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26章 林家出继子26
“为什么啊?”李君山有些纳闷地问,自己爷爷难道让人指点表舅了?
林清却有点明白了儿子的意思,眼睛一亮。
“策问,就是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让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现在考试的策问基本上问的都是政事问题,所及范围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都是实实在在的,与实际相关的,需要你好好地思考,给出解决方案。一般没接触过政事的,只在书房里埋头读书的秀才,如何能回答得好。只能自己苦思冥想,胡乱拼凑写出来。不说全是纸上谈兵吧,论起实用价值来说,也是有限得很。秋闺的考官一般都是皇上委派下来的官员,要么是在六部任
职,要么是担任过地方主官的,政事经验都很丰富。你策论里提出的做法可不可行,有用没用,他一眼就能分辨得出。由此,他就能判定你这人的现场应变能力和政务能力如何,?其中还考察了严谨的公文行文、措辞等想写好不易。”
“阿爹在姑苏时,想必也没有接触过这些,策论应该做得不行。这不是阿爹学问不好,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林明安为林清开解道。
“但阿爹在叙州,先是当舅爷爷的属官,在旁观察了作为地方长官,一地的政务,千头万绪,该如何安排?这就培养出了眼光。后来,又做了一县主簿,直接和百姓打交道,明了民间的疾苦,实实在在做了很多事。这样的经验,是阿爹在姑苏安逸过活时积累不到的,再看一百本书都不行!”
林清默默点头赞同,策论一向是他的弱点,也练习写了很多篇,但总觉得没有开窍,不满意却也不知道怎么改进。但现在叙州待了七八年后,却是拨开云雾,眼前一片明亮了。这是不是祸福相依,冥冥中自有安排?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阿爹的运气好,书院的山长前些日子告诉我,朝廷要下一道恩旨。”林明安扬眉笑道:“日后百姓若离开原籍外出,在异地落地生活,若是在所居地满了八年,置办了田地房产,缴纳赋税,就有资格在所居地参加科举,不必返还原籍考试。但要这居住地的官府出具公文说明,而且还要把户籍迁来。”
“阿爹,江南的文风昌盛,优秀的学子众多,在江南地界上,要中举是很难的。”林明安又笑道:“但蜀地就要容易多了,以阿爹的水平,极有可能成功!”
“是啊,咱们这里是比不上江南的。”李君山承认,又好奇地问道:“但边疆之地,怕是比起咱们这里,考举人更要容易得多,比如贵州。哎,安哥儿,那如果我去那里买地置房,那是不是也可以占个便宜?你考上了秀才,爷爷可更要逼着我读书了!”他一想到这,就发起愁来。
“山表哥,别做梦了!”林明安撇了他一眼:“朝廷还要你实
际居住、上学的记录呢,要实实在在地住在那里的,不准弄虚作假,查出来就不止革掉功名那么简单了!”——这就是古代版的高考移民啊!放在现代,几个边远省份的高考分数线那么低,落户也很松,为啥没多少人利用这个漏洞呢?因为抓紧了学籍啊!户口和学籍必须是统一的,有几个父母能决然放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人脉圈,带着孩子落户边疆,只为了高考?在古代,要背井离乡,更是下不了这个决心的。像他们家这样情形的,是少而又少,这真是天注定!
“还有,秋闺是最折磨人的,一科要考三天,吃住都在考场里,天气又酷热,如果身体不好,可顶不住的。所以,阿爹,从明天开始,你就要跟着我一起练气吐纳,早晚打打八段锦、五禽戏。到了明年,天气渐热起来的时候,咱们就在家中模仿贡院,搭起考房来。我们拿往年的卷子实实在在地考上九天,提前模拟一下。这样等到真地考试的时候,就不会慌乱紧张了。”
林清沉吟了片刻,觉得此法可行。他秋闺失利,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会怯场。一入贡院,在逼仄压抑的隔间里,又闷又热,汗如雨下地写着卷子,耳边传来各种忧愁、兴奋,或哭或笑的声音,混杂着浑浊难闻的气味,再看着衙役们走来走去地死死盯着考生们的目光,心就乱了。十分的水平,只能发挥出五六分来。他也恨自己每临大事无静气!那或许,以毒攻毒,主动出击,模拟一次后,心理上反而能适应了呢?
想到这里,他的种种担心就被林明安妥帖的安排抹平了。他沉吟着道:“安哥儿,这事,阿爹要和你舅爷爷商议一下,还涉及到公事的安排。”
“舅爷爷通达善断,他一定会赞成我这个提议的。”林明安很有把握地回答道。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6-08 09:56:59~2021-06-10 15:14:1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姳昭 1个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非言 30瓶;繁华如玉、郭、小猪 5瓶;东方云 3瓶;桃凝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任我逍遥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