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往河神的河里扔垃圾!

第54章 54(2/3)

天才一秒记住【康妮小说网】地址:https://m.vkni.org

首发:~第54章 54

吕无为面色涨红扭曲。

他怎么可能亲自去找大师谈?他连大师住在哪里、大师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

而且他又不是个蠢货,怎么可能不知道的大师的可怕。

那是普通人根本无法对抗的力量。就算大师并没有展露出来却不代表他能够放肆。

吕无为的表情只是在一瞬间扭曲过后又恢复了原样,甚至还带上了讨好的笑容:“既然是大师要的当然是要给大师!我能有今天也多亏了大师的指点,更何况这些火焰宝石也是大师定的位置我们才去挖的,大师当然要拿大头。”

“我没有什么不满的。”

没有人回答他,但吕无为还是在原地趴着等了十几分钟后才慢慢的爬起来。在这个时候他的脸上才流露出完全不掩饰的扭曲不甘的神色,他刚刚还觉得自己已经登上了巅峰、成为了连水无源都可以蔑视的王者,结果现在,他看着那十几颗零零散散的火焰宝石,觉得还不够。

仅仅是有了权力和财富哪里足够?他还需要力量!!需要那种可以踩在普通人头上、随意杀戮的力量!!

华洲首富算什么?

在拥有超“人”力量的大师和那个组织的人面前,简直如同猪狗,呼来喝去不堪一击。

吕无为看着这些猩红的石头,心中同样升起了无尽的野望——好在他有火焰宝石,他并不是没有机会拥有那些超乎常人的力量!

只要祭祀的足够多,只要献祭的足够多!!

咚咚。

地下室的门被敲响。

“先生,苏家的人来拜访了。”

“一同前来的还有刘家和赵家的人。”

吕无为再次笑起来,祭祀还是有些危险的,那就要再拉些人一起了。

等又交易出去了几块火焰宝石之后,已经是深夜十分。

京城的缓慢的聚集起乌云、闷雷声一阵阵的从远处传来,预示着即将有一场大雨。

吕无为坐在窗边忽然觉得有哪里不太对,总觉得他好像忽略了什么事情,同时又有些心慌不已。

是因为即将下雨了吗?他实在是不怎么喜欢雨天。

还是那让人烦躁的温度、闷热黏腻的感觉?

想到这里吕无为突然抬头看了一眼空调,为什么他会觉得热?空调坏了吗?

就在这个时候,聚集在一起的乌云终于积累了足够的厚度、而与那闷雷一同来到的电光也突然凝聚在一起、像是一把从天而降的巨大□□狠狠地劈在了吕无为家的别墅顶上!!

吕无为瞬间就被这可怕的惊雷给惊得跳了起来,这雷是怎么回事竟然劈到了他家里?!

然后他忽然就感到头顶哗啦啦的大雨落下,整个人的身体都被浇了个透心凉。

吕无为抬起头目瞪口呆,看到了那直接被劈出了大窟窿的屋顶。

他是遇到了百年的大雨和惊雷了吗?直接把他的房顶都给劈塌了?吕无为呆愣在原地几秒后才反应过来最快的往其他安全的地方跑,但可怕的是他跑到哪儿雷就劈到哪儿,雨也跟着下到哪儿。

这还不是像第一次那样劈碎房屋的直直劈下,吕无为亲眼看到,这雷和雨它们会拐弯啊!!

这哪儿是普通的雷雨,这他妈是雷雨成精了吗?!

打僵尸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康妮小说网https://m.vkni.org),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怪侠我来也1
怪侠我来也1
关于怪侠我来也1:江湖风云再现,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是江湖儿女情长。是相融于沫,不如隔望于江湖。劫富济贫,我来也
恋夜雨
万星吞天诀
万星吞天诀
前世,他是天界至尊,却遭人暗算,意外重生到了成为废物的叶家叶无双身上,这一世,修顶级神功,锻最强战体!逆天崛起,君临万界!当日瞧不起我的,现在的我,你们仰望,都无资格!当日伤我害我的,今日的我,提三尺剑,痛快复仇!九天女帝,九尾妖狐,魔门公主,圣洁仙子,尽皆为我倾心。选哪个好呢?还是都收了?
拓跋无极
不唯一的爱,她不要!
不唯一的爱,她不要!
时染爱了方迟五年,舍弃他只用了一下午。 那个下午,她反反复复看着方迟,把从不离身的手串随意送给他邻家妹妹的视频。 她冷静提了分手,方迟却只觉得她在闹脾气。 后来他听说,那手串是时染在寺庙跪了上千节台阶求来的。 当日方迟便坐飞机去了那座古庙,许愿树上的红巾上一笔一划写着:唯祝方迟一生顺遂,得偿所愿! 有人看见,向来高高在上的方影帝,在她面前低头下跪,他额头抵着时染的手指,哑声哀求:“染染,求你再爱
夏日
寻龙令
寻龙令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本祖传画册书,一步步揭开,东方神话背后的面纱。 波诡云谲的神话故事,从生产队组织修河的时候说起。
大江大河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重生成前夫的白月光后,他后悔了!
因为父亲救下了晏家老爷子,姜家得到了一桩富贵泼天的娃娃亲。 姜栖为了嫁进晏家,讨好晏家晏家小妹,伺候晏家父母,对晏承望更是百般顺从千般爱慕,为了给晏承望过生日,连母亲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上。 可所有人都厌弃她、憎恶她,对继姐赞不绝口,宠爱有加,姜栖成了继姐的对照组、毒亲戚,最后死在继姐与晏承望的新婚之夜。 重活一世,姜栖不争不抢,只想安心搞好事业、孝顺母亲,谁知道上辈子憎恶她的人都改了态度,纷纷往
檐外铃