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我弟子都成圣了!

第二百六十七章 百事通(1/2)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二百六十七章 百事通

“长老不行啊,他们不能走啊。”

飞羽在玄玉龙的耳边小声说着。

“为什么不能走?难道你们收了他们的好处?要是这样的话他们就更得走了。”

玄玉龙看着风羽有些疑惑的问道。

“不是的,我们能收他们什么好处啊?不过您说收好处也对,但是收好处的不是我,而是整个玄月宗,这个张家每年会给玄月宗交上的供奉,高达一百万灵石,这还不算他平常发布出来的任务,每次遇到我们玄月宗的弟子接任务的时候,他都会给佣金提高百分之十。”

飞羽小声的说道。

听到飞羽的话,玄玉龙皱了皱眉,要知道玄月宗可是连拿出,四千万灵石都非常费劲的宗门,要是真的将这个大客户给得罪的话,恐怕玄月宗的经济会更加的萧条。

“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让这个家族,如此的肆意妄为,必须要给一点警告。”

玄玉龙说完犹豫了一下,随后对着张家主挥了挥手说道:“你们张家是不是有宝库啊?让我参观一下吧。”

“宝库?有有当然有,你想要什么东西尽管拿。”

张家主急忙点头说道。

很快,张家主带着玄玉龙来到了一个房间面前。

“玄玉龙张老,这里就是存放我们张家宝贝的地方,我们就不方便进去了,您进去后看中什么就拿什么,就算全拿了也没有关系。”

玄玉龙听后点了点头,随后直接走进了宝库里面。

进入宝库后关上房门,玄玉龙看到整个房间里,到处都堆满了灵石珍宝。

不过这些珍宝还没有达到稀有宝物的等级,对于玄玉龙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用。

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一样,能够看得上眼的宝贝。

玄玉龙不仅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

然而就在玄玉龙准备转身离开的时候。

“叮。”

“系统检测中。”

“木麟果。”

听到这个声音,玄玉龙立刻走到了那堆宝物中,随后仔细的查看起来。

时间不长,一颗墨绿色的果子,让玄玉龙从宝物堆里翻了出来。

“这就是木麟果了,传说食用此果的人可以拥有无尽的神力,不过也只是暂时的而已就算是暂时的,也足以扭转一场败局。”

玄玉龙说完,将木麟果收了起来。

走出张家宝库后,玄玉龙有些失望的摇摇头。

“你们张家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少了,我根本没有找到我需要的,看你们张家宝库的样子,就算是将你们的财产收走,恐怕也不值什么钱,算了,你们还是继续在这儿吧,不过记得以后不要那么嚣张。”

玄玉龙沉声说道。

听到玄玉龙的话后,张家主急忙点头,说道:“是是,我知道了,我一会儿就去教育我儿子,让他以后老实点,绝对不会再犯之前的错误,稍后我回去拍卖会跟那里的人道歉。”

“行了,这里的事我就不管了,你们三个回去后,记得回去领罚,你要是等我回去发现你们没有领罚,我会亲自惩罚你们。”

说完玄玉龙带着福兽,转身离开了张家。

江边渔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朕如此昏庸,怎么成了星主
穿越大周皇帝,只要败坏国运,就能获得奖励,甚至能飞升成仙。 当一个明君咱不会,当个昏君还不容易? 于是李天重用太监,成立西厂,监察百官;取消早朝,让皇后批阅奏折,以后宫干政;重用外戚把持朝政,军权旁落…… 可是。 “启奏陛下,西厂抓获贪官污吏百人,如今朝堂清明,政通人和!” “启奏陛下,户部税收一亿两白银,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陛下,末将灭十七国,大周疆域扩大三倍,无数小国派出使臣觐见陛
佚名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苏醒而来的萧枫来到了逆天邪神中象征着灭之世界的苍古深渊。这里玄力至上! 渊尘弥漫,渊兽咆哮,该如何立足?
木有引力
数据修仙,我在五行观证长生
数据修仙,我在五行观证长生
数据修仙,我在五行观证长生是一部非常不错的网络小说,也是她说彩礼一百万的经典著作之一,希望广大网友多多支持她说彩礼一百万。
她说彩礼一百万
她顶级白莲,进宫嘎嘎乱杀
她顶级白莲,进宫嘎嘎乱杀
[女主人间清醒+心机绿茶女+宅斗宫斗+爽文+非双洁]幼年跟亲生父母走失,云暮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活下来。再回府时,发现自己所有的一切都被假千金都代替,无论是她曾经的身份、地位、还是未婚夫。他们将所有的爱都给假千金,视她为多余。不要紧,云暮璟要的,从来都不是爱,而是至高无上,眨眼就能主宰别人命运的权。东梁皇帝病入膏肓,时日无多,太子迟早继位。所以他,就是云暮璟的目标。至于其他拦路的人,全部除掉。于是
苏九颜
关中盗墓手记
关中盗墓手记
【盗墓违法,本书内容仅做反思之用】 我曾是盗墓贼,现在是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所顾问。 因迷途知返有了戴罪立功的机会。 本书内容皆为亲身经历。 记录我从咸阳塬上小农民,误入歧途走上盗墓之路的全部经历。 这里有真实的盗墓江湖。 有南北盗墓十余个流派的独门绝技。 有三教九流奇闻异事。 更有放浪江湖一杯酒的快意恩仇。 诸位若有闲,且听我娓娓道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