而且,&34;丘吉安继续说道,&34;根据切斯特菲尔德的报告,这个苏正阳比我们想象的要可怕得多。他在短短几年间就让华国脱胎换骨,现在的远东&34;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34;已经不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远东了。&34;
&34;但是首相,&34;殖民地大臣克兰伯恩插话道,&34;如果我们在港城的问题上退让,其他殖民地&34;
&34;我们还有选择吗?&34;丘吉安苦笑一声,&34;伯德帝国的装甲部队已经推进到了波兰平原,我们在非洲的殖民地也岌岌可危。现在的英格力,已经没有余力去应对远东的危机了。&34;
他拿起桌上的电报:&34;而且根据情报,华国已经在准备对沙俄远东地区动手了。如果我们这时候插手&34;
&34;会成为众矢之的,&34;情报部长梅森接过话来,&34;现在的华国已经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弱国了。他们有着完整的军工体系,有着强大的情报网络,更重要的是&34;
&34;他们有一个可怕的领袖,&34;丘吉安说出了所有人心中的想法,&34;一个比希德勒还要危险的对手。&34;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
&34;所以,诸位,&34;丘吉安重新点燃雪茄,&34;我们别无选择。为了集中力量对付伯德帝国,我们必须在远东作出让步。&34;
他的声音中带着深深的无奈:&34;这不是投降,这是战略性撤退。等我们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后&34;
话没说完,但所有人都明白他的意思。然而他们也都清楚,等到那一天,远东的格局恐怕早已改变。
&34;好了,诸位,&34;丘吉安深吸一口雪茄,&34;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那就要把这件事处理得体面一些。&34;
他转向外交大臣艾登:&34;立即给驻华使馆发电报,对华国展开外交示好。记住,措辞要得体,要显示出我们的诚意。&34;
&34;明白,首相,&34;艾登迅速记录着,&34;我会亲自拟定外交照会。&34;
&34;还有,&34;丘吉安继续说道,&34;通知《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的主编,我要他们从明天开始,连续报道这件事。&34;
新闻大臣布伦南立即会意:&34;您是想&34;
&34;没错,&34;丘吉安点点头,&34;要把这件事包装成英格力为了远东和平,为了两国友谊,主动归还港城。重点强调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友好姿态,而不是被迫的让步。&34;
&34;这样的确更体面,&34;布伦南说道,&34;我这就去安排。&34;
&34;殖民地部,&34;丘吉安转向克兰伯恩,&34;立即安排港城的撤离计划。所有英籍官员和军队,要在最短时间内有序撤离。记住,是有序撤离,不能让外界看出我们是在仓皇逃窜。&34;
&34;明白,首相,&34;克兰伯恩答道,&34;我会立即与港城总督沟通。不过,那些在港城的英资企业&34;
&34;让他们自行决定,&34;丘吉安摆摆手,&34;想走的协助他们撤离,想留的就留下。根据切斯特菲尔德的报告,华国对商业资产并没有什么想法。&34;
他停顿了一下:&34;苏正阳很清楚,他需要这些企业维持港城的繁荣。&34;
&34;首相英明,&34;情报部长梅森插话道,&34;根据我们的分析,华国接管港城后,很可能会保持现有的商业体系。他们需要这个金融中心。&34;
&34;所以说,&34;丘吉安苦笑一声,&34;这个苏正阳比希德勒要可怕得多。他知道什么该拿,什么不该动。&34;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34;安排好这一切后,我要在议会发表演说。就说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是英格力帝国主动适应时代变迁的明智之举。&34;
&34;要把这个耻辱包装成荣耀吗?&34;海军大臣亚历山大低声说。
&34;不,&34;丘吉安转过身,目光坚定,&34;这是在为帝国争取喘息的时间。等我们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后,一切都还有机会。&34;
但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出了这话中的底气不足。他们都清楚,当港城的米字旗降下的那一刻,大英帝国在远东的时代就真正落幕了。
会议即将结束时,艾登突然想起了什么:&34;首相,还有一件事。&34;
&34;说。&34;丘吉安正准备离开的脚步顿了顿。
&34;葡国驻英大使刚刚来过外交部,&34;艾登翻开手中的记录本,&34;他们想知道我们对澳城问题的态度。显然,他们希望能得到英格力的支持。&34;
听到这话,丘吉安突然发出一声冷笑,重新坐回了座位:&34;支持?他们也配让我们支持?&34;
&34;葡国认为,如果英格力能表态支持他们,或许能&34;
&34;或许能什么?&34;丘吉安打断了艾登的话,声音中带着讥讽,&34;让华国知难而退?让苏正阳改变主意?&34;
他摇摇头,重新点燃一支雪茄:&34;告诉葡国大使,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有实力在远东跟华国扳手腕,那就尽管去试试。&34;
&34;这样说会不会太&34;艾登有些犹豫。
&34;不会,&34;丘吉安吐出一口烟圈,&34;就这么告诉他们。既然连大英帝国都不得不放弃港城,他们葡国凭什么觉得能守住澳城?&34;
梅森在一旁补充道:&34;根据情报,华国已经完全控制了澳城。就算葡国想反抗,也没有任何机会。&34;
&34;所以说,&34;丘吉安的语气变得冰冷,&34;让他们死了这条心。英格力已经决定放弃港城,没有精力也没有意愿去管澳城的事。&34;
他站起身,走向门口:&34;如果他们还是不死心,就让他们自己去跟苏正阳谈判好了。让他们亲自去感受一下,什么叫做&39;新时代&39;。&34;
看着首相离去的背影,艾登和其他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都明白丘吉安话中的含义——在这个风云变幻的远东,已经没有小国的立足之地了。
就像那个时代一样,当年英格力用坚船利炮打开远东大门时的时代。只是现在,角色对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