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133章 出荣国府记34
“那你去问问你祖父吧,若是他愿意,就由我来给你取个字。到时,邀你师兄们聚一聚,举行个仪式,把你的字传出去。”王东铭悠悠地道。
贾琮心中一喜,连忙向王东铭道谢。他知道,这是老师正式把他引进了师门的圈子。这样的事,在现代社会都是不能免俗的,能进一个优质的圈子,被圈中人接纳,意味着能享受到更多的资源,身后有了坚实的靠山,有人会引导你,与你守望相助。这对孤立势微的他而言,非常重要。当然,王东铭为人正派,门下弟子名声也不错,贾琮并不会依仗着师门作威作福。但是,自此之后,他确实是朝中有人好做官,不会别人排挤欺负了。
贾家也是有圈子的,曾经还是那圈子里的带头大哥。只不过,随着武勋们的集体边缘化,贾家也日落西山,不复往日繁华。
“还有,老师,”贾琮想起了一件事,连忙向王东铭求助道:“我姐姐迎春甚是可怜,她姨娘早逝,无人护持,老爷太太也根本不在意她,在家中姐妹中,也是最被忽视的一位。她自己呢,也是性格软弱,人才不算太出众。更要命的是,家中老太太只把孙女儿拢在身边玩乐解闷,学些棋琴书画,吟诗作对,从未教她们管家的本领。所以,迎春姐姐也是不会这些的。但她是位温柔秀美,宽厚心善的姑娘,人其实也聪明,她擅长弈棋,由此可见一斑。”
“眼见她年龄也渐渐大了,但府上从没人提起过她的亲事。贾家的姑娘们也很少能出门交际,更加寻不到好亲事。我想求老师,能否请师母还有各位师嫂们,帮一帮我姐姐。指教她几分,若是可以,请帮着给她寻一门亲事。也无需对方大富大贵,日子能比常人富足一些,家中人口简单,关系和睦,男方性情要好一些,能善待我姐姐就好。”贾琮有些为难地提出要求:“论理该是她父亲做主,但那人”
王东铭心道,这贾琮一直都是睿智冷静,对自己的人生命运心中都是有谋划的。他本以为这样的人虽然极有出息,但多少有些冷心冷意,想不到他还有这样温情心软的一面。但王东铭却觉着满意,他也不希望自己收下的弟子刻薄寡恩,这样的人,日后也不会念着师门的恩义。
“你放心,我会记在心上的。”王东铭想了一想,答应了下来。贾琮这个要求,说难也不算太难,看机缘吧。不过,他人脉广泛,弟子朋友间发动一下,应该还是可以做得到的。
回去后,贾琮把在荣国府的经历告诉了贾代儒夫妇,又讲述了他与王东铭的谈话内容。贾代儒先是因贾母的言语惊怒,而后又因贾琮得到王东铭的维护而高兴。两人商议了一番,决定分头行事。
第二天,贾代儒就怒气冲冲地去找了贾珍,说出了贾母妄想含混贾琮出继的言语,大发了一顿脾气,问贾珍道:出继之事,当初可是在族中过了明路的,难道如今贾琮出息了,宗族中要巴结荣国府,就不认账了不成?但他们也是在官府里报备过的,抵赖不得!若是族中不给他主持公道,他宁愿带着妻子和贾琮分宗出去,另立门户。
如今贾代儒的身份随着贾琮的出息,也是今非昔比,何况这事他是完全占理的一方。贾珍心中暗骂着贾母不讲究,一面只好陪着笑脸来安抚贾代儒,义正言辞地表示那只是贾母的一厢情愿,绝非族中的意思,儒太爷千万不要因一时疑心,伤了族人的情分。琮兄弟那么出息孝顺,儒太爷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千万消消气云云。说得口干舌燥的一大篇,总算让贾代儒满意了。
等贾代儒走后,贾珍气恨荣国府不要脸面地折腾,让他受了这无妄之灾,立刻就转身把这事告诉了诸位族老。族老们只好招来贾赦、贾政兄弟,劝说一通。最后,贾代儒的话又传到了贾母耳中,特别是贾赦阴阳怪气地‘劝告’了一番,把她也气了个倒仰。
正想着如何还击呢,那壁厢,王东铭正式召集了门下弟子,又请来了些友朋来,宣称弟子贾琮,虽尚未至弱冠之年,他也为其赐下了字,为:觉非—觉今是而昨非!
在座的人事先都听说了贾琮的身世,顿时心中恍然,这是王东铭向着外界隐晦地宣告,贾琮自此与荣国府切割开来,自他这一代起,就是走上了从文的道路,与身为武勋的荣国府再没有什么干系。对于王东铭的关门弟子,前途光明的少年进士,他们都纷纷表现出了善意。特别是在被宣告出贾琮另外的一个身份——《晨曦探案录》的作者,世外客的时候,更加惹来一片惊叹。
从那时起,贾琮在士林中开始崭露头角。他还在观政历练,渐渐显示出隐藏的精明能干和见识。
王东铭也没有忘记对贾琮的许诺,迎春的命运轨迹消消地发生了转变。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两天,沉迷于慈欣的科幻作品。准备退货的一件衣服本来放在地台上的,今天怎么也找不到了,可家里也没人拿啊。好像那天,我听见一身响动,但找不到出自何方。我:那衣服去了平行空间?
任我逍遥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